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834城市学综合基础之公共政策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公共政策学

【答案】公共政策学是指一个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它的目的是提供政策相关知识,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

公共政策学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它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政策系统、决策体制及政策过程,政策分析方法和技术,政策思维,政策价值观,未来研究,政策战略(元政策研究),政策规划,重大工程项目的论证与评估,从大政方针到各层次、各部门的具体政策研究等。

2. 精英

【答案】精英是相对于一般社会大众而言的。社会被认为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掌握权力的少数人精英,另一部分是社会大众。只有很少的人为社会分配价值,大众小能决定公共政策。精英是从社会经济上层小成比例地抽取出来的,公共政策反映的不是大众的需求,而是反映在社会中占少数、居统治地位的精英们的价值取向。大众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冷漠的和缺乏信息的,因此大众情感在更多时候为精英所操纵。精英主义认为,精英在关于社会体系的规范上拥有共识,不为追求卓越而竞争,精英的共识多于分歧。社会的统治者是社会的少数,但他们在智力、性格、能力、财产等方面超过大多数被统治者,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和作用,是社会的精英。其中极少数的政治精英代表一定的利益集团,掌握着重大决策权,他们的政治态度、言行对政治发展方向和前景产生重要影响,决定着政治的性质。精英理论认为,必须分析这些政治精英才能揭示政治的本质和规律。

3. 政策科学运动

【答案】现代政策科学的产生是当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也与它的诞生地—美国特殊的社会发展状况相关。政策科学这一概念首先由拉斯维尔提出,他在《政策科学》一书中,首次对政策的对象、性质和发展方向作出规定,奠定了政策科学的基础。拉斯韦尔被誉为“现代政策科学的创立者”。此后,在美国兴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政策科学运动。

德洛尔是现代政策科学发展上的另一个关键人物。他在1968~1971年出版了政策科学的“三部曲”:《公共政策制定检讨》(1968年)、《政策科学构想》(1971年)、《政策科学进展》(1971年)。在这些著作中,他继承和发展了拉斯韦尔的政策科学理论,对政策科学的对象、性质、理论和方法等问题作了进一步具体而详尽的论证,使政策科学的“范式”趋于完善,从而形

成了拉斯韦尔一德洛尔的政策科学传统。德洛尔将政策的出现看作是一场“科学革命”,认为与传统的常规科学相比,政策科学有一系列的创新。

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拉斯韦尔所倡导的政策科学或社会科学的政策方向在美国已基本体制化了。每个社会科学学科都建立了特殊的、与政策研究相关的组织,在20世纪后半期,政策科学及政策分析作为一个知识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4. 再分配政策

【答案】再分配政策是指政府制定和实施的对社会各集团利益的种种利益进行平衡与协调的规范。政府在采取一定的行动以后,会对社会上各种集团产生影响。不同的集团在地位、权力、物质利益等方面会不平衡。为了使社会正常发展,政府就需要对各个集团的利益差别加以协调平衡。由于政府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在于使它存在的不平衡趋十平衡,因此,一个集团过分超出的利益,就会被转移给另一个处于相对劣势的集团。一方所失,就是另一方所得,这也是一种“零和博弈”。

二、简答题

5. 结合我国实际,分析政策执行中的成功经验。

【答案】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政策实践中,制定并执行了许多正确可行的政策,并逐步形成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执行的基本经验:

(1)注重政策宣传。政策方案并不能自发地被接受,更不能自动地被执行,政策执行是人们的实践活动。政策要得到顺利实施,首先就要让日标群体对政策有所理解,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注意政策宣传。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政策宣传工作。如毛泽东在领导革命和建设中,非常强调做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工作,告诫人们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2)重视政策实验。重要政策在全面实施之前都要在局部地区或试点中加以试验,以取得经验,再全面铺开。政策实验既是认识的一种基本来源,也是检验政策是否正确的一个标准,可以避免损失,少走弯路。

(3)强制执行与说服教育相统一的执行手段。政策执行活动涉及面广,对象多,是一项复杂的活动,仅有说服教育或仅有强制性执行手段都是不够的。

(4)抓中心工作、以点带面的领导方法。抓中心工作,就是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工作头绪中找到并紧紧抓住最能影响全局、可以带动整个工作链条前进的中心环节,也就是抓住主要矛盾。所谓的以点带面就是发现、培养和树立典型,以典型示范,促进和推动面上工作发展的一种工作方法。领导机关对于各项政策的实施应当实行统一领导,按照党在一定时期内总的战略部署,分别不n-隋况,统筹兼顾,妥善安排,正确地确定工作重心和工作秩序。同时要总结和推广典型经验,推动整个面上的政策落实。

总之,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政策实践中形成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执行的成功经验,

这是中国政策科学的宝贵理论与实践财富,必须在新时期加以发扬光大。

6. 政策失效的一般原因。

【答案】政策失败的一般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投入不够

一项政策制定出来,在实施过程中,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没有必要的物质投入作保证,就很难想像该项政策该如何贯彻执行下去。投入不够首先表现为资金短缺。其次,政策投入不足还表现为执行不力。

(2)目标团体不配合

每项政策都有其固定的指向对象,即目标团体(或称为政策对象或政策相对人)。目标团体的态度对政策的有效执行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目标团体积极配合,政策就会被顺利执行,井体现出一种优质高效的趋势; 而如果目标团体不配合,即使政策执行者投入了足够人力、物力、财力,倾注了很多精力,政策也很难被有效执行,甚至在目标团体的强烈抵制下,政策会惨遭失败。

(3)政策本身的问题

政策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造成政策难以被有效执行的原因。政策本身的原因包括:政策在日标、内容、管理上彼此冲突; 有些政策问题纷繁复杂,解决难度大以及外在因素的干扰。

(4)解决某些问题的代价大于利益.

有些问题的彻底解决代价高昂,所以难以执行相关政策。

(5)外在因素的干扰

人类生活总不会平淡如水。随着经济生活的快速发展,新问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其中一些又是非常紧急的。这时,政府的注意力不得不转向新问题,从而冲淡了对原有问题的关注程度。

并非所有的政策都能被高效地执行,其中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些原因是人力所无法预料和控制的,但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政策失败是更为多见的情形。在执行这种政策时,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浪费了资源,甚至会使情况恶化。因此,对政策进行科学评估,找出政策失败的原因,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增强评估意识,提高评估人员素质,利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和技术进行评估工作,是目前政策活动中急需加强的环节。

7. 政策范式变化过程。

【答案】(1)政策科学或政策分析作为一个新的、独立的学科,有它自身的“范式”及特征。 ①它是一个跨学科的、应用性的新研究领域;

②公共政策分析既是方法论,又是艺术;

③公共政策分析涉及的是从问题发现到问题解决的整个政策过程;

④公共政策分析不仅是描述的,而且也是规范的。

(2)政策科学范式的演变

①政策科学概念首先由拉斯维尔提出,奠定了政策科学发展的基础。德洛尔的政策科学“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