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长安理工大学艺术概论(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信息设计
【答案】在技术交流领域,信息设计是指针对特定的目标用户,对一系列信息建构合理的逻辑结构,在大部分实践中是为了加强对象用户对产品的信任度。只有当用户完全理解并相信这些说明性的信息后,才能使用户放心地使用产品。根据不同的信息量和信息类型,信息设计的具体应用较多。
2. 产品形态
【答案】产品的形态一般分为功能形态、符号形态(或装饰形态)、色彩形态三类。
(1)功能形态,即产品的物质性的结构,这种结构是因一定的功能而生成的,是山材料的相互关系而决定的。
(2)有的形态不完全由结构来决定和表现,而具有较大的独立性,这就为装饰形态的产生和发展提供犷空间。产品的所有外部特征都归为产品的符号形态,产品只有通过其外部形式才能成为人的使用对象和认识对象,发挥其功能。
(3)色彩形态是产品的色彩外观,是色相和色度的表现。
3. 设计管理
【答案】设计管理是对设计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是设计借鉴和利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设计本身进行的管理,即在设计范畴中所实施的管理。它涉及设计和管理两方面,设计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对象的限定。设计管理可指为制造商的设计工程管理,也可以理解为设计组织的团体管理; 此外,还可以将设计管理理解为设计中蕴含的管理思想,即从管理学的角度将设计理解成一种管理方式。管理是引导人力和物质资源进入动态的组织以达到组织日标的方式,对设计活动本身的组织与管理主要包括设计组织管理、设计程序管理、设计工程管理。
4. 乌尔姆设计学院
【答案】乌尔姆设计学院是1950年爱歇·舒尔在德国乌尔姆市建立的战后最重要的设计学院。学院的设计教育体系以科技为基础,以理性主义设计、技术美学思想为核心,倡导系统设计原则,在继承包豪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进一步发展了功能主义美学思想,建立了高度理性的系统设计理论,为企业输送了大量的设计人才和设计方案,是战后“新功能主义”的代表。其设计艺术思想被德国布劳恩家电公司广泛实施,将设计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形成了“布劳恩原则”。在乌尔姆设计理念的影响下,德国产品渐渐以理性、可靠、高品质、功能化的特点闻名于世。
5. 系统
【答案】“系统”是事物间的一种关系。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的要素(部分、环节)组成的整体,构成这个整体的各个要素可以是单个事物,也可以是一群事物组成的小系统。系统中的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以及整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有机联系,从而在系统的内部和外部形成一定的结构和秩序。可以把环境看成是系统从属的更大的系统。这个整体具有不同于各个组成要素(部分)的新功能,这种功能主要是由系统内部的有机联系和结构决定。系统具有整体性、目的性。有序性、反馈性和动态性。
6. 釉下彩
【答案】釉下彩是瓷器釉彩装饰的一种,义称“窑彩”。釉下彩是陶瓷器的一种主要装饰手段,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即半成品)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一次烧成。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显得晶莹透亮,釉下彩瓷的出现应追溯到汉末三国时期,不过当时只是以赫色颜料简单地装饰瓷器。
7. 现代技术
【答案】现代技术是依据自然科学所揭示的客观规律,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物质、能量信息进行变换、加工,以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实践活动。它大体上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和劳动者掌握劳动手段的技能。
8. 合目的性
【答案】产品的合目的性,主要表现在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方面,人类为了适应自身需求而进行的产品设计和生产,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创造是其基本的目的。对于产品的设计而言,符合上述目的的就是道德的。
二、简答题
9. 如何理解“变”是设计程序中永恒的话题?
【答案】(1)设计程序是有目的地实现设计计划的次序和科学方法,设计程序是实在的、有规律可循的。一般较为普遍的程序安排可分为五个阶段:设计的准备阶段; 设计的构思阶段; 设计的定案阶段; 设计的审核阶段和设计的管理阶段。
(2)在设计程序中,“变”与创新是其中的重要原则,是设计的永恒话题。“变”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①正确把握设计物的生命周期理论,依据其在市场中所显现的变化契机,准确地制定改良、剔除和新品种的开发设计战略;
②及时掌握并预测变化趋势,以适应变化,引导变化的观念指导设计,使设计成为时代变化的象征和进步的催化剂。同时设计的“流行性”概念也正是源于其变化的原则而出现的。
(3)纵观整个设计程序,任何一种设计作品都不可能是永恒的。虽然历代设计师均创造了足
以流芳百世的经典之作,但是后人只是在充分理解当时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背景后才称之为“永恒”。因此,“不变”是相对的,“变”才是绝对的、永恒的,每个时代的设计作品中体现出的设计观念、设计方法和设计实现过程都印有那个时代的特殊烙印。
10.列举创造性思维的几种基本方法及其特征。
【答案】(1)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方法
①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相结合:从事物的正面和对立面进行双向思考;
②侧向思维法:从事物的不同角度着手,从事物的相关方面进行思考;
③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相结合:从一点出发,向不同方向辐射,产生大量不同的设想,同时在分析、综合和对比基础上进行推理演绎,从中选择最佳方案;
④结合系统法: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的,可以将事物与包含它的整体相联系进行思考;
⑤否定法:包括用反向思路否定正向思路、用发散思路否定集中思路、用整合思路否定矛盾思路;
⑥相似法:将大脑中关于事物及其相似事物的知识归结在一起进行思考。
(2)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创造性思维具有敏感性、独特性、流畅性、灵活性、精确性和变通性,此外还包括以下三类特征:
①求同与求异相统一:在认同基本规律的同时寻求与前人不同的思维方式,从而有所创造; ②敏锐的直觉与理性思维能力相统一:既有敏感的直觉、生动的想象力,又有理性的思辨力加以逻辑判断,这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
③具有辩证性:创造性思维是辩证的,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是其根本任务。
11.弗兰克·巴伦提出的创造者具备哪些特征?
【答案】西方创造力研究学者弗兰克·巴伦提出了创造者应具备12个基本特征。
(1)他们是更为善于观察;
(2)他们仅仅表达了部分真理;
(3)除了看到别人也看到的事物,还看到了别人没看到的事物;
(4)具有独立的认识能力并对此给予高度的评价;
(5)受自身才能和自身评价的激励;
(6)更能够很快把握很多思想井且对更多思想加以对照比较,从而形成更丰富的综合;
(7)从体格上来看他们具有更多的内驱力,更敏感;
(8)有更为复杂的生活,能看到更复杂的普遍性;
(9)更加能够意识到无意识的动机与幻想;
(10)有更强的自我,从而使他们回归、倒退、也能使他们恢复正常;
(11)能在一定时间内使主客观的差别消失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