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电除颤,以下正确的是() 细颤变成粗颤后再进行电击。 使用AED系统,可用较低功率。 成人首次电击应选择200J。 电击除颤是治疗室颤的最有效手段。 除颤放点时,任何人及电器不得接触病人与病床。
钩端螺旋体病的传染源是() 猪。 羊。 鸡。 鼠。 狼。
气性坏疽的致病菌是()。 梭状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维罗纳气单胞菌。 浅绿色群链球菌。 产气荚膜杆菌。
患者男,68岁。反复晕厥3次入院。半年前推车上坡时突感气短、胸闷,晕倒在地,约4min自行恢复。20d前散步时又一次类似发作,当时无抽搐及尿、粪失禁。当日晨起大便后回卧室又突然晕倒,急诊入院。既往无脑血管病史,高血压、糖尿病10年,2年前双下肢水肿,曾诊断“丹毒”。查体:神志清,Bp130/70mmHg,呼吸略促,心率84次/min,律齐,P2>A2,无杂音。心电图:I导联RS型,电轴右偏,V1~V3导联T波倒置。结合该例病情变化,需进一步进行的检查()(提示:入院当晚下床活动,突感胸闷,呼吸困难,口唇发绀,随即意识不清,出现阿-斯综合征。心电监护:由窦性心动过速→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经心肺复苏,呈窦性心率(108次/min),呼吸渐规律,意识恢复。心电图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A.血浆D-二聚体测定。 B.髂、股静脉彩色血流多普勒。 C.急诊肺动脉64排CT显影。 D.急诊心脏超声心动图。 E.动态观察心电图变化。 F.动脉血气分析观察。
甲状腺危象发生的诱因,不包括()。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剂量不足。 感染。 术前准备不充分。 放射性甲状腺炎。 精神刺激。
粉红色泡沫样痰见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