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708新闻传播学综合一之《传播学教程》考研内部冲刺班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结构功能主义

【答案】结构功能主义是指以塔尔科特·帕森斯、罗伯特·K. 默顿等为代表的一个西方社会学流派。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整体是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结构功能主义的研究涉及面很广,包括社会理论探讨、经验研究和历史研究,其学术观点涉及人类学与政治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具有这一理论倾向的传播学代表性观点包括:①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概括的传播“三功能说”:环境监测功能、社会协调功能、社会遗产传承功能。②美国社会学家赖特提出的“四功能说”:环境监测、解释与规定、社会化、提供娱乐。③美国学者施拉姆所总结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一般社会功能。

2. G .H. 米德、乔治·赫伯特·米德

【答案】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HerbertMead , 1863-1931)是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及哲学家,其主要成就是符号互动论和“主我与客我”理论。米德认为,人类传播通过符号及其意义的交流而发生,因此可以通过认识人们用于交流的符号及人们如何赋予这些符号以意义来认识和理解人类行为。米德在研究人的内省活动时发现,自我意识对人的行为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①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I ); ②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Me )。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又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体现。

3. 前语言传播时代

【答案】在语言产生之前,人类的祖先经历了漫长的原始传播时代,传播史学者将之称为前语言传播时代。在这个时代,人类传播与动物传播还没有本质的区别,我们的祖先只能靠动作、表情、吁L 叫或其他简单的音节来传递信息,协调采集和狩猎活动,或表达喜怒哀乐的感情。

4. 随机抽(取)样(randomsampling )

【答案】随机抽(取)样是指保证调查对象总体中每个部分都有同等被抽中的可能的调查方法,是一种完全依照机会均等的原则进行的抽样调查,被称为是一种“等概率”。随机抽样有四种基本形式,即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和多级抽样。

5. 集权主义理论

【答案】集权主义理论是西方的一种报刊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①报刊必须无条件地为国家的最终目的服务; ②报刊必须掌握在聪明的执政者手中; ③为了国家的利益,必须严格控制信息的传播; ④报刊不能批评掌权者或者提出异议; ⑤政府有权对出版物进行控制和检查。集权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强调国家的神圣不可侵犯性和权威性,通讯工具作为国家的奴仆,也必须受到国家的严密控制,无条件地为国家的最终目的服务。集权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有柏拉图、马基雅弗利、霍布士、黑格尔和特雷契克。

6. 古登堡

【答案】古登堡是西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他的发明导致了一次媒介革命,迅速地推动了西方科学和社会的发展。15世纪40年代,德国工匠古登堡在活字印刷和油墨技术的基础上,发明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并把造酒用的压榨机改装成了印刷机,使得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标着人类进入印刷时代的新纪元。

7. 拉扎斯菲尔德

【答案】拉扎斯菲尔德是奥地利裔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选举研究学者,传播学学科奠基人之一,与政治学家拉斯韦尔、社会心理学家卢因和霍夫兰并称为传播学的“四大先驱”。他在社会学上最有影响的成就首推应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定量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他重视社会调查方法,讲究严格的社会统计程序和操作化过程,强调精确的定量测量和定性的评价分析。他是民意测验中采纳社会调查方法的首创者,是传播效果研究的开创者。他的一系列应用研究,推进和提高了美国和欧洲社会学经验研究的发展与质量。其著作有《社会科学中的数学思维》、《选民抉择》、《定性分析》和《应用社会学导论》等。

8. 朗曼模式

【答案】朗曼模式是美国广告学专家肯尼思·朗曼经过长期的研究,创建的一个广告投资模式,朗曼指出,任何品牌的产品或服务的广告,其广告效果只能是在临限(threshold ,不做广告时的销售额)和最大销售额之间的某数值。

9. 符号的任意性

【答案】符号的任意性是指构成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不是必然的,而是约定俗成的。比如在“树”这个词中,树的概念和“树”的特定发音不是必然结合在一起的,“树”在英文中的读音和在法文、拉丁文中的读音明显不同,但却都能表达了“树”的意思。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是索绪尔语言学的一条重要原则,它支配着索绪尔的整个语言的语言学系统。

10.大众传媒的麻醉功能

【答案】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认为,现代大众传播具有明显的负面功能。它将现代人淹没在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的滔滔洪水当中,人们每天在接触媒介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降低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他们在读、在听、在看、在思考,但是,他们却把这些活动当做行动的代替物。他们有知识、有兴趣,也有关于今后的各种打算,但是,当他们吃完晚饭、听完广播、读完晚报以后,也就到f 睡觉的时间了。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把这种现象称为大众传播的“麻醉作用”,认

为过度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失去社会行动力,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

二、论述题

11.如何提升机构(政府和企业)官方微博的影响力。

【答案】继2011年被称为中国“微博应用元年”后,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迅猛,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媒介使用平台。其中,政府和企业的微博,亦可被称为“政务微博”,在传递政府和企业信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提升官方微博的传播效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政务微博应学会直面负面信息,继而实现自我批判

政务微博特点之一就是报喜不报忧,对负面的曝光信息唯恐遮掩不及。随着民间舆论场日益强大,民间监督的不断加强,政务微博应该敢于向公众自我揭短,勇于承认工作不足,并在公众的督促下不断完善和提高,从而拉近与普通网民的距离。

(2)政务微博可以形成政府舆论场,抢占舆论引导权

北京“7"21”特大暴雨自然灾害发生后,北京消防、水润京华、平安北京、交通北京与16区县政务微博持续不断发送官方消息、雨情信息,合力形成了官方舆论场。暴雨过后,有谣言称房山一养老院200名老人死于暴雨灾害,房山区政府官方微博第一时间发布调查结果,敬老院死亡人数为零,有力地澄清了事实。作为此次灾害较为严重地区的政务微博,房山区政府官方微博,在微博中直播救灾工作,时时播报灾情,做到信息公开透明,为政府应对灾害赢得了主动。

(3)提高活跃度

提高政务博文的数量与质量,时时发布民众最关心的最新政务微博,关注周围热点,回答民众关切的问题,增强与民众的互动性。

(4)整合传统媒体信息筛选及公信力资源,构建多级传播体系

微博上虚假信息泛滥,对于虚假信息,真实客观恰恰是官方微博的优势所在。官方微博可将自身的信息筛选能力、累积的公信力和微博的快速、互动、便利等传播特点相整合,可以在真伪莫辨的海量微博信息中占据制高点,将个人力和群体力相结合,构建多级传播体系。

(5)广泛采用“微访谈”、“微直播”等技术

微访谈是指建立在微博基础上的访谈类节目。与传统访谈不同,微访谈的所有问题都来自于普通网友,并且由访谈嘉宾直接回答,真正做到嘉宾与网友之间零距离交流。

(6)为微博增加独特原创内容,提高传播力

多发精彩的原创微博,用有趣的内容吸引微博用户的关注,同时多转发图文并茂的微博,将图片和视频的优势组合起来发挥作用。根据本地的特色和网民所关注的当地热点话题,多发一些本地内容微博,从心理和地理接近性入手,吸引本地微博网友。

12.简论人际传播的虚拟化。

【答案】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传统的人际传播方式主要有二人谈话、书信往来、打电话等,互联网出现后,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