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817综合考试[艺术学]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黄自的代表性音乐作品有哪些(分类各举一例)? 他的艺术歌曲有何特点?

【答案】(1)地位

黄自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上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在国立音专教授和声学、配器法、音乐史等理论课,为国立音专的作曲专业建设做出突出贡献,培养出了贺绿汀、刘雪庵、江定仙、陈田鹤等一批高水平作曲家。编写《和声学》与《音乐史》。序曲《怀旧》是中国音乐史上第一部交响音乐作品,艺术歌曲影响较大,常根据古诗词创作,有的是为音乐会创作的独唱曲。合唱作品也占有重要地位。

(2)代表作品

黄自的合唱作品有混声四部合唱《抗敌歌》《旗正飘飘》等; 无伴奏男声四部合唱《目莲救母》等。艺术歌曲有《南乡子》《思乡》等。清唱剧有《长恨歌》等。管弦乐曲有《怀旧》《都市风光幻想曲》等。独唱歌曲有为电影故事片《天伦》所写的主题歌《天伦歌》。学生歌曲较有影响的是《燕语》《踏雪寻梅》等。

(3)艺术歌曲的特点

a. 较早重视选取我国古诗词作为题材,大多篇幅不长、技法简练、结构严谨、形象鲜明,能较好地体现原诗所要求的意境和感情。为中学生谱写的艺术性独唱曲有《南乡子》《点绛唇》《花非花》《卜算子》等。

b. 为音乐会演唱创作的艺术性独唱曲有《春思曲》《思乡》和《玫瑰三愿》。第一,在艺术构思上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有意识注意发挥声乐演唱的技巧,并充分注意通过钢琴与声乐的合作来进行形象的刻画和意境的渲染。

第二,三首作品各有独自的艺术个性和不同意境,旋律优美、形象生动、感情细腻,色彩变化鲜明而丰富。

(4)艺术特征

①曲调流畅优美,形象生动鲜明,技法运用细致周密,乐曲结构简洁严谨,并十分注意歌词语言与曲调展开、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高度结合。

②在一部分作品里,有意识对多声结合的民族风格做审慎的探索。

③多数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同当时矛盾日趋尖锐的时代和广大群众如火如茶的斗争存在一定的距离。

④音乐风格人多偏于严谨、内秀、精致、典雅,缺乏强烈的激情和鲜明的时代气息。

2. 简述冼星海的生平及音乐创作。

【答案】冼星海的作品有号召性的群众歌曲《救国军歌》《到敌人后方去》等; 抒情性与战斗性相结合的群众歌曲《茫茫的西伯利亚》、《在太行山上》,抒情歌曲有《夜半歌声》、《黄河之恋》等儿童歌曲《只怕不抵抗》、《谁来跟我玩》大型声乐题材,以套曲形式的大合唱《生产大合唱》、《黄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牺盟大合唱。其中,创于1939年的《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音乐创作中最突出、影响最广泛的一部代表作。这部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如火如荼的爱国热情,和抗战到底的必胜信念。

3. 萧友梅的贡献。

【答案】萧友梅早年曾留学日本学习教育学和音乐,后又赴德国学习音乐理论,作曲及哲学和教育学。并以《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研究》一文获莱比锡博士学位。回国后立志创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

(1)他曾参加组建我国早期的几所音乐教育机构。如北大音乐传习所,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科、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

(2)除担任多门课程的教学和负责大量行政事务外,还组织演出、编写讲义、进行创作。他是我国较早掌握西洋现代作曲理论进行音乐创作的作曲家,创作了许多各种体载的作品。代表作有歌曲《问》、《“五四”纪念爱国歌》、合唱《春江花月夜》、管弦乐曲《新霓裳羽衣舞》大提琴曲《秋思》等。他创作的《卿云歌》成为辛亥革命后中国政府颁布的第一首国歌。

(3)1927年在蔡元培支持下在上海创建了国立音乐院。1929年奉命改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简称,国立音专,萧任校长。此后几十年把所有的精力全放在办好学校上。

①为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不遗余力在上海罗致一批具有较高音乐造诣和丰富音乐教学经验的中外音乐家聘为音专的教师,如查哈罗夫、黄自、朱英、青主等。

②在教学管理方面,音专基本采用了西欧专业音乐教育较为发达国家单科音乐大学的体制,同时又结合中国实际,分设了本科、师范班、高中班、选科班等,并按专业分设理论作曲、键盘乐器、乐队乐器、声乐、国乐各组。萧友梅所做的一切,使国立音专成为了当时具有相当规模与国际水准的中国最高音乐学府。他本人也被誉为“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宗师”。

二、论述题

4. 结合我国20世纪20年代的历史条件和音乐发展情况,阐述音乐家萧友梅对中国近代音乐教育事业的历史贡献。

【答案】(1)贡献

萧友梅早年曾留学日本学习教育学和音乐,后又赴德国学习音乐理论,作曲及哲学和教育学。并以《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研究》一文获莱比锡博士学位。回国后立志创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

①他曾参加组建我国早期的几所音乐教育机构。如北大音乐传习所,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

音乐科、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

②除担任多门课程的教学和负责人量行政事务外,还组织演出、编写讲义、进行创作。他是我国较早掌握西洋现代作曲理论进行音乐创作的作曲家,创作了许多各种体载的作品。代表作有歌曲《问》《“五四”纪念爱国歌》,合唱《春江花月夜》,管弦乐曲《新霓裳羽衣舞》,大提琴曲《秋思》等。他创作的《卿云歌》成为辛亥革命后中国政府颁布的第一首国歌。

③1927年在蔡元培支持下在上海创建了国立音乐院。1929年奉命改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简称,国立音专,萧任校长。此后几十年把所有的精力全放在办好学校上:

a. 为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不遗余力在上海罗致一批具有较高音乐造诣和丰富音乐教学经验的中外音乐家聘为音专的教师,如查哈罗夫、黄自、朱英、青主等等。

b. 在教学管理方面,音专基本采用了西欧专业音乐教育较为发达国家单科音乐大学的体制,同时又结合中国实际,分设了本科、师范班、高中班、选科班等,并按专业分设理论作曲、键盘乐器、乐队乐器、声乐、国乐各组。萧友梅所做的一切,使国立音专成为了当时具有相当规模与国际水准的中国最高音乐学府。他本人也被誉为“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宗师”。

(2)艺术成就

①旋律进行和节奏变化都比较平稳,篇幅大部分较简短,曲式偏重于上下对称的方整性结构。 ②绝大多数作品都带有钢琴伴奏,但其音型织体比较简单,主要起在和声上做必要衬托的作用。

5. 简述与思聪的创作道路艺术特征和成就、影响。

【答案】(1)艺术特征

①将民族音乐的音调和群众歌曲的气质引入传统声乐体裁,大大丰富了艺术形式。旋律优美动听,感情真挚,民族韵味鲜明。

②在声乐体裁中引进了更为形象化的器乐性的思维,使作品的许多段落的气势宏伟、形象生动、音乐语言新颖。

③鲜明地表达了他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热爱,对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强烈仇恨。

(2)成就

创作了相当数量的小提琴曲,还写了歌剧、舞剧、交响音乐、各种形式的室内乐、大型合唱,以及一定数量的群众歌曲、艺术歌曲、民歌改编曲等。小提琴曲代表作品有《第一回旋曲》《内蒙组曲》等独奏曲。交响音乐代表作品有《第一交响曲》和((F 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歌曲代表作品有《自由的号声》《控诉》《不是死,是永生》等歌曲,以及歌曲集《雨后集》。大型声乐套曲代表作品有《抛锚大合唱》、《祖国大合唱》等。

(3)影响

①他为小提琴艺术在中国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开辟了新路。

②他孜孜不倦地追求作品的民族特色,以作为一个中国作曲家而自豪。

③他是我国第一代小提琴演奏家中的有突出成就和影响的演奏家和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