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北科技大学企业管理概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何谓工作分析? 它的作用是什么? 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收集工作分析信息?

【答案】(1)工作分析的定义

工作分析是对组织中某个特定工作职位的日的、任务或职责、权力、隶属关系、工作条件、任职资格等相关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以便对职位的工作做出明确的规定,并确定完成该工作所需要的行为、条件、人员的过程。

这个过程通常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确定工作的任务是什么; 二是从技能和经验的角度确定应该招聘哪些类型的人来承担这一工作; 三是形成书面文件,即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

(2)工作分析的作用

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它提供的信息有助于企业招聘合格的员工,有助于确定员工的绩效考核标准,有助于确定实现公平报酬,有助于加强对员工的技能培训,确保所有的工作职责都落实到人。

(3)工作分析的方法

①资料分析法。为了降低工作分析的成本,应当尽可能利用现有资料。这样就能对每项工作的任务、责任、权力、工作负荷、任职资格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进一步调查奠定基础。

②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获取工作信息的一种比较好的力一法,经过精心设计的调查问卷可以获得大量关于工作分析的信息。问卷调查法的优点是:调查面广; 成本低、速度快; 规范化、数据化。缺点就是问卷设计较费时、费力。

③访谈法。在收集工作分析信息进行访谈时,可采用尸种方式:对员工进行个人访谈; 对同工种员工进行群体访谈; 管理层访谈。

访谈时可拟订一份具有指导性的提纲,围绕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性质与范围和所负责任等内容进行。

④观察法。这是指在工作现场运用感觉器官或其他工具,观察员工的工作过程、行为、内容、特点、性质、工具、环境等并用文字或图表形式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观察法适用于标准化的、以体力活动为主的工作。

⑤现场工作日记法。这种方法要求员下每天记现场下作日记,将自己所从事的每一项活动按照时间顺序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作图景。

2. 有哪几种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 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案】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及其优缺点分别表现为:

(1)直线制组织结构形式

直线制组织结构形式是一种最古老的组织结构形式,最初应用于军事组织,后来逐渐企业组

织中得到丁运用。直线制组织结构形式的突出特点是,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是由企业的各级主管人员来直接指挥管理,不设专业的职能参谋人员和机构。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任务的分配和运作都是在厂长(经理)的直接指挥下完成的。

①优点:组织结构形式简单; 指挥命令关系清晰统一; 各部门、各职位职责明确,能形成严明的纪律和秩序体系,管理运作成本较低。

②缺点:管理决策和运作主要依赖于主管人员的个人素质能力,缺乏制度化的管理体系; 组织中各部门之问缺乏横向联系,容易形成管理者的本位主义和狭窄视野。直线制组织结构形式一般只适用于小型企业组织。

(2)职能制组织结构形式

职能制组织结构形式是在“科学管理之父”泰罗提出的职能工长制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这种组织结构形式的主要特点是,采用专业化分工的职能管理者代替了直线制中的全能管理者。为此,在组织内部设立各专业的职能部门和职能主管,由他们在其各自负责的业务范围内向组织下级各单位直接下达指标和命令,组织中下级各单位除了要服从上级单位的行政领导外,还要服从上级职能部门在其专业领域内的指挥。

①优点:每个职能管理者只负责某一职能领域的专门工作,有利于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 职能主管对其所管辖的专业工作可以做得比较深入、细致,对下属的指导可以比较具体; 职能机构的作用如能很好发挥,则能弥补各级行政领导人管理能力的不足。

②缺点:多头领导。每个下属除了接受其行政上级领导外,还要接受职能领域中职能管理者的领导。这种多头领导容易造成下级人员的无所适从。

(3)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形式

直线职能制是职能制组织形式的一种改进。直线职能制组织形式和职能制一样,对组织中的管理工作进行了专业化分工,设立相应的职能部门,负责在相应的职能领域对组织内各单位工作进行指导管理,但是在权力配置方面,直线职能制的职能管理人员在其职能专业领域的工作卜只有参谋指导权,对组织中下级单位没有直接行政指挥的权力。对组织中下级单位直接发布命令指示的指挥权完全归属于组织中的行政领导人。

①优点:在综合了直线制和职能制各自优点的基础上形成,既有利于保证统一行政指挥,又可发挥各类专业人员在管理中的作用,因此在现实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②缺点:组织中各职能单位自成体系,往往会形成信息横向沟通不灵; 容易造成职能专业人员的本位主义思想; 不利于培养组织中的综合管理人员; 各职能部门和直线指挥部门之间可能会出现冲突和矛盾; 组织管理中职能参谋权和直线指挥权之间的关系处理较困难等。另外,按职能分工建立的组织结构形式通常刚性有余,弹性不足,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较迟钝。它一般适用于稳定环境下的中小企业。

(4)事业部制和超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形式

事业部制是一种分权制的组织形式,具体做法是,在总公司下按一定标志分设若干个事业部或分公司。事业部或分公司是一个具有独立产品或市场或业务的拥有独立利益和责任的部门,是

独立核算、自主开展业务活动的利润中心,其下属的生产单位则是成本中心。总公司实行集中政策下的分散经营,即总公司保留重大方针政策的决策权和重大人事任免权,有关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权力下放给事业部,总公司成为投资中心。通过这种方式,公司将政策的集中控制与业务的分散运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①优点:公司能把经营多元业务的事业部专业化管理和公司总部的集中统一领导很好地结合起来,总公司和事业部之间形成比较明确的责、权、利关系,事业部以利润责任为日标,独立地开展自身的生产经营业务,有利于调动事业部经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综合的高级管理人才。

②缺点:事业部之间可能会造成资源配置的重复,造成浪费; 当多个事业部面向共同的市场时,可能会产生组织内部同业竞争,影响公司整体目标; 再者,总公司与事业部之间的集权分权关系不大好处理,容易出现过分集权和过分分权的现象; 事业部在总公司统一政策的指导下独立运作,则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要求较高。

(5)矩阵制组织结构形式

矩阵制组织结构形式是在传统的直线职能制的垂直指挥体系之上,再架设一个横向指挥体系,形成具有双重职权关系的组织单元矩阵结构。

①优点:加强了组织中的横向联系,克服了职能部门之间相互脱节、各自为政的现象; 由于项日组是根据工作任务需要设立和运行的,因而提高了组织结构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改善了组织的资源利用效果; 各种不同的专业人员汇集在一起工作,有利于思想交流,激发创新。

②缺点:项日组随着任务的完成而解散,人员容易产生临时观念,不利于确立责任心; 组织中存在着双重领导关系,一旦出现问题,有时难以明确责任。

(6)网络型组织结构形式

网络型组织是建立在现代因特网和IT 技术基础之上的一种新型组织结构形式。

它与基于行政控制关系或产权控制关系联结的企业传统组织不同,是一种基于契约关系联结的虚拟型的新型组织形式。在结构上,网络型组织一般以某个经理公司为虚拟总部,面向特定的市场机会或任务,将完成此项任务所需的各种独立的专业机构或公司,通过契约关系借助于因特网和工T 技术联结成一个虚拟型组织结构形式,来完成特定的任务或实现某种市场机会。

①优点:实现了企业与外界范围内供应链与销售环节的资源整合,给管理当局提供了高度的灵活性,并使组织集中精力做它们最擅长的事。

②缺点:可控性太差,一旦组织所依存的外部资源出现问题,如:质量问题、提价问题、及时交货问题等,组织将陷入非常被动的境地。

3. 简述项目的特点以及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案】项目的特点以及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分别为:

(1)项目的特点

①目标性。任何一个项目都有一个具体的目标。项目目标一般包括:成果性目标和约束性目标,又称限制性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