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本文的目的在于展示王阳明以“心即理”,“致良知”与“知行合一”基础,通过觉民行道实现“三代之治”的治世之道的政治哲学思想的面貌及其价值。王阳明的哲学,并不是书斋式的哲学,而是实践式的哲学,因而在阐释王阳明的主要思想的同时结合王阳明的为学经历与为政经历来抽象出其义理是研究王阳明的政治哲学的重要途径。
展示王阳明的政治哲学,可划分为四个步骤来研究:首先要阐明政治哲学的含义并对王阳明的政治哲学进行定性,此为研究之开始;其次要结合王阳明的人生经历来阐释王阳明的哲学理念及其思想来源,此为研究之基础;第三是王阳明的政治哲学的伦理价值取向及其实践,此为研究之核心部分;最后是王阳明的社会理想之问题,此为研究之最终取向。
第一章为文章之引论,讲述笔者研究王阳明政治哲学思想之缘起,并回顾前人对王阳明研究的成果,以及笔者之逻辑思路及研究方法,开宗明义地展现本研究之创新之处。
第二章通过展示王阳明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以及王阳明坚持自己的心不动摇为学历程与上书直言、平定贼寇后建设县治、平定朱宸濠叛乱三项主要的为政实践经历,展示王阳明以“心”为本、以民众之心为己心的政治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为论述其深层理念作铺垫。
第三章根据列奥斯特劳斯在《政治哲学史》一书中对政治哲学的表述,以及牟宗三先生在《政道与治道》一书中对“政道”与“治道”的解释以厘清“政治哲学”这一概念。同时,笔者结合前章所述之王阳明的经历,从王阳明本身出发去考究王阳明的思想来源,展示“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这三个王阳明政治哲学的本原,对王阳明的政治哲学进行定性。
第四章展示王阳明的政治哲学的基本内容,包括认为每个人都具有能够主动扩充自己内心固有的良知的成为圣人的资质的“满街都是圣人”的人性设定前提,以及为政者通过把他们自己的良知推及到万事万物之上唤起世人的“良知”而实现的“圣人治世”的管治理念,与在保民、安民、养民、教民四个方面建立事功的“亲民”之政,亦即“明明德以亲民”的实践之道。
第五章论述王阳明的“拔本塞源论”以及由其引出的“万物一体”的社会伦理价值取向与透过“觉民行道”而实现的“三代之治”的理想社会秩序,展示王阳明政治哲学思想的建设人性、令社会建构充满“仁”的关怀的社会目标。
总结整篇文章,可见王阳明政治哲学思想的价值在于向世人展示一个人们主动地发挥他们的完全发自内心的“仁”来参与社会建设,使整个社会充满仁爱。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