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武汉科技大学835自然辩证法(A卷答案)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201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自然辩证法(A 卷)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 3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
1、系统自然观
答案要点:系统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的存在及其演化的观点,是以系统科学等为基础,对自然界系统的存在方式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态之一。
系统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简单性与复杂性、构成性与生成性、确定性和随机性辩证统一的物质系统。自然界是系统的自然界,是循环演化的自然界,
2、人工自然界
答案要点:人工自然界是人类通过采取、加工、控制和保障等技术活动创造出来的相对独立的自然界,它具有目的性、物质性、实践性、价值性和中介性等特征;它来源于天然界,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它既遵特循天然自然规律又遵循其特殊规律,并在总体上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循环演化着。在一定意义上,人工自然界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但不适当的人工自然界会与自然生态发生冲突并损害人类健康,促进人工自然的生态化是技术生态化的重要目标。
3、科学实验
答案要点:科学实验是科学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科研目的,用一定的物质手段(科学仪器和设备),在人为控制或变革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获得对象信息的基本方法。科学实验包括实验者、实验对象、实验手段、实验情境四个部分。科学实验可以纯化简化研究对象,激化强化研究对象及其条件;它具有可重复性,可以模拟研究对象的属性及其变化过程;它可以获得较为经济可靠的认识,变革可以带入实验室的“自然对象”。由于有了科学实验和实验室,科学变得如此强大,渗透到自然界里,消解和变革自然,使其向人工自然方向演化。
二、辨析题(分析区别与联系。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科学观察与日常观察。
答案要点:科学观察是科学认识主体通过视觉器官或借助于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科学对象进行观看和考察,从而获得关于科学对象的感觉经验的方法。科学观察来源于日常观察,但二者有本质区别。日常观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的观察,目的是为了满足生活需要。科学观察的目的是为了求知,为了解题。日常观察只用眼睛进行,科学观察则可能借用工具。科学观察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科学观察法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获得感觉经验和科学事实;二是在特殊情况下对科学理论进行检验。
2、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
答案要点:科学假说就是人们在探索错综复杂的自然界奥秘的过程中,
用已获得的经验材料和
— 1 —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