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920自动控制原理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在根轨迹校正法中,当系统的静态性能不足时,通常选择什么形式的串联校正网络?网络参数取值与校正效果之间有什么关系?工程应用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答案】(1)校正装置的形式为实轴上,零极点
非常靠近虚轴,且与受控对象的其他零极点相比可以构成一对偶极子。由于增加一对偶极子基本不改变系统的动态性能,但可以增大系统的开环增益,从而达到减小系统静态误差的目的。
(2)零极点之比校正前开环増 益的
的取值越大,系统开环增益增加幅度越大,因为校正后的开环增益是倍。
,即滞后校正装置。零极点均在负
(3)在工程实施时,考虑到系统的稳定性,极点不能太靠近原点。
2. 说明为什么局部闭环校正(并联校正)可以设计成具有较强的抗参数干扰能力?
【答案】局部闭环校正属于反馈校正,反馈校正装置可以削弱系统非线性特性的影响,降低系统的时间常数,提高系统的鲁棒性,抑止系统噪声。
3. 对于最小相位系统而言,采用频率特性法实现控制系统的动静态校正的基本思路是什么?静态校正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动态校正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答案】设校正装置的形式为
,根据开环传递函数的形式以及对系统静态指标
的取值;然后再根据对系统的
的具体要求,确定校正装置中积分环节P 的个数,以及比例环节网络,实施动态校正。
动态指标的要求,根据受控对象的结构特征,选择超前校正网络、滞后校正网络或滞后超前校正
静态校正的理论依据:通过改变低频特性,提高系统型别和开环增益,以达到满足系统静态性能指标要求的目的。
动态校正的理论依据:通过改变中频段特性,使穿越频率和相角裕量足够大,以达到满足系统动态性能要求的目的。
二、分析计算题
4. 己知系统如图所示,试求:
(1)系统闭环主导极点;
(2)由此闭环主导极点所决定的系统超调量
及调节时间
(3)系统的误差系数
图
【答案】(1)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因此系统的闭环极点为
(2)由系统闭环传递函数可得
调节时间为
(3)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5. 给定系统的方框图如图1所示,试求闭环传递函数
图1
【答案】系统方框图化简过程如下所示:
图2
由框图可知,系统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
因此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
6. 某控制系统如图所示。其中,功率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电枢电感为动惯量为函数为
作为输入、
作为输出的传递函数;
电动机力矩系数为齿轮为
,电动机反电势系数为
齿数为
从动齿轮的转动惯量为
直流电动机的电枢电阻为电枢转动惯量为负载的转动惯量为
主动齿轮的转测速机的传递
(1)试建立该系统以
(2)按图接线,系统是否一定稳定;如果会发生不稳定,应如何处理。
图
【答案】(1)设测速电动机电压为
电动机的端电压为
电枢电流为可得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