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安理工大学理学院858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之高分子化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填空题

1. 如果工业上要求在较低的聚合温度下生产相对分子质量很高的聚合物,应选择的聚合方式是_____。

【答案】乳液聚合

2. 塑料按其性能、产量和生产成本可分为_____和_____。

【答案】通用塑料;工程塑料

3. 聚合物的三次结构有_____和_____两种。

【答案】无定型聚合物;结晶聚合物

4. 线型缩聚的主要实施方法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四种,其中______必须采用高活性单体。

【答案】熔融缩聚;溶液缩聚;界面缩聚;固相缩聚;界面聚合

5. Lewis 酸通常作为阳离子型聚合的引发剂,Lewis 碱可作为_____型聚合的引发剂。

【答案】阴离子

6. 引发剂引发自由基聚合初期的聚合速率方程为_____。如果速率与单体浓度的一次成正比,表明_____,

与引发剂的浓度

次方成正比,表明_____。要提高自由基聚合的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

量,可采用(升高或降低)聚合温度,_____(提高或降低)引发剂浓度的方法。

【答案】

双基终止;降低;降低

7. 以n-BuLi 为引发剂,

制备丙烯酸酯

聚合_____, 再引发聚合_____。

【答案】苯乙烯;丙烯酸酯

8. 在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时作了_____、_____和_____即三个基本假设。

【答案】等活性;稳态处理;长链假设(聚合度很大);用于引发单体远少于増长消耗的单体

单体自由基形成速率很快,对引发速率无甚影响;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其加料顺序为先

9. 线型缩聚的核心问题是; 体型缩聚的关键问题是_____。所有缩聚反应共有的特征是_____。

【答案】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控制;凝胶点的控制;逐步特性

10.在自由基聚合中,用_____表示聚合反应进行的深度。

【答案】转化率

二、问答题

11.当前已研发出的茂金属催化剂有很多种,若将其用于工业化生产,还需解决哪些重要问题。

【答案】有待研宄解决科学技术问题主要有:催化剂的负载化,复制催化剂的颗粒形态,降低

比以降低生产成本,将高效催化剂用于气相流化床反应器,以及解决窄分布聚烯烃的加工

等问题。

12.下列聚合物选用哪一类物质进行交联?(1)天然橡胶;(2)聚甲基硅氧烷;(3)聚乙烯涂层;(4)乙丙二元胶;(5)乙丙三元胶。

【答案】(1)天然橡胶用硫作交联剂;(2)聚甲基硅氧烷用过氧化物作交联剂;(3)聚乙烯涂层用过氧化物作交联剂;(4)乙丙二元胶的分子主链上无双键,用过氧化物作交联剂;(5)乙丙三元胶的分子主链上有双键,用硫作交联剂。

13.

将四种聚合物进行热降解反应,分别得到何种产物。

【答案】

进行热解反应时发生解聚,主要产物为单体。

进行热解反应时首先脱

进行热解反应时发生无规降生成分子主链中带烯丙基进行热解反应时首先发生主

解,主要产物为不同聚合度的低聚物。

氯的聚合物;

长时间热解则进一步发生环化交联甚至碳化反应。

链环化,然后脱氢生成梯形聚合物。进一步热解脱氢后生成碳纤维。

14.活泼单体苯乙烯和不活泼单体醋酸乙烯酯分别在苯和异丙苯中进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自由基溶液聚合,试从单体、溶剂和自由基的活性比较所合成的四种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并简要解释原因。

【答案】

综上所述:分子量大小排布

15.在离子聚合反应过程中,能否出现自动加速效应?为什么?

【答案】在离子聚合反应过程中不会出现自动加速(效应)现象。自由基聚合反应过程中出现自动加速现象的原因是: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体系的黏度不断増大,当体系黏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双基终止受阻碍,因而k t 明显变小,链终止速度下降;但单体扩散速度几乎不受影响,k p 下降很小,链增长速度变化不大,因此相对提高了聚合反应速度,出现了自动加速现象。在离子聚合反应过程中由于相同电荷互相排斥不存在双基终止,因此不会出现自动加速效应。

16.何谓动力学链长?何谓数均聚合度?影响动力学链长、数均聚合度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动力学链长是指每个活性中心自引发至终止平均所消耗的单体分子数。

数均聚合度在稳态下

(1)对于不容易发生单体、引发剂等转移的聚合体系

因为所以

是指平均每个聚合物分子所包含的重复单元数。

如果活性链均为偶合终止,则

如果活性链均为歧化终止,则

如果这两种终止方式兼而有之,则

式中,C 、D 分别为偶合、歧化各占的分数。

(2)对于容易发生单体、引发剂或溶剂转移的聚合体系,有以下关系

为偶合或歧化终止对数均聚合度的贡献。

根据各项对

贡献的大小可出现各种

大很多倍。

间的具体关系。例如50%下,在氯乙烯悬浮

聚合中,由于每个活性中心在真正终止(动力学链终止)前平均可与氯乙烯单体转移约7次,所以在氯乙烯悬浮聚合中v

可以比

(3)在高转化率下,由于体系黏度增大或聚合物分子链卷曲甚至不溶等原因造成大幅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