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当今世界是一个激烈竞争的世界。竞争的焦点,由以疆域、资源、市 场为目标的硬性竞争转向以人才、知识、观念、文化构成为目标的柔性竞争。说 到底目前的竞争是一种文化的竞争。且这种竞争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世界各国政府都把振兴教育作为应对世界形势发展的基本国策,开展深入 持久的教育改革。面对国际的挑战,中国新一轮教育改革也拉开了帷幕。语文学 科是一门具有柔性特点的课程,语文课改的策划者已经注意到语文教学除了基本 的知识和能力之外,还必须进行文化渗透,特别是基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渗透的 重要性,以提高学生的柔性素质。中国古代诗词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虽然其在 语文课程中所占比例不足3O%,然而,它却是我们民族几千年的情感、情操、道 德、价值观、以至于信仰的凝结,他所蕴涵的文化信息是极为丰富的。每一篇作 品不仅体现了作者个人的情感、生命体验,而且,也体现了那一个时代的整体风 貌,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特定的民族文化心理。本文拟从文化信息丰富的古典诗 词入手,将这些丰富的文化信息渗透在教学中,并对学生实施浸润。 本文分成五个部分: (一)在中师古典诗词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化浸润研究的意义: 1、人文教育的口乎唤:已经过去的二十世纪,是一个工具理性空前张大世纪。 现代文明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其“自我异化”也日益加剧。于是,时代呼唤 人文精神,关注人文,实行人文教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中心话题。 2、语文教育本身的要求: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言文字以及由语言文字构成的作品都属于 文化的范畴。文化之物则不可避免的含有人的情感、意志、态度和思想观念的成 分。这样,在语文教学中就将文化的浸润和人文的教育统一在了一起。 3、现状的迫切需要: (1)、“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反传统是“五四”的一个中心任务。在完 成这一任务的同时,也毁坏了我们的文化。所以,这一代青少年身上所具有的文 化素养越来越少。 (2)、对古诗词认识的偏差:语文课程存在的认识偏差也是古诗词教学存在 的问题。在以往的教学中,人们只注重了就诗词本身的意义而没有注意到诗词内 蕴的文化构成 (3)、应试教育的恶果:应试教育片面强调实用功能,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教学中偏重技术分析,导致语文课程本来具有的文化功能流失。古诗词在这一追 求中更是雪上加霜。由于所占比例较少,考题分值不大,所以,备受冷落。教师 的技术性分析,把本来十分有趣的古诗词,弄的七零八落,更别说对学生进行文 化浸润了。 (二)、在中师古典诗词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化浸润的有关论述 1、文化 中国文化 2、中国文化和中国古代诗词 (1)古典诗词中的主要文化信息综述 (2)文化解读与文化浸润 (三)、在中师古典诗词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化浸润研究的依据 1、布鲁纳的认知主义理论 2、文化心理学理论 3、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观与教学观 (四)在中师古典诗词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化浸润的实施策略 (1)巧用多媒体 引入情景策略 (2)反复诵读 不断体验策略 (3)提倡质疑 交互对话策略 (4)相互讨论 合作探究策论 (5)教师讲授 文化解析策略 (6)注重过程 开放评价策略 五、结语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