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广西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普通心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性格

【答案】性格是指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它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是与社会道德评价相联系的人格特质,即后天形成的品格。如诚实、坚贞、奸诈、乖庆等可作善恶、好坏、是非等价值评价的心理品质。

2. 依恋

【答案】依恋指婴儿和照看人之间亲密的、持久的情绪关系。表现为婴儿和照看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渴望彼此接近,主要体现在母亲和婴儿之间。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3. 比率智商

【答案】比率智商是智商的一种形式,是表征个体智力发展相对水平的一种指标,斯坦福一比内智力量表首次采用。计算公式为式中IQ 表示比率智商,MA 表示心理年龄或智力年龄,CA 表示实足年龄或实际年龄。比率智商依赖智力年龄与实足年龄的比值。其局限性为心理年龄不可能永远随实足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超过一定的年龄,再按这个公式计算就会得出智商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结论。

4. 动机

【答案】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美国心理学家武德沃斯被认为动机是决定行为的内在动力。具有三方面功能:激发功能,激发个体产生某种行为; 指向功能,使个体的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 维持和调节功能,使个体的行为维持一定的时间,并调行为的强度和方向。

二、简答题

5. 简析知觉信息加上的基本机制。

【答案】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整体属性的反应。知觉的信息加工主要有自上而下加工和自下而上加工两种方式。

(1)自下而上加工

知觉依赖于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如:颜色和明度知觉依赖于光的波长与振幅; 音

调和音响知觉依赖于声波的频率与声压水平; 形状知觉依赖于物体的原始特征和线条朝向; 运动知觉依赖于物体的位移等等。对这些特性的加工叫自下而上的加工或数据驱动加工。

(2)自上而下加工

知觉还依赖于感知的主体,即具体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孤立的眼睛、耳朵和鼻子。知觉者对事物的需要、兴趣和爱好,或对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和期待,他的一般知识经验,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知觉的过程和结果。人的知觉系统不仅要加工由外部输入的信息,而且要加工在头脑中己经存储的信息。后面这种加工叫自上而下的加工或概念驱动加工。

一般说来,在人的知觉活动中,非感觉信急越多,他们所需要的感觉信息就越少,因而自上而下的加工占优势:相反,非感觉信息越少,就需要越多的感觉信息,因而自下而上的加工占优势。

6. 简述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答案】奥尔波特于1937年首次提出了人格特质理论。其主要观点如下:

(1)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2)共同特质是指在同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多数人或群体所共有的特质。

(3)个人特质是指某个体所独有的特质,分为三个部分: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①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质,它影响到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行为。如多愁善感是林黛玉的首要特质,狡猾奸诈是曹操的首要特质。

②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如林黛玉的清高、率直、聪慧、孤僻、内向、抑郁、敏感等都属于她的中心特质。

③次要特质是个体的一些小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这些次要的特质除了亲近他的人外,其他人很少知道。如一个人在外而很粗鲁,而在自己的母亲面前很顺从,则“顺从”就是他的次要特质。

7. 简述脑功能的机能系统学说的要点。

【答案】机能系统学说由鲁利亚提出,认为脑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在机能系统的个别环节受到损伤时,高级心理机能确实会受到影响。人的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是三个机能系统相互作用、协同活动的结果。

(1)第一机能系统是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又称动力系统。由脑干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等组成。它的基本功能是保持大脑皮层的一般觉醒状态,提高它的兴奋性和感受性,并实现对行为的自我调节。

(2)第二机能系统是信息接受、加工和存储的系统。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来自机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包

括听觉、视觉、一般机体感觉),实现对信息的空间和时间整合,并把它们保存下来。

(3)第三机能系统也称行为调节系统,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它包括额叶的广大脑区。它的基本作用是产生活动意图,形成行为程序,实现对复杂行为形式的调节与控制。当这些脑区受到破坏时,患者将产生不同形式的行为障碍。

8. 请简述情绪与情感的联系和区别。

【答案】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和情感统称为感情,两者指的是同一过程和同一现象,只是不同的侧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情绪与情感的联系

①情感是在情绪稳定固着的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

②情感也可以通过情绪表现出来;

③情感的深度决定着情绪表现的强度;

④情感的性质决定着在一定情景下情绪表现的性质(肯定或否定)。

(2)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①情绪更多与生理需要的满足相联系,所以具有原始性; 情感更多与社会性需要满足相联系,所以具有社会性;

②在人类的个体发展历程中,情绪发生在先,而情感产生在后;

③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暂时性; 而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 ④情绪通常具有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表现; 而情感则比较内隐,常以内心体验的形式存在,不轻易外露,主要在行动中表现;

⑤情绪指的是感情的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情感指的是感情的内容,是一种感受和体验;

情绪概念既可以用于人类,也可以用于动物; 只有人类才有情感。

9. 加涅是如何对学习进行分类的?

【答案】加涅从两个角度对学习进行了分类:

(1)根据学习的简繁水平不同,加涅提出了八类学习:

①信号学习:即经典性条件作用,学习对某种信号做出某种反应。其过程是:刺激一强化一反应。

②刺激一反应学习:即操作性条件作用其过程是:情境一反应一强化。

③连锁学习: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联合。

④言语联想学习:也是一系列刺激一反应的联合,但它是由言语单位所联结的连锁。 ⑤辨别学习:即学会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之做出不同的反应。

⑥概念学习:对刺激进行分类时,学会对一类刺激做出同样的反应。

⑦规则学习:了解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

⑧解决问题的学习:即在各种情况下,使用所学规则去解决问题。

(2)根据学习的结果不同,加涅将学习分为五种类型:

①言语信息的学习。即学生掌握的是以言语信总传递(通过言语交往或印刷物的形式)的内容,或者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以言语信息表达出来的。

②智慧技能的学习。言语信息的学习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而智慧技能的学习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以处理外界的符号和信息,故又称过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