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武汉科技大学838社会保障学(A卷答案)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2015研究生入学考试社会保障试题A 答案要点
一、问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15分,共90分)
1. 阐释庇古福利经济学和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社会保障制度演进所起的影响。
庇古提出两个命题:①社会福利将随国民总收入的增加而增大;②社会福利由收入分配的均等化而增大。庇古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推广到货币的边际效用,提出高收入者的货币边际效用低于低收入者,因此,如果将货币收入一部分从富人那里转移给穷人,可以增加货币的总边际效用,从而使社会满足总量增加。收入转移的途径就是政府通过向富人征税,然后举办社会保障事业,补贴给穷人。这一论点为后来福利国家理论和社会保障政策实施提供了依据。 凯恩斯认为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所呈现的生产过剩和失业是由有效不足所致,而有效需求不足取决于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货币流动性偏好三个基本心理规律,这靠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无法克服,最好的办法是政府干预经济,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提高社会总需求。他的充分就业、最低工资立法、兴建公共工程设施等措施与福利国家论不谋而合,成为战后宣传“福利国家”的理论依据。
2. 道德风险的成因是什么?试举一例说明社会保障中的道德风险及其规避。
成因: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信息不对称;主观上,委托人和代理人利益不一致;存在外生随机变量。
社会保障中的道德风险及规避(以下任举一例均可):①失业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如自愿失业(失业陷阱)、有预谋的失业等事前机会主义行为,以及失业之后再就业积极性了下降,可从两方面规避,一是增加道德风险制造者的成本,对失业保险中的欺诈行为和其他违规行为进行惩处,二是保持失业者与保险机构之间的“激励相容”,将失业保险金发放和提供就业服务与失业者求职表现结合起来。②工伤保险中道德风险的主体主要是雇主,体现为在参加工伤保险后疏于做好安全生产措施,增加了工伤事故发生的概率,规避方式,一是保险坚持雇主责任原则,二是进行浮动保险费率。③医疗保险的道德风险的突出表现为医生诱导需求,以及患者“小病大养”,规避方式有起付线,共付保险,封顶线,以及管理式医疗中的一体化预付制。④社会救助中的道德风险主要体现在现金给付,改变了救助对象的预算约束,易产生不良消费,规避方式为采取实物给付。
3. 如何看待我国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龄?
问题:存在着现行法定退休年龄偏低与人口寿命延长的矛盾,并由此出现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矛盾;由于社会保险制度的缺陷,给提前退休提供了可能,加剧了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压力;男女职工,以及干部与职工的退休年龄不一致容易引发劳动争议。
对策: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择机统一职工与干部分退休年龄,以及男女退休年龄;实施弹性退休政策,以体现老年劳动者的个体差异。
4. 阐释我国的社会救助体系。
(1)救灾:国家和社会对因自然灾害造成生存危机的社会成员进行抢救与援助,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并使其脱离灾难和危险境地;(2)农村扶贫:对农村中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和因病、灾、缺少劳动能力等造成生活困难
1 / 4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