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普通心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目录

2018年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普通心理学考研核心题库(一) .... 2

2018年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普通心理学考研核心题库(二) .... 9

2018年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普通心理学考研核心题库(三) .. 16

2018年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普通心理学考研核心题库(四) .. 22

2018年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普通心理学考研核心题库(五) .. 29

一、名词解释

1. 心境

【答案】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漫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心境持续时间有很大差别。某些心境可能持续几小时; 另一些心境可能持续几周、几个月或更长的时间。心境持续时间的长短,与人的气质、性格有一定的关系。心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心境对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人的世界观、理想和信念决定着心境的基本倾向,对心境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2. 思维

【答案】思维是指人脑借助言语、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思维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两个基本特征。思维不同于感知觉,但又离不开感知觉活动提供的感性材料。

3. 静息电位

【答案】静息电位指当神经元处于静息状态时测到的电位变化。当细胞不活动时,细胞膜处在极化状态,以膜外电压为0,则膜内电压为约-5070mV 时的电位。这时细胞膜外呈正电性,而膜内呈负电性,且用微电极可测出细胞内外有-70mV 的电位差。当神经元受到电或者化学刺激时,神经细胞内外的离子分布就会改变,引起膜电位变化,进而引起神经冲动。

4. 创造性

【答案】创造性又称创造力,是指个体不受常规的束缚而能灵活运用知识、经验,产生新思想,或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作为其重要成分的发散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创造能力的高低。人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时,既需发散思维,也需聚合思维,任何成功的创造性都是这两种思维整合的结果。

二、简答题

5. 情绪的组成成分是什么? 情绪的功能有哪些?

【答案】(1)情绪的组成成分

情绪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

①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情绪的自我感受。

②情绪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之为表情。它是在情绪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而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

③生理唤醒是指情绪产生的生理反应。它涉及广泛的神经结构,如中枢神经系统的脑干、中

央灰质、丘脑、杏仁核、下丘脑、蓝斑、松果体、前额皮层,及外周神经系统和内、外分泌腺等。

(2)情绪的功能①适应功能

情绪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人们通过各种情绪、情感,了解自身或他人的处境与状况,适应社会的需要,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②动机功能

情绪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它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③组织功能

情绪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有自己的发生机制和发生、发展的过程。情绪作为脑内的一个检测系统,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果。而消极的情绪如恐惧、痛苦等会对操作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消极情绪的激活水平越高,操作效果越差。

④信号功能

情绪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情绪的外部表现,即表情来实现的。

6. 简述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

【答案】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形式。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有两个方面,即刺激物的特点和人本身的状态。

(1)刺激物的特点包括:

①刺激物的强度。对不随意注意起主要作用的是刺激物的相对强度,即与和这个刺激物同时出现的其他刺激物在强度上的对比关系。

②刺激物的对比关系。刺激物之间在形状、大小、颜色、持续时间以及活动和静! 卜等方面的对比关系也是引起不随意注意的重要因素之一。

③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新异性是相对于个人的经验而言的。引起注意更多的是刺激物的相对新异性。

(2)人本身的状态包括:

①需要和期待。凡能满足人的需要(不论是机体的、物质的需要还是精神的需要),符合人的兴趣的刺激物都容易成为不随意注意的对象。

②情绪和过去经验。情绪会影响你的注意的选择方向,使你对世界的观察添上了色彩。过去经验也明显影响着注意的指向。人们看报时所注意的消息往往不同,这多半是由于其知识经验不同之故。

7.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本内容。

【答案】建构主义学习观属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相反,学生是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学习者的这种知识建构过程具有3个重要特征:

(1)主动建构性。面对新概念、新信息、新现象或新间题,学习者必须充分激活头脑中的先前知识经验,通过高层次思维活动,对各种信急和观念进行加工转换。

(2)社会互动性。学习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的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需要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

(3)情境性。概括化的知识是学习的核心内容,这些知识可以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来,让学生脱离具体物理情境和社会实践情境进行学习,而所习得的概括化知识可以自然地迁移到各种具体情境中。

8. 试根据斯金纳的理论,简述正强化、负强化、正惩罚三者之间灼区别。

【答案】根据斯金纳的理论,正强化、负强化、正惩罚三者之间有以下区别:

(1)正强化是通过在某一情境中增加某种刺激使有机体行为或反应速度、概率、强度增加的过程。负强化是在环境中取消厌恶刺激或降低厌恶刺激的强度,使有机体行为或反应概率增强的过程。正惩罚是在一种行为发生后随即出现厌恶事件,使有机体行为或反应得以消除或抑制的过程。

(2)正强化与负强化的目的都是提高反应发生概率,但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愉快刺激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而负强化则是通过撤消厌恶刺激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

(3)正强化与正惩罚都是通过呈现刺激来达到目的,但正强化呈现愉快刺激,正惩罚呈现厌恶刺激; 正强化的目的是提高反应发生概率,正惩罚则是降低反应发生概率。

(4)负强化与正惩罚都有可能涉及到厌恶刺激,但负强化是撤消厌恶刺激,正惩罚则是呈现厌恶刺激; 负强化的目的是提高行为发生概率,正惩罚则是降低行为发生概率。

注:此题目进行了适当的修改,原题目为“试根据斯金纳的理论,简述正强化、负强化、惩罚三者之间的区别。”

9. 人是如何听到各种音高的?

【答案】音高(或音调)是人对声波频率的主观属性,它首先和声波频率有关。心理上的主观音高主要与声音刺激的频率大小有关,但并不是完全由刺激频率决定的,它也取决于声音刺激的强度。对此主要有以下四种理论来加以说明。

(1)频率理论

由1886年物理学家罗·费尔得提出。理论认为,内耳的基底膜是和铃骨按相同的频率运动的。振动的数量与声音原有的频率相适应。如果我们听到一种频率低的声音,联接着卵圆窗的镫骨每次振动次数较少,因而使基底膜的振动次数也较少; 声音的振动频率提高,铃骨和基底膜都将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