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708新闻传播学综合一之《传播学教程》近年本科生期末试题汇编

  摘要

班级_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 1. 索绪尔(FerdinanddeSaussure ) 【答案】索绪尔(FerdinanddeSaussure )是瑞士语言学家,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结构主义学说的开创者,其符号理论促进了符号学科的建立。 索绪尔1857年生于日内瓦,1878年发表了《论印欧系语言元音的原则系统》。1881年他到法国巴黎,在整整十年间他培养了梅耶、格拉蒙等语言学家,建成了法兰西学派。1907年起,他开始讲授普通语言学。索绪尔去世后,他的学生根据同学们的笔记和索绪尔的一些手稿及其它材料编辑整理成《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于1916年在法国巴黎出版。此书曾多次再版,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其影响遍及全世界。 2. 恐惧诉求 【答案】恐惧诉求又称“警种效果”,是指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也是一种常见的说服方法。“敲警钟”具有双重功效:①它对事物利害关系的强调可最大限度地唤起人们的注意,促成他们对特定传播内容的接触; ②它所造成的紧迫感可促使人们迅速采取对应行动。但是由于“敲警钟”基本上是通过刺激人们的恐惧心来追求特定效果,会给对象带来一定的心理不适; 如果分寸把握不好,容易招致自发的防卫性反应,对传播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3. 编码和解码 【答案】编码和解码是指大众传播中符号与信息相互转化的两个相反的过程。编码(encode )是指将信息转化成便于媒介载送或受众接受的符号或代码的过程。在大众传播中,这一过程表现为传播从业者采集、编辑、制作传播内容的活动。解码(decode )是与编码相反的过程,即把接收到的符号或代码转化为受传者可以理解的信息的过程。 4. 大众 【答案】大众(mass )是指一种新的未组织化的社会群体,是伴随着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而出现的一个特定概念。大众不同于初级群体或小群体,也不同于群集和公众。大众的卞要特点有:①规模的巨大性; ②分散性和异质性:③匿名性; ④流动性; ⑤无组织性; ⑥同质性。 5. 信息高速公路 【答案】信息高速公路是一种高速度、大容量的光缆网络和信息系统工程,是一种集广播、电视、电话、传真、电子邮政、电子出版、计算机通信等各种信息媒介于一体,对音声、影像、文字、数据等进行综合处理和传输的多媒体双向信息系统。

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最早见于美国总统在1992年发表的国情咨文,倡议者认为,信息高速公路将永远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相互沟通的方式,产生比工业革命更为深刻的影响。

6. 传播学

【答案】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传播学的研究任务是通过对社会信息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以及互动关系的考察,探索、发现和克服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找到社会信息系统良性循环的机制,由此来推动社会的健全发展。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它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它的发展从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诸多学科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7. 传播权

【答案】传播权是构成社会的每个成员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在传统上称为表现自由或言论自由的权利。社会成员是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他们有权将自己的经验、体会、思想、观点和认识通过言论、创作、著述等活动表现出来,并有权通过一切合法手段和渠道加以传播,也包括通过大众传媒渠道进行传播的权利。

8. 镜中我

【答案】“镜中我”理论是指个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或评价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该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在库利看来,传播是“镜中我”形成的主要机制,它不仅是个人社会化的途径,而且是将整个社会连成一个整体的纽带。他关心的焦点是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没有给予充分关注,这与他对大众媒介的营利性感到不满有一定关系。

9. 《阿尔及尔宣言》

【答案】《阿尔及尔宣言》是1973年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通过的一份有关国际信息传播体制的宣言。其内容为:现存的传播渠道不仅是罪恶的殖民地时代的遗产,而且阻碍着各国之间自由、直接而迅速的传播与沟通; 发展中国家必须共同采取行动,来改变现存的传播渠道。一般认为,《阿尔及尔宣言》是“新世界信息秩序”之争明朗化的开端。

10.网络成瘾

【答案】网络成瘾,即网瘾。网瘾症又称上网成瘾综合征,其表征是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控; 行为乖张并伴随视力下降、神经衰弱等身心病态; 在网欲得不到满足的时候精神空虚、心情暴躁甚至会有暴力倾向等。网瘾症有五种类型:色情成瘾、网络交际成瘾、信息超载成瘾、网络游戏成瘾和网络视听成瘾。同时,网瘾症也会带来多种心理危害,包括以虚拟代替现实的交往方式错位,长时间沉溺网络所形成的孤僻、冷漠、不合群、无责任感等人格和人性的异化,网上网下判若两人的多重人格和自我迷失,道德的失范和社会功能的退化,技术崇拜等。

二、论述题

11.在文化贸易领域一直有文化贸易自由主义和文化贸易保护主义之争。文化贸易自由主义提倡政府不要干预,文化贸易保护主义提倡要加强政府干预。试述文化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依据。

【答案】(1)与其他贸易相比,文化产品贸易具有显著的特点。

①独特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传达着观念、价值和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文化贸易的价值超过了其商业价值,与其他贸易相比,它会在思想意识形态方面对输入国消费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文化贸易是各国服务贸易政策关注的重点领域。

②与其他产业的交融性。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服务,融入了几乎所有的产业和贸易领域,酒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居住文化、服饰文化、汽车文化等等,都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价值取向。

尤其是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更使文化的传播速度加快,扩展范围加大,进一步提高了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可贸易性。

③外部经济性。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是精神消费品,其消费不仅能够带给消费者效用的满足,还会潜移默化地改变消费者的价值观,影响他在社会中的行为,或者是好的,或者是不好的。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被消费后必然对消费者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随之会反映在他的社会行为中,给他人和社会带来成本或利益。这部分成本或利益,与文化产品的经营者、文化服务的提供者是无关的。这就是经营的外部性。

④发展的不平衡性。各国在文化生产和文化服务方面的能力、技术和资源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文化贸易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小国的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供给处于十分劣势的地位。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流通是不平衡的,而且将长期存在。

(2)文化贸易保护的必要性。

赞成文化保护贸易的学者,如英国的多伊尔等人,从公共利益、文化主权等角度阐述了实施保护政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国外文化产品的大量进口对国内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带来巨大冲击,特别是视听服务、音像制品等部门,为维护本民族自豪感和保护本国文化主权要求对文化产业加以保护。除了已经实施的内容标准、视听服务法案、生产补贴以外,还应该采取原产地规则、配额、文化例外等各种手段提高保护的效果。

霍斯金斯和米卢斯认为,自由放任的文化贸易政策将给文化产品生产小国带来损失。因为文化产品的生产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产品生产,一般具有很高的初期投入成本和较低的边际成本。文化生产大国可以通过将较低边际成本的文化复制产品以较低的价格出口到他国来分散初期投入,从而获得高额的利润。进口国生产相似文化产品的成本很高,文化产品价格上无法与大国相竞争,因而文化生产小国福利受损。限制文化贸易有利于进口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并能同时增进出口国和进口国的福利水平。

(3)世界各国的文化保护政策的积极作用。

①确保国家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人们通常认为,战略性商品的国内供应商应当受到保护。因为在冲突时期,国外供应商是靠不住的。这一观点的另一变体认为,繁荣的文化产业对于一个国家的健康发展甚至长期生存非常必要。当然,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值得重视和讨论。

②保护本国幼稚的文化产业。幼稚产业是指那些全新的或者未发展完全、一旦建设起来将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果这样做能存在可观的规模经济或者学习效应,这个论点也很有可能会很有说服力。提供保护是为了建设某一产业。一些国家据此认为应该保护幼弱的电影产业。但是要注意以此为据提供保护应当是短期的。当这一产业形成之后,在这些领域的保护就应该撤销。到目前为止,通常这些举措并未实施,这种说法很有可能是另有意图的。

③避免过度专业化的危险。如果‘个国家极端依赖某一产品,通常我们指农产品,那么在改变该产品的价格、转变消费习惯、可能导致该产品过时的技术变迁等方面,该国是易受伤害的。在这些情况下,为了使经济多样化,保护是有道理的。

④反对不公平的贸易行为。倾销就是个例子,例如美国在国外市场对影视节目产品的倾销。其实,处于垄断地位的美国影视巨头们,利用他们在发行上的市场力量,限制世界其他地区生产的电影在美国的放映机会,这也是不公平贸易的一种体现。

12.现代资本主义是如何通过信息选择为统治阶级服务?

【答案】资本主义媒介在本质上是垄断资本或现存资本主义制度的工具。批判主义学派认为,随着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