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西师范学院历史教学论之中国现代史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北戴河会议

【答案】北戴河会议是指1958年8月在河北省北戴河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着重讨论了1959年的国民经济计划、工农业生产和农村人民公社、商业工作、教育方针、加强民兵工作等问题。会议还讨论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决定在全国农村普遍建

立人民公社。北戴河会议结束后,全国范围内很快形成了全民大炼钢铁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

2. 廖仲恺被刺案

【答案】廖仲恺被刺案是国民党右派谋杀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的事件。1925年8月20日,廖仲恺在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前被刺杀。国民党中央在共产党人的参加下,开展了打击右派的斗争。在这个过程中,蒋介石趁机控制了广东的军政实权,被任命为广州卫戍司令和国民革命军第一军长。

3. 史迪威事件

【答案】史迪威事件是抗日战争后期中美外交关系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与国民政府在对日作战的战略方针及有关问题上发生矛盾斗争,美国总统罗斯福应蒋介石要求从中国战区召回史迪威,此为史迪威事件核心。其经过大致为:1942年1月,二战反法西斯同盟国宣布成立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最高统帅。同年3月,美国派遣史迪威中将来华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一职,辅佐蒋介石指挥抗战。但双方因职务、个性和战略见解的不同而屡生摩擦。由史迪威指挥的缅甸战役失败后,蒋介石萌生了撤换他的念头,而史迪威认为,战败的责任应由国民党将领承担。此后两人矛盾愈演愈烈,1944年双方最终摊牌,美国政府不得不召回史迪威。

4. 三湾改编

【答案】三湾改编是1927年9月秋收起义失败后,起义部队在江西永新县三湾进行的一次整编。三湾改编初步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及旧军人为主要成份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政治建军的基础。同时,三湾改编的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行民主主义,也对团结广大士兵群众、瓦解敌军起到了巨大作用。

5. 一国两制

【答案】“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按照“一国两制”

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解决,不仅使中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而且也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6. “二十一条”

【答案】“二十一条”是日本向袁世凯提出的旨在独占中国的秘密条款。“二十一条”的主要内容是:①承认日本享有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 ②将旅大租借期限及南满、安奉两铁路期限延长为99年,并承认日本在南满及内蒙东部的特殊权利; ③中日合办汉冶萍公司,未经公司同意,不准他人开采附近矿山; ④中国沿海港湾及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给其他国家; ⑤中国中央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财政、军事等顾问,中国警政及兵工厂由中日合办,将武昌至九江、南昌至杭州、潮州间之铁路建筑权给予日本,允许日本在福建省有投资修筑铁路及开采矿产的优先权。

7. 胡汉民

【答案】胡汉民是资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国民党革命元勋之一、国民党内重要右派人物。他是广东番禺人,二十一岁中举人,1902年留学日本,1905年加入同盟会,任评议部议员,《民报》编辑。1907年至1910年间多次参加武装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后任广东都督、南京临时政府秘书长。1913年参加二次革命,失败后于1914年随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华革命党。1917年至1921年随孙中山在广东活动,先后任交通部长,总参议等职。1924年1月在国民党第一次大会中任主席团五人之一,获选中央执行委员。年9月,孙中山离广州到韶关,胡任代行大元帅。1925年3月,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此时国民党内最具实力的人是胡汉民、汪精卫和廖仲恺。同年8月,廖仲恺被刺,胡汉民被认为有嫌,一度被拘留。1927年宁汉分裂,胡支持蒋介石,主持南京工作,任立法院院长。1931年与蒋介石因约法之争,被蒋介石软禁,之后一直保持反蒋态度。1936年病逝广州。

8. 校场口血案

【答案】校场口血案是指1946年2月10日晨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在重庆校场口发动了的一起残害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血案,目的为破坏政协决议、坚持独栽内战、践踏人民民主权利。这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镇压人民民主运动制造的血案。在政协会议开会的第二天,重庆各界23个团体成立了“政治协商会议陪都各界协进会”,每日在沧白堂举行演讲会,邀请政协代表演讲。国民党当局针对协进会的演讲,多次派特务、流氓到会场侮辱、殴打参加会议的报告人和参加群众; 打伤演讲的政协代表郭沫若、张东荪等人,制造了“沧白堂事件”。1946年2月,重庆各界在校场口广场举行庆祝政协成功大会,会议开始时,国民党预伏的特务一拥而上大打出手,打伤主席李公朴,主席团成员马寅初、章乃器及新闻记者60余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校场口血案”。

二、论述题

9. 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是怎样实现的? 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和不足?

【答案】(1)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实现过程

①1953年2月,毛泽东提到“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5月,统战部向中央送交的《资本主义工业中的公私关系问题》的报告。

②6月1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确定了经过国家资本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业的方针。

③1955年11月,全国工商联召开执委会议,通过《告全国工商界书》,号召工商业者积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④11月,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会议召开,陈云作《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的报告,通过《中央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决议(草案)》,确定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争取基本过渡到国有化。

⑤1956年初,全国出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⑥至1956年底,私营工商业基本纳入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轨道。

(2)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

①采用和平赎买的方式进行改造,避免了社会的动荡。

②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胜利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中的一个历史性胜利。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基本上消灭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资产阶级,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3)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不足

①在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中,要求过急,速度过快,工作过粗,造成对一部分工商业者的安排、使用不很适当,使他们不能发挥所长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②在企业改组中,合并过多,统一计算盈亏单位太大,造成产品单调,经营特点丧失,质量下降。

③服务行业、商业网点撤销过多,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

④把大量小手工业者和小商小贩卷入全行业公私合营中,混淆了劳动者和剥削者的界限,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10.为什么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答案】(1)中国革命有了新式政党的领导。

1921年成立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代表中华民族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革命彻底性和思想先进的特点克服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中国革命有了彻底的革命纲领。

1922年中国共产党二大制定的革命纲领成为民主革命以来的第一个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使全国人民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中国革命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和全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广泛发动群众,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成了广泛的统一战线,推动了革命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