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920自动控制原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复合校正中的动静态全补偿方法在工程应用中有哪些困难?
【答案】由于复合校正中的前馈校正装置中,往往出现传递函数分子的阶数高于分母的阶数,因而难以工程实施。
2. 对于超前、滞后、滞后一超前三类校正装置
(1)分别阐述其控制功能;
(2)对于PI 控制、PID 控制、PD 控制,分别属于上述三类校正装置的哪一类?为什么? (3)对于高通滤波器、中频滤波器、低通滤波器,分别属于上述三类校正装置的哪一类?为什么?
【答案】(1)超前校正具有相角超前和幅值扩张的特点,即产生正的相角移动和正的幅值斜率。超前校正正是 通过其幅值扩张的作用,达到改善中频段斜率的目的。因此采用超前校正可以增大系统的稳定裕度和频带宽度, 提高了系统动态响应的平稳性和快速性。但是,超前校正对提高系统的稳态精度作用不大,且使抗干扰的能力有 所降低。滞后校正具有幅值压缩和相角滞后的性质,即产生负的相角移动和负的幅值斜率。利用幅值压缩,有可 能提高系统的稳定裕度,但将使系统的频带过小;从另一个角度看,滞后校正通过幅值压缩,可以提高系统的稳 定精度。滞后超前校正装置综合了超前校正装置和滞后校正装置的特点,当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都达不到 要求时,可以考虑使用滞后超前校正装置。
(2)PI 属于滞后校正装置,因为它具有相位滞后作用;PD 属于超前校正装置,因为它可以提高超前相角; PID 属于滞后超前校正装置,因为其在低频段具有滞后效应,在中频段具有超前效应。
3. 试述正反馈控制的优缺点。
【答案】(1)优点:可以提高放大环节的放大系数; (2)缺点:容易使系统不稳定。
二、分析计算题
4. 已知序列x (n )和y (n )的Z 变换为
试确定序列x (n )和y (n )的初值和终值。 【答案】根据Z 变换的初值定理,有
由于
在单位圆上和单位圆外均无极点,根据终值定理有
而的反变换,得
当n 趋于无穷时,y (n )的取值正、负交替,模值趋于无穷大,因此不存在终值。
5. 如图所示的系统。
在单位圆外有极点
故不能应用终值定理求终值。利用留数法求Y (z )
图
(A )计算系统在速度扰动信号单独作用下的扰动稳态误差级数(B )为使系统在r (t )=t单独作用下的稳态误差为0, 试确定(2)当
6. 已知系统
(1)计算系统的传递函数G (s ); (2)判断系统是否完全能控能观; (3)分别取采样周期
时,求其离散化系统,并判定离散化系统是否完全能控能观。
【答案】(1)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2)
说明系统状态完全可控。
说明系统状态完全可观。 (3)离散后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为
的大小。
【答案】(1)系统在速度扰动信号单独作用下的扰动稳态误差级数为essn (t )=0.32+2t。
时,系统在阶跃单独作用下的稳态误差为零。
当
时,代入可得
说明离散后系统可控:
说明离散后系统可观; 当
时,代入可得
说明离散后系统不可控:
说明离散后系统可观。
7. 某单位负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统的闭环根轨迹图。
【答案】由题意可得系统闭环特征方程为
可知可按180°根轨迹规则绘制系统根轨迹
(1)起点、终点:起始于0, -0.5,-0.5,终止于无穷远处 (2)实轴上根轨迹区间(3)渐近线:三条渐近线⑷分离点:
当参数A 从0连续向变化时,试绘制系
与实轴正方向夹角为60°,180°,-120°
(5)与虚轴的交点: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