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新乡医学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嘌呤核苦酸循环(purine nucleotide cycle)

【答案】嘌呤核苷酸循环是指骨骼肌中存在的一种氨基酸脱氨基作用方式。转氨基作用中生成的天冬氨酸与次黄嘌呤核苷酸(IMP )作用生成腺苷酸代玻珀酸,后者在裂解酶作用下生成延胡索酸和腺嘌呤核苷酸,腺嘌呤核苷酸在腺苷酸脱氨酶作用下脱掉氨基又生成IMP 的过程。原因是骨骼肌中L-谷氨酸脱氢酶活性低的缘故。

2. DNA 聚合酶(DNA polymerase)。

【答案】DNA 聚合酶是指以DNA 为模板,催化核苷酸残基加到已存在

的聚核苷酸

某些DNA 聚合酶具有外切核酸酶的活性,可用来校正新合成的核苷酸的序列。

3. 多顺反子(polycistton )。

【答案】多顺反子是指含有多个可读框、翻译后可以产生多种多肽链的mRNA 。原核生物的mRNA —般为多顺 反子mRNA 。

4. 维生素

【答案】维生素是机体所需要的微量有机化合物,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不足。因而需要从膳食中获取,维生素通过衍生为辅酶和激素实现对代谢的调节。

5. 密码子(codon )。

【答案】密码子又称三联体密码子,是由mRNA 上每三个相邻的核苷酸构成的密码子,每一个密码子决定一个 氨基酸。

6. 核酶。

【答案】核酶是指一些具有催化功能,可以催化自我拼接等反应,具有催化作用的RNA 。

7. 小分子核内 RNA (small nuclear RNA, snRNA)。

【答案】小分子核内RNA 是指真核生物细胞核内一些序列高度保守的小分子RNA , 富含U ,与蛋白质构成复合 物snRNP , 参与mRNA 前体的拼接。

8. 蛋白的腐败作用。

【答案】蛋白的腐败作用是指肠道中未被消化的蛋白质及未被吸收的氨基酸在肠道细菌的作

用下,生成多种降解产物的过程。

二、问答题

9. 列举5种不同的能与tRNA 结合或相互作用的细胞成分。

【答案】(1

)氨酰

体的P 部位;

(3)

细菌

核糖体A 部位;

(4)核糖体,含有同tRNA 专一结合的A 部位,P 部位和E 部位;

(5)mRNA ,

它能通过密码子与反密码子间形成的碱基配对使氨酰与mRNA 结合。

10.溶液A 中含有浓度为lmol/L的20个碱基对的DNA 分子,溶液B 中含有0.05mol/L的400个碱基对的DNA 分子,所以每种溶液含有的总的核苷酸残基数相等。假设DNA 分子都有相同的碱基组成。

(1)当两种溶液的温度都缓慢上升时,哪个溶液首先得到完全变性的DNA?

(2)哪个溶液复性的速度更快些?

【答案】(1)溶液A 中的DNA 将首先被完全变性,因为在20个碱基对螺旋中的堆积作用力比在400个碱基对螺旋中的力小很多,在DNA 双链的末端的DNA 的碱基对只是部分堆积。在片段短的分子中这种“末端效应”

更大。

(2)在溶液A 中复性的速率更大。成核作用(第一个碱基对的形成)是一个限速步骤,单链分子的数目越大,重新形成碱基对的概率就越大,因而在溶液A 中的DNA (含有2mol/L单链DNA )将比溶液B 中的DNA (含有0.1mol/L单链DNA )更快地复性。

11.自由的嘧啶碱乳清酸如何转变为乳清酸核苷酸及尿嘧啶核苷酸?

【答案】在乳清酸磷酸核糖转移酶的催化下,乳清酸与5'-磷酸核糖-1'-焦磷酸反应形成乳清酸核苷酸。乳清酸核苷酸脱羧酶可催化乳清酸核苷酸脱去羧基转变为尿嘧啶核苷酸。

12.简述Cech 及Altman 是如何发现具有催化活性的RNA 的。

【答案】1982年,美国的T.Cech 发现原生动物四膜虫的26SrRNA 前体能够在完全没有蛋白质的情况下,自我加工、拼接,得到成熟的rRNA 。

1983年,SAtman 和Pace 实验室研宄RNaseP 时发现,将RNaseP 的蛋白质与RNA 分离,分别测定,发现蛋白质部分没有催化活性,而RNA 部分具有与全酶相同的催化活性。

1986年,T.Cech 发现在一定条件下,L19RNA 可以催化PolyC 的切割与连接。

合成酶,它能同tRNA 结合并催化氨酰-tRNA 的合成; 能与起始氨酰结合,并在翻译起始阶段将其插入到核糖(2)细菌IF 2

和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能同携带氨基酸的tRNA 结合,并在链延长时将其转运到

13.蛋白质和氨基酸分解代谢所产生的氨有哪些出路?在动物体内和植物、微生物体内有何不同?

【答案】

由蛋白质和氨基酸分解代谢所产生的

物体内

用的

既是废物,又是氮源。在植物和某些微生贮存于体的能力,但重新利

作为氮源而贮存占很重要的地位,

主要是生成谷氨酰氨和天冬酰胺将仅占代谢中所产生的游离内,

再用于嘌呤、嘧啶、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人和动物也有上述重新利用的少部分。游离氨是有毒物质,脱氨作用所产生的氨在动物体内不能大量积存,绝大部分是向体外排泄。各种动物排氨的方式不同,有的动物如鱼类可直接排氨,有的动物则要把氨转变成其他形式的含氮化合物再排出体外,如鸟类排尿酸,人和其他哺乳动物在肝脏中经鸟氨酸循环将氨转变成尿素后再排出体外。

14.什么是单糖的异构化作用?

【答案】单糖的异构化作用是指单糖在弱碱或稀碱溶液中,分子内原子或基团发生重排,转变为另一种单糖的反应。例如,将葡萄糖置于稀碱溶液中,在常温下,可转变成果糖、山梨糖和甘露糖,反应如下。

在式子中,葡萄糖可通过烯醇化产生1,2-烯醇体或2, 3-烯醇体的中间产物,然后转变为其他单糖。在这个异构化反应的平衡体系中,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其他单糖较少。

15.体内来自哪些代谢?如果缺乏主要影响哪些生化过程?

【答案】(1

①氧化阶段由

糖-5磷酸,

期间产生2

分子

5分子己糖磷酸。

(2

成和转化反应。

例如,

主要来自磷酸戊糖途径,总反应可分为两个阶段:

开始,

经由 脱氢酶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连续脱氢脱羧核酮②非氧化阶段通过异构酶、转酮酶和转醛酶等催化的分子重排反应将6分子戊糖磷酸转化成主要是为生物合成反应提供必需的还原当量,缺乏时将影响多种生物分子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