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学综合(分子生物学及实验、微生物学及实验)之微生物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寄主(宿主)。

【答案】寄主(宿主)是指寄生关系中被寄生的对象。

2. 抗原决定簇。

【答案】抗原决定簇,又称抗原表面,是指位于抗原表面可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定化学基团。

3. 单核细胞。

【答案】单核细胞即血液中的单核细胞,是指来源于骨髓髓系干细胞,随血液循环迀移至全身各器官组织中定位,并分化成为各种类型巨噬细胞的细胞。

4. 芽孢与芽孢子

【答案】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称为芽孢。它是生命界中抗逆行最强的一种构造。芽孢子是真菌中存在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孢子,单体近圆形,数量较多,外生。在酵母菌细胞上出芽形成,例如假丝酵母菌。

5. 类囊体。

【答案】类囊体是位于叶绿体基质中由单位膜封闭而成的扁平小囊,数量很多,彼此连通。

二、简答题

6. 什么是细菌的周质蛋白?它有哪些类型?如何提取它们?

【答案】(1)细菌的周质蛋白:是指存在于

(3)提取方法:一般可用渗透休克法提取。

7. 某学生利用酪素培养基平板筛选产胞外蛋白酶细菌,在酪素培养基平板上发现有几株菌的菌落周围有蛋白水解圈,是否能仅凭蛋白水解圈与菌落直径比大,就断定该菌株产胞外蛋白酶的能力就大,而将其选择为高产蛋白酶的菌种,为什么?

【答案】(1)不能。

(2)这是因为:

①不同微生物的营养需求、最适生长温度等生长条件有差别,在同一平板上相同条件下的生

细菌周质空间中的蛋白质。 (3)类型:包括水解酶类、合成酶类、结合蛋白和受体蛋白等。

长及生理状况不同;

②不同微生物所产蛋白酶的性质(如最适催化反应温度、pH 、对底物酪素的降解能力等)不同;

③该学生所采用的是一种定性及初步定量的方法,应进一步针对获得的几株菌分别进行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优化,并在分析这些菌株所产蛋白酶性质的基础上利用摇瓶发酵实验确定蛋白酶高产菌株。

8. 大规模工业微生物发酵生产与实验室微生物发酵试验有哪些异同?

【答案】(1)大规模发酵不同于实验室的发酵,主要是:

①规模大,即所用的设备庞大,占用场地大,人力、物力投入的规模大;

②消耗的原料、能源多;

③菌种符合生产菌种的要求,其生长代谢特性与大规模发酵相适应;

④后处理较困难、需进行成本核算等。

可用大型发酵罐和实验室所用发酵仪器、小设备等相比较,例如:用好氧微生物液体发酵的大型发酵罐与实验室发酵设施相比,从它的结构、功能和应用的特点、后处理、消耗、成本等说明差异;

(2)相同点可从菌种、产物产生的机制、发酵的基本条件、工艺主要过程和目的产品等方面叙述。

9. 微生物的代谢调节有何特点?调节代谢流的方式有哪两类?

【答案】(1)微生物细胞的一整套代谢调节系统可塑性强、灵敏度高和反应精确,可以确保上千种酶能准确无误、有条不紊和高度协调地进行极其复杂的新陈代谢反应。

(2)调节代谢流的主要方式有两类:

①一类是酶合成的调节,该方式调节的是酶的合成量,有诱导和阻遏两种机制;

②另一类是酶活性的调节,该方式是调节已有酶分子的活性,有激活和抑制两种机制。

10.什么是质粒?质粒的特性是什么?

【答案】质粒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外或附加于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一般由闭合环状的DNA 组成。其特性有:

(1)质粒既可自我复制,稳定遗传;

(2)也可插入细菌染色体中或与其携带的外源DNA 片段共同复制増殖,它的消失不影响细菌的生存;

(3)它可通过转化、转导或接合作用单独转移,也可携带染色体片段一起转移,所以质粒是遗传工程中重要的载体之一。

11.简述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细胞构造。

【答案】(1)细菌的基本形态可分为: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依据形态分别被称为球菌、杆

菌和螺旋菌。

(2)细菌细胞的构造:

①一般构造:包括细胞壁、细胞膜、问体、细胞质(核糖体、内含物、储藏物)、核区; ②特殊构造:包括糖被(荚膜、黏液层等)、鞭毛、菌毛、性毛、芽孢等。

三、论述题

12.试以磺胺及其增效剂TMF 为例,说明化学治疗剂的作用机制。

【答案】磺胺是PABA 的结构类似物,可与它发生竞争性拮抗作用,即二氢蝶酸合成酶也可利用磺胺作底物,使某些磺胺分子

与酸缩合,形成一

和PABA 合成的类似物,即“假二氢叶酸”。这样,就使那些能利用

叶酸的细菌无法合成叶酸,进而生长受到抑制。另外,TMP 能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使二氢叶酸无法还原成四氢叶酸。如此,TMP 就增强了磺胺的抑制效果。在细菌合成四氢叶酸过程中,磺胺与TMP 的双重阻断在防治有关细菌性传染病中,起了一个“双保险”的作用。

13.比较线粒体与叶绿体在形态、构造、成分和功能等方面的差别。

【答案】(1)形态、构造的差异:线粒体是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比较大的细胞器,外膜平整,内膜的某些部位向内折叠形成嵴,内膜表面着生着许多A TP 合成酶复合体;叶绿体由3部分组成,包括叶绿体膜、类囊体和基质。叶绿体膜又分为外膜,内膜和类囊体膜,它们将内部空间分隔为膜间隙、基质和类囊体腔3个彼此独立的区域。

(2)成分的差异:线粒体在内膜上还有4种脂蛋白复合物,它们都是电子链的组成部分。内外膜间的间隙间充满着含各种可溶性酶、底物和辅助因子的液体。由内膜和脊包围的空间即基质,内含三羧酸循环的酶,并含有一套为线粒体所特有的闭环状DNA 链专供线粒体自身所需的蛋白质;叶绿体基质中含有独立的70S 核糖体、双链环状DNA 以及RNA 、淀粉粒和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等蛋白质成分。类囊体是位于基质中由单位膜封闭而成的扁平小囊,数量很多,彼此联通,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分布着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

(3)功能的差异: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在新生细胞、运动细胞和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中含量较多,不同细胞中的线粒体含量不同,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所含有的细胞器。

14.试论述微生物的多样性。

【答案】微生物的多样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物种的多样性

迄今为止,人类已描述过的生物总数约200万种。据估计,微生物的总数约在50万至600万之间,其中已记载过的仅约20万种(1995年)包括原核生物3500种,病毒4000种,真菌9万种,原生动物和藻类10万种,且这些数字还在急剧增长。

(2)生理代谢类型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