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727心理学基础综合(自命题)之社会心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去个性化

【答案】去个性化是指个人在群体中因丧失个性特征、自我理性和责任意识而表现出来的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无理智状态。此概念由费斯廷杰于1952年提出。它可使人处于个性化状态的原因有:①匿名性。在临时聚成的群体中,个人的身份特征不为他人所知,行为上的约束力减少。②责任感丧失。在集群情境下,个人往往把行为后果推卸到群体身上,不像平日单独行动时那样考虑自己的责任。③情绪感染。由于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个体的自我意识变弱,表现出与其他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④极端自我卷入后暂时的心理活动高度集中于外界事物。⑤药物、酒精或催眠等。

2. 角色冲突

【答案】角色冲突是指个人在生活中扮演同一角色由角色的不同要求而引起角色内的矛盾冲突,或者同时扮演多个角色而引起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前者为角色内冲突,指一个人担任某一角色,但无法同时满足多方面要求时引起的心理矛盾和行为冲突。表现为不同群体对某一角色有不同的角色要求而产生的心理困境;或者角色主体对规定的角色行为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理解,但必须履行时,其角色行为上的冲突。后者为角色间冲突,指一人身兼数个角色时产生的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冲突。产生角色间冲突的原因包括:①个人因素。个人不具备扮演该角色的能力和条件;对来自他人的角色期待,自己有着矛盾的理解;持有妨碍特定角色扮演的态度和要求。②情境因素。角色期待不明确,成员之间不一致;角色范围缺乏明确性;共有同一角色的伙伴之间,对角色的期待、角色允许范围和禁止范围的认知不一致;角色缺乏连续性;同时占有两个以上的位置而发生矛盾;缺乏能激励角色扮演的报酬等。③社会文化因素。角色关系与社会文化的价值规范是否一致。

3. 社会交换理论

【答案】社会交换理论是霍曼斯等人采用经济学概念来解释社会行为有赖于相互强化而得以持续的理论。代表人物是霍曼斯、阿当斯和沃尔斯。其主要思想来源是功利主义经济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和人类学。其理论要点包括:①客观上存在适合于有机体的规律,如动物与人有寻求最大奖赏和快乐与尽少付出代价并避免痛苦的倾向。②人的社会行为服从社会交换规律。如果一个人以行动带给别人以好处,并迫使对方做出互惠的行动,造成一种公平的关系和相互获益,那么这种相互作用的行为与关系就会得到继续与发展,否则就会减少、疏淡或停止。③分配公平原则。阿当斯、沃尔斯特等进而将其发展为公平理论。认为每人所得到收益(报酬)与他的投入(代价)

遵循一定的比例,即收益越多,投入也越高。在双方交往中,人们会权衡自己的收支与对方的收支,采取各种行为以保持心理上的平衡。

4. 态度与偏见

【答案】态度是指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其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而一致的心理准备状态或人格倾向。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意向成分三部分。认知成分指个体如何知觉态度对象,认识其概念内涵,基本上由对态度对象的知识或信息构成,反映个体对态度对象的相信与不相信。情感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的评价,反映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喜欢与不喜欢。行为意向指个体对态度对象的行为倾向,反映个体对态度对象的行为意图及准备状态。可由外显的行为推知个体的态度。偏见是指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偏见与态度有关,但又不同于态度。它与态度的情感要素相联系,它对他人的评价建立在其所属的团体之上,而非认识之上。

二、多项选择题

5. 社会感染的特点包括( )。

A. 双向性

B. 恐惧

C. 爆发性

D. 接受的迅速性

【答案】ACD

【解析】社会感染是一种较大范围内的信息与情绪的传递过程,即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其特点包括:双向性、爆发性、接受的迅速性。

6. 有助于产生利他或助人行为的是( )。

A. 助人者行色匆匆

B. 求助者有类似性

C. 助人者心情愉快

D. 求助者有吸引力

【答案】BCD

【解析】产生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良好的气候及环境使个体心情愉悦,往往会增加利他;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往往有负面影响;当个体自己很忙,时间紧张时,往往难于利他;与利他者相似的人(特别是态度与价值观相似)、未伤害过利他者的人以及有吸引力的人容易得到帮助。

7. 对归因理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解释了为什么文化真理经不住新观点的驳斥

B. 关注于行为背后的认知层面这一基础

C. 关注于人们如何组织其行为以及人们让自身行为有意义

D. 对于态度测量有突破性贡献

【答案】ABD

【解析】根据弗雷兹•海德的观点,归因是每个人天生的心理分析过程,人们总是力图当一个决定论者,认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背后的原因,发现这些原因就可以更好的改变自己的行为以适应世界并取得成功。因此,学会归因可以帮助人们组织自己的行为并让人们的行为更有意义。

8. 从众的功能有( )。

A. 让个体适应社会生活

B. 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

C. 从众行为有时虽然不是按照个体本意做出的,但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

D. 群体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使个体通过理性抉择,选择从众

【答案】AB

9. 竞争的社会功能包括( )。

A. 促进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B. 直接导致人们创造力与生产力的解放和市场的繁荣

C. 鉴别人才

D. 保护人才

【答案】ABCD

10.沟通的结构包括( )等因素。

A. 信息

B. 通道

C. 反馈

D. 背景

【答案】ABCD

【解析】沟通的结构包括: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背景等七个因素。

11.( )是竞争的基本条件。

A. 对同一目标的争夺

B. 可能出现零和冲突或双赢结局

C. 应按社会规范进行

D. 互相交流与感情分享

【答案】ABC

【解析】竞争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其基本条件是:①只有双方对同一目标进行争夺才能形成竞争。②目标较为稀有或者难得。③争夺中可能出现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