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农业大学社会保障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比较几种主要社会保障模式的异同。
【答案】从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安排出发,社会保障可以分为四种模式,即社会保险型模式、福利国家模式、强制储蓄型模式和国家保险型模式。
(1)四种社会保障模式的相同点
①立法先行。上述四种社会保障模式在各国实践中表现出来的首要规律。即先有社会保障立法,于后才会有社会保障项目的具体时间安排,是通过社会保障立法来确立社会保障制度。
②政府要承担责任。四种社会保障模式的政府责任虽然不同,但是政府都是作为最后担保人出现的,国家要组织和设计社会保障制度,并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监督。
(2)四种社会保障模式的不同点
①保障水平不同。社会保险型模式、国家保险型模式和强制储蓄型模式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而福利国家模式的保障水平较高,旨在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
②保障内容不同:社会保险型模式和国家保险型模式的保障内容有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而强制储蓄型一般只针对养老保障,福利国家模式的保障内容全面,一般被称为“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模式。
③保障对象不同。国家保险模式和福利国家模式的保障对象都是全体社会成员,强制储蓄模式也是有能力的社会成员而社会保险型模式的保障对象是劳动者。
④政府责任不同。国家保险模式和福利国家模式不仅强调政府的管理和监督责任,还强调政府的资金支持,财政资金是两种保险模式的重要资金来源,而社会保险型和强制储蓄型模式的只强调政府的管理和监督责任。
⑤资金来源不同。国家保险模式是国家包办的社会保障模式,政府负完全的财政责任; 福利国家模式虽然政府财政是重要的资金来源,也同时强调雇主和个人的责任; 社会保险型模式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来自于雇主和雇员的缴费:强制储蓄型模式的资金来源于个人,是最缺乏互助共济的社会保障模式。
2. 社会保障如何影响劳动力需求?
【答案】总的来说社会保障制度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是既增加又抑制的作用。具体来看:
(1)劳动力需求减少,劳动者被排挤出就业范围之外的情况
费用分担原则要求企业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社会保险费,导致生产成本提高,企业会通过降低工资的方式将社会保险费转嫁给劳动者本人,在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刚性的条件下,导致劳动力需求减少,劳动者被排挤出就业范围之外。
(2)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劳动力需求的情况
社会保障通过对陷入困境的社会成员提供经济援助,使其保持其一定的支付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从而又有扩大劳动力需求的一面。
3. 养老基金如何影响资本市场的供求关系?
【答案】养老基金是影响资本市场供求关系的途径有:
(1)提供长期稳定的大额资金
尽管养老金储蓄对总储蓄的影响还没有确切的答案,而且正处于激烈的争论之中,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基金制的养老金计划会带来长期资金的巨大增长,这将会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
(2)促进机构投资者、金融中介和小公司的发展
养老基金可以促进其他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例如保险公司可以从强制定期寿险和强制伤残保险的实施中获益,还能从退休职工的年金购买中获益。
(3)促进资本市场竞争
养老基金参与资本市场以及养老基金的发展将带动金融系统的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从而强化金融系统的竞争。新的金融力量的发展将迫使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变得更具竞争性。
(4)促进金融创新
养老基金能够在鼓励金融创新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因为,随着养老基金在规模和相对重要性上的增长,需要不断开发新的金融工具以满足它们的需要,这就弥补了金融市场的空白。过去几十年里,机构投资者,特别是养老基金,一直是刺激金融创新的主要动力。
(5)促进理性投资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管理的机构投资者一般比普通投资者更了解公司管理中潜在的利益冲突和代理问题,更有能力获得和分析有关信息,因而更能够理性地做出投资决策。机构投资者的理性投资决策将影响其他投资者的决策,有利于形成整个市场的投资理性。
(6)促进市场交易现代化
机构投资者,特别是养老基金,可以作为催化剂,激励建立现代化的高效的交易、兑换和清算系统,采纳现代会计和审计标准,改进信息披露方法。
(7)参与公司治理
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是与他们作为公司所有者日益显著的重要性相一致的。只要机构投资者股票持有量很少,并且分散投资于许多公司,只要他们仅代表了市场资本量的一小部分,机构投资者就只能在公司治理中采取消极策略。
(8)养老金基金推动了国际资本市场的全球一体化趋势
养老金基金对安全性的特殊要求,促使其为避免一国经济波动对基金收益的影响,逐渐把投资范围扩大到世界资本市场,以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和资源的最优配置。
(9)有利于金融法规和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
①机构投资者的发展迫使政府强化金融契约的法律支持,并促使其现代化,其结果将有利于健全金融法规,有利于创新、注册和抵押证券的流动,有利于抵押物回赎权的取消、资产的收回及其在二手市场的处理,有利于投资者通过功能健全的证券市场行使“退出”选择权。
②机构投资者的发展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高效率的监管体系,这就迫使政府花时间去建立一种可靠的持久的保证。
4. 请比较企业年金与养老保险。
【答案】企业年金与养老保险的解释与比较如下:
(1)企业年金与养老保险的解释
企业年金即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欧洲国家一般称之为职业年金,美国称之为“私人养老金计划”。它一般被定义为:在国家有关法规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建立的旨在为其职工提供一定程度补充性退休收入保障的保险计划。
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障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营运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收入补偿制度。
(2)企业年金与养老保险的比较
企业年金不同于公共开支项目下的基本养老保险计划和个人储蓄养老计划。其区别在于: ①企业年金一般由企业(雇主)创立,或是集体谈判的结果,政府一般给予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并予以监管,但是政府很少参与计划的设立; 而养老保险是由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统一建立的;
②企业年金管理成本相对较低,收益和贡献较为对称,缴款一般不被人们视为一种试图逃避的税赋; 养老保险基金因资金庞大,管理成本较大:③企业年金的覆盖范围一般较基本养老保险金要小,并且实施对象有较强的针对性,在收入分配方面一般向高收入群体倾斜;
④企业年金投资收益率不稳定并且在不同的投资计划下收益率差距悬殊;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坚持安全性、收益性的原则,投资收益率相比较为稳定;
⑤不同企业设立的企业年金的内容和形式各异,企业年金积累额的可流动性、转移性较差,较之于养老保险,其公平性与效率性较差。
二、论述题
5. 近5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在哪些领域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 请结合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规律、社会保障发展的国际经验与教训,评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上述进展。
【答案】近5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取得的进展及评估如下:
(1)社会保险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从企业职工扩大到企业职工、农民、城镇居民。我国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这使得农民在60岁以后能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这一政策的实施首次把农民纳入了社会保险的保障范围。2012年底新农保参保人数达到4.6亿人。从2011年开始实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把全体城镇居民纳入了社会保险的保障范围。至此,我国养老保险实现了制度上的全覆盖。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取得了新的进展
首先是参保人数的增加、参保率的提高。到2011年,我国参加新农合的人员达到8.32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