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京农业大学0901社会保障学科基础综合之社会保障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以职工养老保险为例,说明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保险的强制性。

【答案】以职工养老保险为例,来理解社会保险的强制性:

(1)社会保险的强制性

社会保险是由国家立法建立并强制实施的一项社会制度,因而具有强制性。社会保险的权利方和义务方、社会保险机构和参加者都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依法履行义务,并依法享受权利; 社会成员在保障项目、享受保障待遇方面没有自由选择权,社会保险机构也不能拒绝给予社会成员应享受的权益,改变保障项目或保障标准; 社会保险资金依法强制筹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依法按时、足额地缴纳社会保险税费; 同时,社会保险机构应依法对社会保险基金进行管理,以保证其安全可靠、保值增值。

(2)职工养老保险体现了社会保险的强制性

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是指对政府立法确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口,提供养老补偿,以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具有强制性,他要求符合条件的老年人都要强制参加。职工养老保险是由国家中央政府直接管理,并在专门法律规定下强制实行,凡在国家立法实施范围内的人群,均视为法定的被保险人,必须参加,无选择的余地。凡符合养老金领取条件的人,有权向保险机构申请领取养老金。

2. 西方新保守主义关于社会保障的理论和主张是什么? 它如何体现在社会保障改革的实施中?

【答案】西方新保守主义关于社会保障的理论和主张,及在社会保障改革的实施中的体现论述如下:

(1)在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中存在两种不同观点,即以西欧社会民主党为主体的、激进的社会改革派,和以要求实行自由市场经济的新保守主义为代表的保守派。

(2)与社会改革派追求的高标准目标不同,新保守主义追求一种低标准的目标,即保证所有的居民都能获得最低限度的收入,保护社会底层的居民不致因为在由市场力量决定的初次分配中处于不利的地位而陷入极端贫困的境地。面对福利国家的危机,这一派主张实行社会保障计划的“私人化”、“市场化”和“非调节化”。具体体现在:

①社会保障计划应当建立在“个人自由、自主和自助原则”基础上,每个人都应首先尽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生活保障问题,国家、社会机构只有在他的收入和财富不足时才进行十预,因此,在国家负责的社会保障费用来源中,应当增加雇主和雇员分担的社会保障税(费)的份额,减少国家资助的份额。

②在社会保障的管理上,应当减少国家的干预,加强私人机构的作用。美国货币主义学派主

要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在《自由选择》一书中指出,削减以至取消现在的社会保障计划有利于提高人们对工作、储蓄和革新的兴趣,增加资本积累。

3. 结合各国实践谈社会保障与法制的依托性。

【答案】结合各国实践谈社会保障与法制的依托性是:

(1)各国社会保障与法制的实践

①英国的社会救济立法一一社会保障法的萌芽

社会保障起源于对贫民、灾民的救济,最初的社会保障立法出现在社会救济领域。世界上最早的把政府救济贫民的行为制度化、社会化的立法,当属英国于1601年颁布的《伊丽莎白济贫法》。这部法案规定了救济贫民的一些社会保障措施,旧《济贫法》被认为是社会保障法在萌芽阶段的标志性立法。1834年英国制定了新的《济贫法》,开创性地把救济贫民灾民、为公民提供基本生存保障确认为政府的职责和义务,明确这是政府应该实施的积极的福利措施。这个法案标志着英国现代社会救济制度的诞生。

②德国的社会保险立法一一社会保障法的诞生

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法产生于19世纪80年代的欧洲工业国家,其标志是德国社会保险法的诞生。从1883年到1889年,律斯麦执政的德国政府颁布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三部社会保险专项法律,即《疾病社会保险法》、《工业伤害保险法》和《老年与残疾保险法》,开始在德国建立具有普遍强制性的社会保险制度,使德国成为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诞生地。在此之后,德国又进行了一系列的国家立法活动,这些法律的颁布,逐步完善了德国的社会保险法律体系,全面建立起一个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

③美国的社会保障综合性立法一一社会保障法的成熟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为摆脱经济危机、重新恢复经济、稳定社会秩序,许多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这给社会保障法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机会。罗斯福总统在美国实行了一系列“新政”,于1935年由国会通过了美国历史上第一部,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法》的颁布在世界社会保障立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对社会保障进行综合性立法的杰出的法律文献。

④欧美国家的社会福利立法一一社会保障法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经济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并相继进入社会保障制度迅猛发展的“福利国家”时期。社会福利立法由英国率先开始,从1944年至1948年,英国出台了一系列以实现充分就业和扩大社会福利为目标的法律法规,成为了当时西方国家拥有社会保障立法数量最多、保障制度最为完备的国家。1948年夏天,英国向世界宣布已经建成“福利国家”,开始实行惠及全体社会成员的“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的社会保障制度。

⑤“福利国家”社会保障法的调整与改革

在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各国出现了经济发展滞胀、通货膨胀、失业率和财政赤字大幅度上升、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各国的社会保障也随之陷入了资金空乏、运转不畅的困境。由此,各国的社会保障立法进入了改革和调整时期,在保持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基本体系不

变的基础上对具体内容进行改革和调整。直到现在,改革的过程尚未结束,西方各国仍然在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着各种新的尝试和探索。

⑥苏联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保障立法

在资本主义国家纷纷确立并逐步发展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同时,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俄国苏维埃政府颁布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保障法令一一《劳动者社会保障条例》,开始在资本主义阵营之外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保障制度。它对公有制条件下建立和实行社会保障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它带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具有“国家保障”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

(2)由以上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发展的立法实践可以看出社会保障制度与法制建设有很强的依托性,具体表现为:

①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运行要以立法为基础

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和完善必须以社会保障立法为基础,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和实施,同样需要健全的社会保障立法来保障。德国首创社会保险制度、美国推行综合性社会保障制度,英国创立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无一例外地都以立法为起点,都以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社会保障法为标志。由此可见,社会保障制度只有被全面纳入国家法制的轨道才会有坚强的生命力。

②社会保障制度从建立到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任何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都不是一赋而就的,在创建初期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必然地要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进行不断的修正和调整,才能逐步走向成熟、趋于完善。形成于19世纪末的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直到19世纪中叶才得以基本健全。美国著名的《社会保障法》己被无数次修改,在经过了70多年的发展和四次立法高潮以后,美国才形成具有多样化特点的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4. 如何理解社会保障立法理念的善变?

【答案】法律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需要立足于一定的立法理念的基础之上。社会保障立法理念的擅变表现在:

(1)济贫法时代

社会保障立法的渊源实际上从济贫法时代算起,无论是旧济贫法时代还是新济贫法时代,立法者以新教伦理观为依据,以惩戒性“矫治”观念作为立法的基本理念。这种理念认为贫穷是由个人因素而非社会因素造成的,“贫穷是万恶之源”,因此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建立起来的济贫制度作为一种矫治制度,是以被救济者丧失个人尊严、个人自由和政治权利为基本前提的,接受救济者往往要接受严酷的惩罚。

(2)稗斯麦时代

德国像斯麦时代于1881-1990年间颁布的疾病保险法、工伤保险法、老年和残疾保险法等一批社会保险法律,揭开了现代社会保障立法和制度建设的序幕。但当时的立法的主要动机是为了瓦解工人阶级的斗志,对工人阶级作出的不得己的让步,因此,当时的立法理念主要是“怀柔”。

(3)20世纪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