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中国通史(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现代史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目录
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中国通史(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现代史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一) . .... 2
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中国通史(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现代史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二) . .... 8
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中国通史(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现代史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三) . .. 14
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中国通史(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现代史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四) . .. 19
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中国通史(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现代史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五) . .. 25
一、名词解释
1. 八七会议
【答案】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它的主要内容有:①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②改选党中央领导机关,组成临时中央政治局; ③决定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这次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思想。
2. “863计划”
【答案】:863计划即《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1986年3月,由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根据中科院四位科学家的建议,组织全国二百多位知名专家在对我国高技术发展战略进行全面论证的基础上拟定。1986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该计划提出了在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等7个高技术领域的奋斗目标,包括涉及这7个领域的15个科研主题、100多个专题近1000个研究课题。这个计划是一项具有明确国家目标的国家科技计划,对我国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的跨世纪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3. 整理党务案
【答案】整理党务案是1926年蒋介石提出,并在国民党二届二中会上通过的排斥共产党的决议案。主要内容有:①共产党员在国民党高级党部任执行委员的人数,不得超过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②共产党员不能担任国民党中央各部部长; ③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名单要交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保管等。陈独秀、张国熹等表示完全接受,右派势力在国民党中央占据了优势。
4. “大包干”
【答案】“大包干”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12月,由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首创,是一种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它是在承认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将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实行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种经营形式的实行,使农民获得了一定的生产和经营自主权,有利于克服管理过分集中、劳动“大呼隆”和平均主义等弊病,从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迅速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是中国社会主义农村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
5. 商会组织
【答案】商会组织是在旧式商业、手工业行会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出现于清末。辛亥革命
前,商会在中国社会上己有很大的势力,北京政府时期又有很大的发展,其组织遍布全国各地。1912年,在几个大城市商务总会的倡导下,在北京成立了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并建立了常设机构,1914年3月,又在上海召开了全国商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京政府期间,这个组织召开了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不仅进行商务活动,而且参加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社会活动。
6.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答案】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军队,简称八路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之一。1937年8月25日,根据国共合作抗日协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由原西北主力红军,即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任正、副总指挥,全军共4~5万余人,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7. 皇姑屯事件
【答案】皇姑屯事件是日本关东军谋杀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事件。1928年6月4日凌晨5点30分,张作霖乘坐的专列经过京奉、南满铁路交叉处的三洞桥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炸药炸毁,张作霖被炸成重伤,送回沈阳后,于当日死去。
8. 废两改元
【答案】废两改元是1933年国民政府推行的废用银两,改用银元的币制改革。1933年3月1日,财政部发布《废两改元令》。3月8日,公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规定银本位币定名为元。中央造币厂从3月起开铸新银币,正面孙中山半身头像,背面为帆船图案。这次货币改革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银本位制,结束了中国货币混乱的局面。
二、论述题
9. 简述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答案】(1)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
遵义会议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遵义召开。主要内容有:
①会议先由中央负责人博古作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他把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主要归咎于帝国主义给了国民党大量的帮助、白区和各苏区的配合小够等客观原因,不承认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他和李德在军事上犯了严重错误。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作了重要发言,尖锐地批评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实行单纯防御、在长征中实行退却逃跑的错误。经过激烈争辩,大会认为博古的报告是不正确的。张闻天受会议委托,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决议肯定毛泽东等指挥红军取得多次反“围剿”胜利的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指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博古、李德要负主要责任。
②会议决定改组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决定取消由博古、李德、周恩来组成的实际上主持政治和军事指挥的“三人团”,仍由中央军委主要负责人周恩来、朱德指挥军事。会议之后,政治局常委进行分工,决定张闻天代替博古负党的总的责任。其后中央军委决定
设置前敌司令部,以朱德为司令员,毛泽东为政治委员,并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负责军事行动。
(2)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①在紧急的战争形势下举行的遵义会议,不可能全面地讨论政治问题,因此会议的决议只是一般地肯定中国共产党中央的政治路线,没有探讨造成军事指挥错误的深刻的政治原因。
②遵义会议解决了当时最迫切的军事问题,又在组织上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统治,确立了新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枚关的转折点。
10.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形成过程如下:
(1)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明确表示只要国民党军队停止进攻苏区,实行对日作战,红军愿立刻与之携手,共同救国。
(2)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总路线,提出“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下人、农民、学生、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
(3)1936年5月5日,中国共产党向国民党政府发出《停战议和一致抗日》的通电,将“抗日反蒋”政策转变为“逼蒋抗日”政策。
(4)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中国共产党迅速确定了和平解决的方针,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6项条件。
1937年8月,,(5)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提出了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
(6)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
11.试论述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社会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替变化。
【答案】1840年至1949年的近代中国社会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这决定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五四运动后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急剧变化,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呈现出交替变化的趋势。
(1)五四运动至国民革命时期(1919年5月~1927年7月),北洋军阀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集中反映在五四运动和北伐战争上。五四运动的矛头指向的是北洋军阀和它的后台帝国主义。大革命时期,北洋军阀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北伐的对象即北洋军阀。同时,北伐影响了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于是他们干涉和破坏革命。因此,这个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广大人民同北洋军阀之间的矛盾,而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之间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