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985社会保障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论述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过程中“市场与政府”的选择。
【答案】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过程中政府与市场之间的选择一直是被关注的焦点,这种争论集中表现于两种相反观点的对立,即自由主义和国家十预。
(1)实证意义上,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实践己经表明,政府不是万能的,市场同样不是万能的。is 世纪下半叶,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言人亚当·斯密提出了“经济人”假设和“看不见的手”的概念,提倡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以及劳动力、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随后的李嘉图、马歇尔等丰富和完善了这一理论。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种理论受到了挑战,20世纪30年代的全球经济大危机彻底打破了市场万能论,也粉碎了市场自动均衡理论,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应运而生。
(2)理论上,市场失灵现象的存在,以及市场不可能自动地解决好公平问题,也不可能真正实现平等、共享的目标,表明需要政府的干预和调控; 而政府失灵现象的存在,又使市场有参与的必要性。因此,政府和市场都不是万能的,它们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单向选择关系,而是在双方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选择和协调机制,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和交易成本最小化。
(3)社会保障在本质上是一个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问题,用另一种表达方式就是相信政府或相信市场的问题。从各国的社会保障立法来看,都是将社会保障视为国家的责任,政府是构建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
①政府应该推动立法机构建立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使社会保障能够在法制化的框架下规范运行。
②政府应当通过财政投入、税收和收入分配等政策,对市场无力承担、不愿意承担或不适合承担的国民生活风险进行保障,或在政府的支持下,营利机构或社会组织提供保障,真正体现出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公平性。
③政府应当对社会保障承办和实施主体及环节进行严格有力的调控、管理和监督,保证制度的有效性和有序性。而针对政府政策效应偏离政策目标的现象,市场化改革则可以促使政府以程序化、法制化、科学化的方式参与调控,并避免政府行为对制度本身的正常运行造成损害。
④具体到我国社会保障中政府与市场的功能的界定,应充分考虑现阶段的中国国情,合理协调二者的关系。在转制成本的负担和基础保障以及制度构建、法制建设力面,政府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同时,也应避免政府包揽过多的现象,在多层次管理、基金筹资、实施等方面,可以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如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慈善事业等),发挥商业保险等的补充作用,走社会化发展之路。
2. 社区在社会保障管理中的作用。
【答案】社区服务是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社会基层组织载体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伸延及必要补充。社区社会保障,又称社区保障,是指在政府的授权和指导下,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福利政策和居民的实际生活标准,以社区为依托,由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共同参与,为满足社区成员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围绕各项社会福利对社区居民以及特殊居民而开展的社会保障活动,社区服务在社会保障管理中的具体作用有以下几方面:
(1)补充国家和单位福利的不足,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区服务充分体现出社会福利社会办的方针,具有投资少、覆盖面大、小型分散、灵活多样的优点,改变了传统的社会保障完全由国家包办的体制。在我国,它是适合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道路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
(2)增进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促进医疗保障事业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以家庭为单位,以需求为导向,以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为重点人群,提供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与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就近、方便、快捷、优质、价廉的综合性、连续性的卫生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掌握服务对象,从个人、家庭及人群的健康状况出发,制定相应的服务计划. 把国家的医疗保障目标落到实处。在发生疾病流行等紧急事件时,社区医院可以起到第一线救急和预防作用。
(3)完善社会救助,扶贫解困,分担国家的负担,保证社会稳定。社区服务推动了社区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借助社区便利构建了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四位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使社区特殊困难家庭基本无后顾之忧; 培育了新的就业增长点,开展不同层次的职业培训. 社区内再就业和新的就业岗位逐年增力口。
3. 医疗保险自身固有的特征。
【答案】医疗保险自身固有的特征有:
与其他社会保险相比,医疗保险具有社会保险制度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它们一起对劳动者的生老病死及意外事故承担保障责任。但由于疾病风险和医疗服务需求的特殊性,又使医疗保险在实践中表现出自身固有的一些特征。
(1)待遇支付形式为非定额的费用补偿
建立医疗保险的作用之一,是避免参加保险的人员因疾病而无力获得基本医治,同时尽快恢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劳动能力。众所周知,养老保险是发放现金,工伤保险既发放现金也提供医疗服务,失业保险既发放现金还提供诸如培训等服务,三者基本上是一种收入保障机制; 而医疗保险则是一种医疗费用补偿机制,它通过为参加保险的人员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来达到恢复患者健康的目的,这种费用补偿待遇与缴费多寡无关而与医疗费用直接相关,即患者获得的费用补偿不是取决于其缴过多少医疗保险费,而是取决于病情、疾病发生的频率以及实际需要。因此,医疗保险的待遇不同于养老、失业保险那样实行标准的定额支付,而是依据每个患者疾病的实际情况确定补偿。
(2)补偿期短但受益时间长
由于疾病的发生具有随机和不可预测性,医疗保险提供的补偿也具有不确定性,一次疾病的时间通常不会太长,从而每次的补偿期也较短; 不过,由于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地要生病,医疗保险也就会伴随参加保险人员的一生,这一点显然与其他社会保险有很大区别,如养老保险是劳动者退休后才能享受,失业保险只在失业期间享受,工伤保险只在工伤事件发生后才能享受,生育保险更是一次性保险。从这个意义上讲,医疗保险不仅会惠及所有参加保险的人员,而且自其参加保险之日起将伴随一生,可以说是受益时间最长的社会保障项目。
(3)涉及关系非常复杂
医疗保险涉及到政府、用人单位、医疗机构、社会保险机构、医药机构和患者个人等多力一之间复杂的权利义务关系,要处理好这样复杂的关系,必然需要兼顾各方主体的权益并对各利益主体形成一种制衡机制因此,医疗保险制度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科学、合理性,同时还与公共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医疗卫生体制(重点是医疗机构)、医药流通体制等紧密相关。如果医疗卫生体制、医药流通体制不能同步改革,医疗保险便不可能独自成功。医疗保险制度的复杂性还表现在医疗方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再加上由社会保险机构(第三方)付费,这就存在着先天的约束不足。医疗保险的复杂性决定了制度实践的难度很大。
(4)医疗服务消费具有不确定性和被动性
医疗保险的费用控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同养老、失业等其他社会保险相比,正如上文所述,医疗保险关系十分复杂,患病时每个人的实际医疗费用无法事先确定,支出多少也不仅取决于疾病的实际情况,还有医疗处置手段、医药服务提供者的行为甚至可能的道德风险等都对医疗费用产生影响。在医疗服务消费中,医疗服务提供者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其服务供给也处于相对的垄断地位,而患者的医疗消费却是被动性的,患者很难真正通过市场手段来选择医疗服务的内容和数量,也没有足够的动机去主动控制医疗费用的支出。因此,医疗保险的管理也就有别于养老、失业等其他社会保险,它不仅需要对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进行管理,而且需要对医疗服务提供者以及医药服务的项目、内容等进行管理。
医疗保险的上述特征,是它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保险项目的本源特性,也是它区别于其他社会保险项目的基本标志。
4. 如何理解军人保障的独特性?
【答案】军人保障是指国家建立的,以军人(特定情形下惠及其家属)为保障对象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的统称,它是一个由国家(中央政府)直接负责、能够涵盖军人多种风险的综合性保障系统。在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中,军人保障构成了一个既相对独立、又与其他社会保障系统相联系的子系统,它在解除军人后顾之忧、稳定军心、巩固国防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保障系统,军人保障制度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
(1)保障对象特殊,在实践中,通常以现役军人及其家属为享受相关保障待遇的资格条件,从而是一种有着严格的职业身份限制的保障制度安排。
(2)保障目标具有双重性,军人保障的目标包括着稳定军心、巩固国防和稳定社会的双重目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