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现代教育技术(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虚拟教室
【答案】虚拟课堂为用户创造了一个实时的网络互动课堂,通过远程音视频授课,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网络培训的学习效果,更是满足了用户大规模培训的需求,全面提升培训效率,建立起具有竞争力网络培训体系。其系统基础主要由课件制作工具、实时互动课堂、课件点播系统、学习管理系统和学习网关构成。在这方面,展视互动虚拟直播课堂技术走在行业前沿,能够轻松实现超万人实时在线培训、学习互动与交流。
2. 网络课程
【答案】网络课程就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是信息时代条件下课程新的表现形式。它包括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网络课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
3. 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答案】中文为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协作学习的环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讨论、协作与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协作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传统合作学习的延仲和发展。它代表了两种趋势的汇合点,即普遍渗透于社会的计算机技术和新的学习方式的汇合。
4.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
【答案】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协作学习的环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讨论、协作与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协作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传统合作学习的延伸和发展。它代表了两种趋势的汇合点,即普遍渗透于社会的计算机技术和新的学习方式的汇合。
二、简答题
5. 你认为应当怎么做才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层次整合? 深、浅层次整合的主要区别又在哪里?
【答案】(1)要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绝不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过程,它必将伴随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既然是变革,就必须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
(2)要紧紧围绕“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来进行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
是变革教学结构,建构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3)要运用“教学并重”教学设计理论进行“整合”课的教学设计。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要通过相关的教学模式来实现。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来实现“主导—主体”型教学结构其关键是教学设计。将“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相结合,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教学设计是最好的选择。
(4)要努力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这是实施“整合”的先决条件。教学结构变革的实现,有赖于信息化教学环境,而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核心内容则是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通常有四种类型:多媒体素材类; 多媒体课件类; 网络课程类; 信息化学习工具类。
(5)要结合不同学科特点探索能支持新型教学结构的教学模型。教学模式的类型是分层次的,多种多样的。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也不例外。从最高层次考虑,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只有两种,即按照所涉及教学阶段来划分的“课内整合模式”和“课外整合模式”两种。
6. 如果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能够依托一定的信息技术,并且强调以“学”为中心,那么师生的角色、任务、教学活动会发生哪些变化?
【答案】教学的实施过程,主要是组织一系列教学策略,使教学准备阶段的教学计工作得以贯彻和执行。如果教学实施过程中依托一定的信息技术,并且强调以“学”为中心的思想,那么在这种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任务、教学活动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1)师生角色变化
在传统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主要的任务是教授、板书,而学生的任务是听讲、记笔记,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很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在现代的信息技术环境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从单一的教学信息传授者转变为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咨询者、专家等多种角色。
(2)任务变化
传统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主要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在现代的信息技术环境下,以“学”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习者诊断具体的学习需求,指导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和利用资源,教师更多的时间是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形成有效的认知策略。
(3)教学活动变化
教师的主要教学活动由传统的课堂讲授转变为教学答疑、作业管理、主持异步讨论、发布课程资源、个别学习辅导、考试管理、主持同步讨论、发布公告信息、修订课程内容、搜集课程资源、个别诊断与辅导、做教学笔记等一系列教学活动。
7. 你所知道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有哪些? 它们在学习中各发挥什么作用?
【答案】(1)在线数据库
在线数据库是有组织的数据集合,通常包括图书馆目录和各种专门用途的数据库,如科技论文数据库、会议文献数据库、专利文献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等。
随着网络的发展,图书馆的目录变得越来越细,内容也更广泛,可以辅助教师和学生对各种题目进行研究; 图书馆的目录服务,如LOC 目录服务,通常是免费的。对于有专门用途的数据库,通常包含了用户所需期刊(电子的或印刷的期刊)上的文章,用户可以对它们进行搜索,然后生成一个以超文本形式输出的符合需要的文章列表; 使用有专门用途的数据库,用户一般需要付费。
(2)新闻组和电子公告板
新闻组是一个为用户提供专题讨论的服务。讨论主题涉及面非常广,可以说是应有尽有,每个专题讨论组都有一个反映其讨论内容的固定名称,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参加相应的讨论组。网上的专题讨论组可以就某一专题与各界人士进行国际性的交流,特别是寻求同行讨论,有助于了解专门信息。有的讨论涉及非常细节和专业的问题,用户可以获得许多在别处难以学到的重要知识。
在电子公告板中可以张贴文章或进行实时讨论,各种资料都按照主题内容分门别类进行整理,查找起来非常方便。是一个理想的信息来源。
(3)电子期刊
网上主要有三种类型的电子期刊,分别是电子报纸、电子杂志、电子新闻和信息服务。在线电子期刊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定期分发给订户的期刊,随着大量的期刊在网上发行,电子期刊的获得越来越容易,而且其内容基本与印刷期刊相同。
但是由于制作和发行成本比较低,而且读者人数越来越多,在线杂志己经成为重要的信息资源与学习资源。利用这种资源,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订阅在线相关杂志,将它们作为课程内容的组成部分或补充的学习材料。此外,各专业组织和研究机构都有自己的网上发行物,这些网上发行物保留历史会议文献,提供学科当前的研究动态、研究成果等最新信息,极大地丰富了学术交流活动。
(4)电子书
电子书是按照一定的结构组织而成的计算机可视化学习材料,包括电子百科全书、人物传记、历史资料、趣味读物等。
电子书的基本特点是超媒体、反应性、学习者控制和界面复合性。许多电子书在界面环境中嵌入了某些学习工具软件,如信息检索、电子笔记本等。
(5)教育网站
许多教育机构都有自己的web 站点,用于存放数据资料:如课程的补充材料、学生考试试卷甚至完整的在线课程。这些资料主要为本地学生服务,但通常也能够为其他用户访问。
8. 结合实践,思考混合式学习思想对教育技术发展的影响。
【答案】进入21世纪以来,混合学习即Blending Learning (或Blended Learning )在国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