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827教育管理[专业硕士]之新编教育管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督政”是指什么? 在我国实施“督政”的意义何在?
【答案】(1)督政的含义
督政是指督导政府包括政府设置的教育行政机构的活动。督政与督学一起构成教育督导的任务,二者密切相关,督政离不开督学,督学是督政的基础。
(2)在我国实施督政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教育督导实践就是既督政又督学,并以督政为主,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在我国实施督政的意义在于:
①我国现行政治体制的根本特点,决定了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宏观决策权,人力、物力、财力的统筹和调控主要由党委和政府领导所掌握。教育的发展,教育行政部门的合作都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领导,这也是社会发展规律和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反映。就社会发展全局来看,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各级政府干预教育; 从教育自身的规律看,它又不能离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而发展; 教育所固有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决定了其必须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保持同步。因此重视和加强政府对教育的干预是现代社会、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旨在通过简政放权,实现中央教育行政管理职能向宏观调控的转换,建立基础教育地方化、由地方负责的管理体制。各级政府特别是各级地方政府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和教育管理的水平,对办好教育事业尤其是基础教育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建立专门机构了解和监督各级政府的教育工作也就成为必需。《教育督导暂行规定》把代表同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教育工作依法进行综合性监督、检查、评价、指导确定为教育督导机构的任务和职责,是我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督导制度的有益探索,根本上是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教育的需要。
③国际上普遍将加强教育作为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祛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政府也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建立督导制度、开展督政工作正是为了加强政府对教育的管理,实现教育的优先发展。
2. 戴明所提出的管理过程四环节揭示了哪些规律?
【答案】美国著名管理专家戴明提出,管理由计划、执行、检查、修正等四个环节组成,这四个词的英文字头分别为P (plan )、D (do )、C (check )、A (action ),因此管理过程被认为是由PDCA 构成整体、连续循环的过程。这种认识获得了广泛的认同。
管理过程四环节的运行规律:
(1)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循序递进,首尾相连而形成封闭性的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2)学校各个层次的部门及个人围绕总计划的运行分层次地制定各自的计划并付诸实施,形成大环套小环的管理过程系统,从而保证管理过程统一、有序地进行。
(3)管理过程在“戴明环”滚动循环中不断向前发展,每一个循环,就使学校管理和学校各项工作提高一步,如图2所示。
图2 戴明环
3. 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对贫困学生的资助政策有哪些?
【答案】按照《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有关指导性原则,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奖、贷、助、补、减”的贫困学生资助制度,建立起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努力保证考入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的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日前,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包括的主要内容有:
(1)以国家助学奖学金为主的奖学金制度。现行的奖学金包括国家助学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专业奖学金、定向奖学金等。奖学金制度是我国现行高校资助政策的开端,在学生资助上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起到了资助学生和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双重作用。
(2)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的学生贷款制度。学生贷款主要包括三种贷款形式:国家助学贷款; 高校利用学校资金对学生办理的无息借款; 一般性商业助学贷款。
(3)勤工助学制度。高等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是高等学校收费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是对广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家庭学生的有效资助办法。
(4)特殊困难补助制度。特殊困难补助,是各级政府和高校对经济困难学生遇到一些特殊性、突发性困难时给予的临时性、一次性的无偿资助。特殊困难补助是高校资助政策的辅助性措施之一。
(5)减免学费制度。为帮助部分经济特别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1995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对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困难学生减免学杂费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对普通高校中部分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实行学费减免制度。具体减免额度由学生所在高校确定,根据本校实际,与其他有关政策统筹安排。
4. 简述教师心理挫折产生的条件及其预防机制(挫折后的表现)类型。管理者如何对待和帮助教师调整挫折情绪和行为?
【答案】(1)教师心理挫折产生的条件
教师心理挫折通常在以下情沉中产生:
①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对社会的认识过分理想化时,一旦见到丑恶现象或不公平的现实,则容易感到失望。
②成就需要强烈而成功的可能性不大时。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要求超出个人的能力或环境所允许的条件,或学校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过高造成过重压力时,都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和失败感。
③当教师面临多种角色期待,而这些期待之间互相矛盾和冲突时,可使教师产生挫折感。 ④当教师产生土作中的失落感、疏远感时。如果教师对所在组织和人群缺乏归属感,人际关系不佳,或上作环境恶劣而个人无能为力时,都会产生这种感觉。
(2)教师心理防卫机制的类型
面临挫折和冲突,有人可能面对现实,积极想办法去解决,有人可能产生一些摆脱挫折困扰的心理防卫,以消除和减轻焦虑状态。这些心理防卫机制有:合理化、改变目标、暂时转移注意中心、压抑、投射、文饰、逃避和自居。前三种反应属积极性的,而后边几种则表现消极,长期存在会形成不良的心理品质。
(3)对待和帮助教师调整挫折情绪和行为的对策
管理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帮助教职工消除遭受挫折后的不良情绪或不佳表现:
①要正确认识和理解教师的挫折及表现。管理者对受挫者的不佳表现要豁达大度,满腔热情地给予帮助,创造解决问题的气氛,而决不能疏远或打击。
②创造条件让受挫者将情绪释放出来。可以通过私下交谈或开会,让他们诉说自己的不满,也可以暂时回避让其发泄。
③针对受挫原因,改善受挫者的处境,尽可能消除那些引起挫折和冲突的因素。
④对教职工进行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让他们正确对待挫折,培养不畏困难、百折不挠、乐观进取的精神。
5. 分析说明教育计划在教育行政管理活动中的作用。
【答案】教育计划是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教育目标及任务而采取的规则、步骤、方法的总和。教育计划在教育行政管理活动中的作用具体如下:
(1)为教育行政管理目标的设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教育计划是在预见未来社会发展、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确定教育整体活动的口标、要求和步骤。这就是说,教育计划是具有前瞻性的,因此,教育行政管理目标的确定可以以教育计划为依据。
(2)为教育行政管理中可行方案的选择提供服务
教育行政目标设定之后,就要研究达到目标过程中问题的解决办法。科学的教育计划不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