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579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与应用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空间索引
【答案】空间索引是指依据空间对象的位置和形状或空间对象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种数据结构,其中包含空间对象的概要信息。作为一种辅助性的空间数据结构,空间索引介于空间操作算法和空间对象之间,它通过筛选作用,大量与特定空间操作无关的空间对象被排除,从而提高空间操作的速度和效率。
2. 地理编码
【答案】地理编码是为识别点、线、面的位置和属性而设置的编码,它将全部实体按照预先拟定的分类系统,选择最适宜的量化方法,按实体的属性特征和几何坐标的数据结构记录在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上。
3. 时空数据库
【答案】时空数据库是存储、管理随时间变化,其空间位置和/或范围也发生变化的时空对象的数据库系统,时空索引技术是时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
4. 虚拟地理环境
【答案】虚拟地理环境可以定义为包括作为主体的化身人类社会以及围绕该主体存在的一切客观环境,包括计算机、网络、传感器等硬件环境、软件环境、数据环境、虚拟图形镜像环境、虚拟经济环境以及虚拟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是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虚拟模型,它在强调地理信息使用者身临其境之感受的同时,还追求超越现实的理解。
5. 地理信息
【答案】地理信息是指表征地理圈或地理环境固有要素或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它属于空间信息,具有空间定位特征、多维结构特征和动态变化特征。
6. DEM 与DTM
【答案】⑴DEM
DEM 即数字高程模型,它是地面高程的数字表示,由一系列地面点的x ,y 位置及其相联系的高程z 所组成。它以某一地理范围内的地形数据为基础,通过一定的数学变换,将某一地理范围内的地形地物以三维空间的形式表示在一个二维的画面上,以离散分布的平面点来模拟分布的
地形,它是DTM 中最基本的部分;
(2)DTM
DTM 即数字地形模型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信息的数字表达,是带有空间位置特征和地形属性特征的数字描述;数字地形模型(DTM )中地形属性为高程时称为数字高程模型(DEM )。
7. 操作尺度
【答案】操作尺度是指对空间实体、现象的数据进行处理操作时应采用最佳尺度,不同操作尺度影响处理结果的可靠程度或准确度。
8. 计算机地图制图
【答案】计算机地图制图是指以计算机硬件设备为基础,在相应软件系统的支持下,以数字格式对地图制图要素与现象数据进行采集、处理与管理,按照地图制作的规范进行符号化、图版制作与输出,并提供地图自动分析的全过程。
二、简答题
9. 空间叠加分析的主要方法。
【答案】(1)视觉信息叠加
视觉信息叠加是将不同层面的信息内容叠加显示在结果图件或屏幕上,以便研宄者判断其相互空间关系,获得更为丰富的空间信息。
(2)点与多边形叠加
点与多边形叠加,实际上是计算机多边形对点的包含关系。矢量结构的GIS 能够通过计算每个点相对于多边形线段的位置,进行点是否在一个多边形中的空间关系判断。
(3)线与多边形叠加
线与多边形的叠加,是比较线上坐标与多边形坐标的关系,判断线是否落在多边形内。计算过程通常是计算机与多边形的交点,只要相交,就产生一个结点,将原线打断成一条条弧断,并将原线和多边形的属性信息以其赋给新弧断。
(4)多边形叠加
多边形叠加式GIS 最常用的功能之一。多边形叠加将两个或多个多边形图层进行叠加产生一个新多边形图层的操作,其结果将原来多边形要素分割成新要素,新要素综合了原来两层或多层的属性。
10.元数据的作用有哪些?
【答案】(1)帮助数据生产单位有效地管理和维护空间数据,建立数据文档,并保证即使其主要工作人员离退时,也不会失去对数据情况的了解;
(2)提供有关数据生产单位数据存储、数据分类、数据内容、数据质量、数据交换网络及数据销售等方面的信息,便于用户查询检索空间数据;
(3)帮助用户了解数据,以便就数据是否能满足其需求做出正确的判断;
(4)提供有关信息,以便于用户处理和转换有用的数据。
11.什么是数据规范化以及其包含那些内容?
【答案】(1)数据规范化的涵义
数据规范化是将原来的度量值转换为无量纲的值。
(2)数据规范化的内容
①定义规范;
②空间数据转换规范;
③数字制图数据质量控制规范;
④制图要素规范。
12.空间数据库特点。
【答案】空间数据库特点:
(1)数据量特别大,地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要用数据来描述各种地理要素,尤其是要素的空间位置,其数据量往往大的惊人。
(2)不仅有地理要素的属性数据,还有大量的空间数据。
(3)数据应用的面相当广如地理研究,环境保护,土地利用与规划,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等等。
13.GIS 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答案】GIS 的主要功能:
(1)数据采集、监测与编辑
主要用于获取数据,保证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在内容与空间上的完整性、数值逻辑一致性与正确性等。
(2)数据处理
初步的数据处理主要包括数据格式化、转换、概括。
(3)数据存储与组织
这是建立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关键步骤,涉及到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组织。栅格模型、矢量模型或栅格/矢量混合模型是常用的空间数据组织方法。
(4)空间查询与分析
空间查询是地理信息系统以及许多其他自动化地理数据处理系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分析功能,而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也是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计算机系统的根本区别。
(5)图形与交互显示
地理信息系统为用户提供了许多用于地理数据表现的工具,其形式既可以是计算机屏幕显示,也可以是诸如报告、表格、地图等硬拷贝图件,尤其要强调的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图输出功能。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