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辽宁大学自动控制原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述正反馈控制的优缺点。

【答案】(1)优点:可以提高放大环节的放大系数; (2)缺点:容易使系统不稳定。

2. 说明频率法超前校正和滞后校正的使用条件和计算步骤。

【答案】滞后校正具有幅值压缩和相角滞后的性质,即产生负的相角移动和负的幅值斜率。利用幅值压缩,有可能提高系统的稳定裕度,但将使系统的频带过小;从另一个角度看,滞后校正通过幅值压缩,可以提高系统的稳 定精度。滞后校正一般用于对动态平稳性要求严格或稳定精度要求较高的系统。频域法超前校正装置

(1)根据稳态误差要求,确定开环增益K 。

(2)利用已确定的开环増益,计算未校正系统的相裕量。 (3)根据指标要求,确定系统中需要增加的相角超前量(4)由式幅值等于一

角值

确定值及

的点所对应的频率

的设计步骤如下。

值,在未校正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上找到

并且在此频率上产生最大超前相

这一频率为所选网络的

(5)确定超前网络的交接频率(6)验算。 频域法滞后校正装置

的设计步骤如下。

(1)根据给定静态误差系数的要求,计算系统的开环增益K 。并画出未校正系统的Bode 图,求出相应的相位裕量和増益裕量。

(2)在作出的相频曲线上寻找一个频率点,要求该点处的开环频率特性的相角

以这一频率作为校正后系统的剪切频率

量,修正值

,补偿滞后校正带来的相位滞后。

处的幅值等于

据此确定滞后网络的值。据此可保证在剪切频率

(3)设未校正系统在

上式中

,为系统所要求的相位裕

处,校 正后开环系统的幅值为0。 (4)选择滞后校正网络中的一个转折频率

则另一个转折频率为

(5)校验。画出校正后系统的Bode 图,并求出校正后系统的相位裕量。校核设计指标,如

果不满足要求, 可通过改变T 值,重新设计滞后校正网络。

3. 说明为什么局部闭环校正(并联校正)可以设计成具有较强的抗参数干扰能力?

【答案】局部闭环校正属于反馈校正,反馈校正装置可以削弱系统非线性特性的影响,降低系统的时间常数,提高系统的鲁棒性,抑止系统噪声。

二、分析计算题

4. 设系统动态方程如下,试对其进行能控性分解和能观性分解,指明各类子系统的参数矩阵。

【答案】系统的能控性矩阵为

由于

故系统不能控。构造线性变换矩阵时,取

阵线性无关的两个列向量,另任

取一列向量,但应确保P 阵非奇异。

按能控性分解后系统的动态方程为

从上式可知,不能控子系统是一维,也是能观的,故无需再分解。而能控子系统的角阵,其对应于特征值为一5的阵的列全为零,故不能观测。故重新将上式写为

阵为对

可见,能控能观子系统

能控不能观子系统

不能控能观子系统

5. 判断如图1所示各系统是否稳定,并判断

的交点是否为自振点。

图1

【答案】(1)先将图1中各图的稳定区标出来,如图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