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大连海事大学港口企业管理(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控制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案】控制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

(1)未来导向原则,指控制工作应当着眼未来,而不是只有出现了偏差才进行控制,即管理控制系统必须具有前馈控制功能。

(2)反映计划要求原则。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计划,计划是控制标准的原始依据,所以,控制必须反映计划要求。

(3)组织适应性原则。组织的控制系统必须与组织结构相适应。为此,控制必须反映组织的结构状况并由健全的组织结构来保证。

(4)关键点原则,指控制工作要突出重点,要针对关键因素实施重点控制。事实上,组织中的活动错综复杂,管理者无法对所有活动实施完全控制,应该将注意力集中于计划执行中的一些关键影响因素上。控制住了关键点,也就控制住了全局。选择关键控制点是管理工作的一种艺术,有效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能力。

(5)例外原则,指控制工作应着重于计划实施中的例外偏差,即异常偏差,也就是指超出一般情况的特别好或特别坏的情况。这可使管理者把精力集中在他们应该注意的问题卜。

(6)及时性原则,指在控制工作中及时发现偏差信息,及时传递信息,及时处理信息,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及时纠正偏差。

(7)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首先要求必须具有客观的控制标准,所以,应尽可能将控制标准量化,量化程度越高,控制越规范; 其次要求控制系统应尽可能提供和使用无偏见的、详细的、可以被证实和理解的信息。

(8)准确性原则。准确性原则要求控制系统获得的信息和采取的控制措施都必须准确无误,行之有效。现实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控制系统获得的信息往往不准确,造成这种不准确的原因有时是客观的,有时是人为的。因此,管理者在设计管理控制系统时,应予以充分考虑。

(9)弹性原则。有效的控制系统应具有足够的弹性,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10)经济性原则。控制活动需要经费。只有控制所需的费用小于控制所产生的效果,才有必要实施控制。所以,从经济性的角度考虑,操制系统并不是越复杂越好,挣制力度也不是越大越好。

2. 信息管理的定义是什么? 如何理解?

【答案】(1)信息管理的定义

信息管理是人类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社会活动。简单地说,信息管理就是人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管理。

(2)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信息管理:

①信息管理的对象是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信息资源是信息生产者、信息、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体。信息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控制信息流向,实现信息的效用与价值。

②信息管理是组织管理活动的一种。一方面,信息管理的基本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与组织管理活动的基本职能相一致,因此信息管理是组织管理活动的一种。另一方面,信息资源与组织的人、财、物一样是其经营与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组织的管理活动包括信息管理活动。

③信息管理是一种社会规模的活动。信息管理活动是涉及广泛的社会个体和群体以及国家参与的普遍性的信息获取、控制和利用的活动,具有普遍性和社会性。

3. 简述计划在企业中的作用。

【答案】计划的作用主要包括:

(1)计划是管理者进行指挥的依据。管理者在计划制定出来之后就依据计划向组织中的部门或人员分配任务,进行授权和定责,组织人们按计划实施行动等。在这一过程中,管理者都是依照计划进行指挥与协调的。

(2)计划是管理者实施控制的标准。管理者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按照计划规定的时间和要求指标,去对照检查实际活动的结果与计划规定的目标是否一致。如果存在偏差,管理者就必须采取控制措施去消除差距,从而保证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公! 划。没有计划,控制便无从谈起。

(3)计划是降低未来不确定性的手段。未来的情况是不断变化的,计划的编制者在编制计划时通常必须依据历史和现状信息对未来的变化做出预测与推断,并根据这些预测与推断制定出符合未来发展变化的计划。计划编制中的这些工作能够大大地降低未来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

(4)计划是提高效率与效益的工具。在计划编制过程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是进行综合平衡。这项工作的目的是要使未来组织活动中的各个部门或个人的工作负荷与资源占有都能够实现均衡或基本均衡。

(5)计划是激励人员十气的武器。计划通常包含目标、任务、时间安排、行动方案等。由于计划中的目标具有激励人员士气的作用,所以包含目标在内的计划同样具有激励人员士气的作用。

4. 哪些行业或情况最适合用追逐战略? 弹性战略? 水平战略?

【答案】追逐战略、弹性战略和水平战略各自的适用情形分别为:

(1)追逐战略

追逐战略适用于库存成本很高而改变生产能力和工人人数的成本很低的情况。这种战略使供应链库存水平降低,却使生产能力和工人人数变动水平增高。

(2)弹性战略

弹性战略适用于当库存成本很高或改变生产能力的代价较小时的情况。这种战略虽使库存水平降低,但是生产设备的平均利用率却比追逐战略还要低。

(3)水平战略

水平战略适用于当库存成本和积压产品成本相对较低时的情况。这种战略使生产能力建设及改变成本能力相对较低。

5. 简述投资决策的评价方法及其步骤。

【答案】投资决策评价方法主要有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和内含报酬率法等,其概念及步骤分别如下:

(1)净现值法

①概念:净现值法是进行投资决策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②步骤:

a. 将投资项目未来各期的净现金流人量折合成现值;

b. 减去初始投资额,得到投资项目的净现值。

c. 如果净现值大十零,则可接受该项目:如果净现值小十零,则应拒绝该项目。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NPV 净现值;

n 一一投资涉及的年限;

VCFk 一一第k 年的净现金流量;

C 一一原始投资额;

i 一一预定贴现率。

(2)现值指数法

①概念:现值指数法是指未来现金流入现值与流出现值的比率。

②计算:现值指数可以看成是1元钱的原始投资可希望获得的现值净收益。它是一个相对数指标,反映投资的效率。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P 工一一现值指数;

Ik 一一第k 年的现金流入量;

h'k 一一第k 年的现金流出量。

(3)内含报酬率法

①概念:内含报酬率是指能够使现金流人量现值等于现金流出量现值的贴现率,即净现金流量为零的贴现率。

②计算:项目内含报酬率越大越好。其计算公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