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广东省培养单位南海海洋研究所836经济地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分散因子

【答案】分散因子是促使企业为避免集中而带来的不利而分散布局的因子(地价上升、交通拥挤等)。分散因子起到使其他因子所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发生偏移的作用。

2. 霍夫曼比例

【答案】霍夫曼比例是指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的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其核心思想就是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呈下降趋势。

3. 根植性

【答案】根植性是指经济活动和结果受到行为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这种关系网络结构的影响,经济行为深深嵌入于社会关系之中。根植性可分为认知根植性、组织根植性、社会根植性、制度根植性和地理根植性

4. 离岸金融中心

【答案】离岸金融中心是指提供离岸金融(即境外金融)服务的地方。由于它们往往分布于远离大陆的岛屿上,故此得名。目前比较著名的离岸金融中心有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马恩岛、巴哈马群岛、百慕大群岛、西萨摩亚、安圭拉群岛等等。

5. 规范性分析

【答案】规范性分析是指20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6. 区位指向

【答案】区位指向是指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经济活动各要素在区域内分布的不平衡性,以及不同经济活动对各要素的依赖强弱不同,因而产生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从而使其它的经济活动、各要素向这一区位集中,导致区域空间结构的产生和发展。

7. 等级扩散

【答案】等级扩散是指经济或社会现象的扩张是沿着一定等级规模的地理区域进行的。这种扩散过程并不一定(多数情况下完全不是)按地理邻近性,而是按区域(或城市)的重要等级跳

跃式扩散的。

8. 内部规模经济

【答案】内部规模经济是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平均生产成本的降低。内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企业本身生产规模的扩大。由于生产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分摊到每个产品上的固定成本会越来越少,从而使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内部规模经济包括:技术经济,财务经济,管理经济,商业经济,风险承担经济,研发经济。

9. 地方化(本土化)

【答案】地方化包括两层含义:

(1)跨国公司在全球化过程中,为达到地方市场认可的目的,而迎合东道国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传统的发展战略;

(2)地方化也指从地方利益出发,利用全球化的有利一面,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0.绝对成本学说

【答案】绝对成本学说是成本学说的一种。该学说认为每个国家都有适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根据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就可以使成本绝对降低,然后彼此进行产品交换,则对有关国家都有利。

11.劳动密集型产业

【答案】劳动密集型产业指农业、林业及纺织、服装、玩具、皮革、家具等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的使用劳动力特别是大量廉价劳动力。基本特点是:物化劳动消耗比重较低而活劳动消耗比重较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

12.霍夫曼定理

【答案】霍夫曼定理是指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霍夫曼定理的核心思想是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的比例呈下降趋势。

二、简答题

13.简述跨国公司生产单位的区位特征。

【答案】公司生产单位分布要远比公司总部和R&D机构分散。公司生产单位的区位格局很难做出一般概括。不同生产活动具有不同的区位条件要求(如有的倾向于接近原料地,有的倾向于接近劳动力集中地等); 同一生产部门的公司,由于生产技术和组织方式不同也会出现不同的区位格局。抛开部门和公司的差异,迪肯从一般工业公司总体生产组织的角度,抽象出四种生产单位区位格局特征。

(1)全球集中生产型

这类公司将生产活动集中在一个区位(或一个区域,一个国家),通过销售网络,将产品销

往世界各地市场。这种区位类型,受国际贸易政策影响较大。如果国家间贸易壁垒存在,国外销售便难以拓展。所以,在大型地区域集团之内,易于形成此种类型的公司生产格局。

(2)市场地生产型

该类公司在每一个市场地(国家)均建立其生产厂家,这些生产厂家以服务各自的市场为主。无(或很少有)跨越国界的销售发生。属于典型的进口替代型生产。显然,这些厂家的生产规模受制于当地的市场规模。一般情况下,这些厂家的产品与母国相同。有些情况下,需要根据当地市场的环境进行一些修改。大型跨国公司中,该类型生产区位格局比较普遍。

(3)专业化生产型

该类型公司具有多个生产区位(国家),每一区位集中生产一种产品,服务于区域或世界市场。由于市场巨大,这些专业化生产厂家一般规模很大,从而生产的规模效益十分突出。

(4)跨国一体化生产型

该类型公司按生产过程在不同区位(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每一区位只负责最终产品的一个生产过程。公司在一个区位的生产产品,与当地市场毫无关系。一制造业工厂的产品,只是同一公司内另一个位于其他国家的工厂的原材料(投入品)。而最终的产品,也许要运往第三国市场或跨国公司的母国市场。具有公司生产单位的国家,只是为了加工出口。故被称为“出口平台”。而这些生产单位,只是充当跨国公司“国际采购点”的角色。

14.简述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的区别。

【答案】(1)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其构成因素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以及社会、经济、科技、管理、政治、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

(2)区位因子

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韦伯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那里比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用生产的可能性。

(3)区别

相对于区位条件是由于场所不同而生产条件不同,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区位因子不仅包含有用货币可度量的价值标准,也包含有不能用货币所测算的非经济因子。

15.集聚机制及其成因。

【答案】(1)集聚机制的含义集聚机制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

(2)集聚机制的成因集聚机制的形成源于三个方面:

①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区位指向相同的经济活动往往都趋向于集中在同类区位。

②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出于加强相互联系的需要,一些内在联系紧密、相互依赖性大的经济活动往往趋向于集中在某一适宜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