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南京工业大学法学院846公共管理学之公共行政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民主行动理论

【答案】民主行政理论是指以强调民主价值观和政治伦理规范是一切行政价值的基础为核心的理论。该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新公共行政运动的理论在80年代的发展。民主行政理论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民主行政的理论观点概括起来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在代表和最大限度地表达公共利益;

②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实现国民实质性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

③确保行政“主权的委托者”的功能地位和作用,实现行政的为国民服务的最高宗旨;

④反对“价值中立”,主张通过积极的公共政策充分而有效地反映和体现社会各阶层的意愿、需求、利益。

2. 政府失灵

【答案】政府失灵是指由于政府机制存在的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形。典型的政府失灵主要包括成本与收益的分离、政策制定的复杂性和低质的政策、内部性与政府的扩张、政府组织的低效率、寻租、政府执行的无效率和所有制残缺等。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政府干预的制度和机制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甚至要导致比市场失灵更坏的结果。

3. 3R

【答案】3R 是指罗斯福新政采取的国家干预方式。1929年美国经济大危机爆发,罗斯福新政通过“3R ”即复兴(Recover )、救济(Relief )、改革(Reform )的方式进行国家干预,用经济学的语言说就是:加强政府对经济生活的管制; 增加政府开支,为失业者创造就业机会; 为民众提供充分的福利保障。具体政策举措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财政扩张。为了重振经济,罗斯福政府以巨额财政赤字为代价,通过发行巨额国债,筹集巨额公共资本,继而投入了大规模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的公共投入作为“引动水”引动了社会投资。

(2)政府管制。罗斯福新政确立了一个管制市场,确立了美国式的管制资本主义。,通过规章制度和公众的监督来对大企业和垄断进行管制。管制的目的,包括从健康、安全、环境保护到工作条件、平等公正和社会政策等广泛的内容。

(3)社会福利。罗斯福新政试图通过建立包括救济在内的社会福利制度,拯救穷人,缓和劳资之间的矛盾,缓和财富收入分配严重不均的状况,维持社会的基本稳定。通过社会福利制度实现社会公平。

4. 关系性权力

【答案】关系性权力是指以主体的人际关系和其在社会网络中的地位为基础形成的权力。人际关系处理技巧和行政客体的情感支持是关系性权力的基础。山于关系可以创造机会,增加施展权力的余地,所以也有人说权力是山一个人在交流与社会网络中的地位决定的。行政客体对于关系性权力的服从是基于一种非正式约束。这种资源是行政权力运行的重要社会资本。

5. 巨物

【答案】巨物是指不断膨胀的公共行政机构,其是对科层制官僚机构膨胀、行政权力扩张和公共预算最大化倾向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恶果的形象化描述。传统官僚主义体制对专门技术的崇拜和依靠条块分割的专业化单位来解决问题的模式,导致了政府的无休止扩大。部门与部门重叠,机构与机构交叉,最后形成官僚主义的大迷宫。官僚制度功能失调和政府公共开支的几乎无限制地增长是这种恶果的具体表现。

6. 诉讼

【答案】诉讼是指利害关系人对诉愿裁决结果不服,而向司法机关提起、由司法机关按法律程序受理、审理和裁判解决行政纠纷的一种制度。现代意义上的诉讼,作为一种解决社会系统中利益冲突的机制和一种专门法律活动,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四点:

①诉讼是一种有效的“公力救济”方式。以诉讼这种强制性、权威性的手段实施“公力救济”,一方面是由于私力救济的力所不及,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维护统治秩序的需要。

②诉讼是一套法定的程序。诉讼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其规范性,这种规范性表现在诉讼请求必须符合法律规范; 诉讼还必须按照法律预先确立的具体程序进行; 诉讼裁决的根据还必须是法律规范。

③诉讼是一个运作过程。诉讼既是法治系统的一种结构形式,又是这一系统的运作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提起诉讼、法院的审理和裁决、执行等。

④诉讼基本上是一种三元结构系统。原、被告在法律上处于平等的地位,而法官居于其间作为权威的仲裁者解决原、被告之间的争议和冲突。诉愿是否必然是诉讼的先行阶段,取决于不同国家的规定。

7. 社群主义

【答案】社群主义,又称小区主义,是指一种强调社群对于自我和个人的优先性的理论。其社会活动形式被称为社群运动。社群主义的哲学基础是新集体主义。其反对新自由主义把自我和个人当作理解和分析社会政治现象和政治制度的基本变量,而是认为个人及其自我最终是他或他所在的社群决定的。因此,社群才是政治分析的基本变量,而认为个人及其自我最终由他或他所在的社群决定。用公益政治学代替权利政治学是社群主义的根本主张。

8. 职级

【答案】职级是指工作性质,责任轻重,工作繁简难易程度及所需资格条件基本相当的一群职位,是各个职系中不同级别职位的划分。如把速记员分为一级速记员、二级速记员和三级速记员等。职级是对组织内部职位的纵向分类,也是政府录用、晋升、培训公务员时,从掌握业务的程度和工作能力进行考虑的依据。

二、简述题

9. 简述行政伦理和行政道德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答案】行政管理实践必须考虑其正当性和善的要求,这就存在着行政伦理和行政道德问题,在认识行政伦理和行政道德问题时,既要看到二者之间的区别,也应该看到二者之间的联系。

(1)行政伦理和行政道德的区别

行政伦理和行政道德的区别在于二者的内涵不尽相同,具体内容如下:

①行政道德。主要涉及行政主体个人实践活动的正确规范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这主要是作为行政主体的公务人员在行政管理的职业实践中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其包括公务人员的道德传统、道德意识和道德品质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道德规范和道德风尚等。

②行政伦理。主要是人们关于行政活动对错的判断过程以及判断的理由,这主要涉及行政主体行动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即领导、决策和执行等行政管理活动的合法性问题,其既包括公务人员个体在行政管理实践中的道德观念、道德活动与道德规范,也包括行政主体作为群体及组织机构在行政活动中所应遵循的价值规范。

(2)行政伦理和行政道德的联系

①行政伦理包含着行政道德。根据对行政伦理和行政道德内涵分析可以发现,行政伦理概念的外延要大于行政道德的外延,其中包含着行政道德的内容。简言之,伦理是一种包含着道德,同时又高于道德的社会现象。

②两者都与人们的意识和价值相关。由于行政伦理和行政道德都与人们的意识和价值相关,加之伦理和道德两个概念往往联袂使用,行政伦理和行政道德二者又是伯仲相连的,人们在使用过程中也常常相互替代,甚至忽视二者之间的细微差别。

10.简述第三条道路的概念、主要理论以及关于第三条道路的争论。

【答案】(1)概念和理念

第三条道路是指西方国家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所选择选择的一套“中间偏左”的社会民主主义政治理论和政策体系。第三条道路关注的核心问题在于寻求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分配之间的平衡点。既能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能逐步改善中下阶层的社会福利,是第三条道路的目标。第三条道路是一种新资本主义模式。这种模式努力适应客观世界的急剧变化,努力推进西方社会全方位的第二次现代化,把经济增长与社会平等结合起来,把经济现代化与生态现代化结合起来,把供给政策与需求政策结合起来,把社会竞争、个人创业精神与社会团结互助结合起来,创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