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摘要 温庭筠作为晚唐“诗词双美”的著名文人,在诗词两个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受到了历代研究者的关注。目前,关于温庭筠的研究已基本形成了一定的局面,但在众多的研究中,对于温庭筠诗词关系的比较研究相对较少。笔者不揣浅陋,从温诗、温词两方面同时入手,通过对二者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比较,试图探出温诗与温词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促成学界对温庭筠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
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温庭筠的诗词创作情况作了简单的论述,初步概括了其诗词的艺术成就,并对学术界长期以来认为温庭筠的诗歌是囿于“诗言志”传统诗教的说法提出质疑,通过对作品的详细分析,从而得出了其诗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背离传统诗教观倾向的结论。
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全面展开了对温庭筠诗词关系的比较论证。
一、温庭筠诗词思想内容之比较。首先,艳情主题是温诗、温词的基本特色,其艳情诗词的表现内容基本相似,而艳情诗反映面更广;其次,通过对其诗词在内容上的归类,比较分析了温诗内容的相对丰富性和温词内容的单一性;最后,详细论述了形成温诗词题材异同的原因,概括出时代、文学自身、作家个体三个方面的因素。
二、温庭筠诗词艺术风格之比较。温诗词的风格均以“绮艳”著称,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在这种相似中又有所区别:温诗以“浓丽绮艳”为主要风格,同时,还有一小部分诗呈现出“清寂淡远”的风格;温词以“隐曲密丽”为主导风格,却也非唯一风格,还兼有“清新明朗”的风格。
三、温庭筠诗词艺术手法之比较。主要就诗词意象的运用和意象的营造、语言和修辞、以赋笔写诗、化诗入词三个方面进行了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在意象的运用上,温艳情诗、温词多采用女性化且色彩明艳的物象作为基本意象,在意象的处理和组织上也有相似之处,多做客观的描述,跳跃式的组接,而温艳情诗的意象类别范围略微显豁,温词意象范围较为狭窄。在意境的营造上,二者均具有情景交融的纯美意境,温词的意境较其诗格更小巧,也更完整,同时更显朦胧。在意境的表达上,温诗表现的是诗人之境界,而温词则表达的是常人之境界。在语言上,温诗词不仅具有词采华丽、辞藻繁密的特点,而且也讲究韵律美、注意炼动词、虚词之妙。在修辞方面,温诗、温词多用反衬、比拟、谐音双关等修辞手法,温诗善于用典使事,温词则多用“语言符码”(code)。另外,温庭筠诗词还具有以赋笔写诗,化诗入词的特点。
第三部分将历代对温诗、温词的评论性文字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梳理,从而可以清晰地呈现出不同时代不同评论家对温诗、温词的优劣之评价。笔者在自己较为全面地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历代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以更新、更全面的眼光对温诗和温词进行了重新地审视,给予了更准确的定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