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内蒙古师范大学816社会学研究方法、人类学研究方法之社会研究方法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基本概念
1. 比较分析法
【答案】比较分析法是指研究者从先前己有的理论或从归纳中发展出相关的规律或关系模型的思想,然后研究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少数规律上,用其他替换的解释与之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研究者进一步考察那些不限于某一特定背景(如某一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群体等)的规律性。
根据具体的比较方式的不同,定性资料分析中的比较分析法可以分为两种类型:①一致性比较法; ②差异性比较法。
2. 实验组
【答案】实验组是实验过程中接受实验刺激的那一组对象。在最简单的实验设计中,也至少会有一个实验组。在实验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不仅观察接受实验刺激的实验组,同时他们也观察没有接受实验刺激的控制组。并通过比较对这两组对象的观察结果,来分析和说明实验刺激的作用和影响。
3. 解释性研究
【答案】解释性社会研究是指那种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
,是解释原因,是说回答各种“为什么”的社会研究的类型。解释性研究的目标是回答“为什么”
明关系,因而它的理论色彩往往更浓。它通常是从理论假设出发,经过深入实地收集经验材料,并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来检验假设,最后达到对社会现象进行理论解释的目的。在内容上特别注重研究内容的适用性和针对性。在分析方法上往往要求进行双变量和多变量的统计分析。
4. 离散趋势分析
【答案】与集中趋势分析相反,离散趋势分析是指用一个特别的数值来反映一组数据相互之间的离散程度。它与集中趋势一起,分别从两个不同的侧面描述和揭示了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共同反映出资料分布的全面特征。同时,它还对相应的集中趋势的代表性作出补充说明。常见的离散趋势统计量有全距、标准差、异众比率、四分位差等。其中,标准差、异众比率、四分位差分别与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相对应,判定和说明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代表性的大小。
5. 实验室实验
【答案】实验室实验是指在实验室内进行的,相对严格的实验。实验室实验的主要优点是实验背景和变量都相对容易控制,实验环境可以较好地“封闭”,实验者能够比较清楚确切地观察到
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实验室实验的主要缺点是在实验内容上局限性比较大,即许多社会研究者感兴趣的内容常常无法在小小的实验室中人工地制造出来。同时,实验室实验的结果在推广性、普遍性和概括性上往往较差。
二、思考与实践
6. 利用老师提供的调查数据,撰写一篇描述性报告。
【答案】(1)描述性报告着重于对所研究现象进行系统、全面的描述,这种措述既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对研究资料和结果的详细描述,向读者展示某一现象的基本状况、发展过程和主要特点。对于那些以弄清现状、找出特点为目的的描述性研究来说,这种报告是其表达结果的最适当的形式。
从撰写要求来看,描述性报告首先强调内容的广泛和详细,要求尽可能面面俱到。同时,它还十分看重描述的清晰性和全面性,力图给人以整体的认识和了解。
(2)依据以上原则,对老师提供的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报告的撰写。
7. 分层抽样与整群抽样的具体操作方法是怎样的? 二者之间有何异同? 什么情况下应选用分层抽样? 什么情况下则应选用整群抽样?
【答案】(1)分层抽样与整群抽样的含义及具体操作方法
①分层抽样的含义及具体操作方法
分层抽样又称类型抽样,它是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标志划分成若干类型或层次; 然后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 最后,将这些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
例如,在一个企业抽取职工样本时,可以先把职工总体分为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三大类:然后,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方法,分别从这三类职工中抽取三个子样本; 最后,将这三个子样本合起来构成全体职工的样本。
②整群抽样的含义及具体操作方法
整群抽样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些小的群体,然后由所抽出的若干个小群体内的所有元素构成的样本。整群抽样中对小群体的抽取可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或分层抽样的方法。
举例来说,假设某大学共有100个班级,每班都是30名学生,总共有3000名学生。现要抽300名学生作为样本。如果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就不是直接去抽一个个的学生,而是从全校100个班级中,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或是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10个班级,然后由这10个班级的全部学生(300名)构成样本。
(2)分层抽样与整群抽样的异同
①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属于概率抽样,是按照概率原理进行的,样本的抽取具有随机性。
②分层抽样的抽样单位是单个的个体,而整群抽样的抽样单位是成群的个体。
分层抽样中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比整群抽样中样本的代表性高。
(3)分层抽样与整群抽样的不同应用情况
①当某个总体是由若干个有着自然界限和区分的子群(或类别、层次)所组成,同时,不同子群相互之间差别很大、而每个子群内部的差异不大时,则适合于分层抽样的方法;
②当不同子群相互之间差别不大、而每个子群内部的异质性程度比较大时,则特别适合于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8. 举例说明定性资料分析与定量资料分析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答案】概括地说,定性资料分析与定量资料分析有着下列几个方面的差别:
(1)分析程序与技术的标准化程度不同
定量资料分析使用专门的、标准化的资料分析程度和技术,并且,这种分析程序和技术在不同的社会研究项目之间是一样的。
定性资料分析却很少有标准化的分析程序或技术。在实践中,与各种不同方式、不同视角的定性研究相伴随的,是同样各不相同的资料分析类型。每个研究者所走过的分析过程也不会完全相同。
(2)资料分析的开始点不同
定量资料分析通常是在研究者收集了全部的资料并将它们变成数字和输入计算机后才开始进行的。并且,他们的分析工作也主要是操纵这些数字以便从中发现各种模式和关系。定量资料分析往往是整个研究过程中划分十分分明的一个特定阶段。
定性资料的分析工作实际上是从资料收集工作一开始就同时开始了,并且,从头至尾一直在进行。早期的资料分析结果不断地指引着后续的资料收集工作。因此,定性资料的分析工作并不
是实地研究过程中的一个具体阶段,而通常是贯穿整个研究过程、伴随整个研究过程的一个方面。
(3)与社会理论问的关系上不同
定量资料分析更多的是通过操纵代表经验事实的数字来检验某种带有变量结构的抽象假设,更多的是被用来检验理论。
在定性资料分析中,研究者是在没有变量、没有概念的背景下进行资料分析的,他们往往是通过对经验材料的分析和归纳,通过将经验证据与抽象概念相结合,来提出或创造新的概念和理论。定性资料分析更多地是用来建构理论。
(4)分析的方式和所用的工具小同
定量资料分析中,研究者主要和数字打交道,他们主要借助统计的法则,寻找大量数字中所存在的各种变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以此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性质。
定性资料分析中,研究者所依赖的则是那种不精确的、零散的、片段式的文字记录材料,而其所采用的分析方式也主要是主观的、顿悟性的和感知的,其对社会生活事件的描述和对社会生活内涵的表达,也主要是采用基于上下文的,而且可能具有多种不同含义的文字表述。
(具体例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