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重庆大学803综合考试之《政治学导论》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

1. 多党制的缺陷有哪些?

【答案】资本主义国家多党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中由多个政党竞争国家政治职位并轮流执政或联合执政的制度。由于实行多党制的资本主义的竞选、议会等政治过程中存在着多个政党并立角逐的局面,因而这种多党制又叫做“多党并立制”。其缺陷主要包括:

(1)党派林立,党派情况复杂。实行多党制的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少则五六个,多则上百个,如1951-1952年全印度第一次大选时,共有政党192个。各个政党的社会背景和利益基础十分复杂,呈现出阶级、民族、种姓等全面分化,党外有党、党内有派的局面。

(2)内阁更迭频繁,政局不稳。由于党派众多,而政府的组成又取决于党派竞选机制作用的结果,多党制国家中某一政党要赢得多数选票相当困难,因而常常由政党联盟组成政府,这种政党联盟很不稳定,一旦破裂,即造成政府危机。如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期间(19461958年),政府更迭20次,最长的一届政府任期仅一年多,最短的只有两天。又如意大利1946-1983年政府更迭44次,平均每届政府任期约为10个月。频繁的政府更迭,对社会政治不断产生冲击,造成了连续的政局动荡。

(3)政党不断组成政党联盟,而且随着政局发展,政党联盟又不断发生新的分化组合。由于多个政党势均力敌,因此,为了在选举中获得多数,各主要政党之间往往结成特定的政治联盟,并且在选举获胜后由组成联盟的各政党瓜分内阁职位。在具体政治过程中,这种联盟又随具体情况而发生变化。

由于资产阶级的多党政治归根结底是由大资产阶级操纵的,因而多党制本质上也只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和控制劳动人民的工具。

2. “政治是对于一种社会价值的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试评述。

【答案】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1)这是人类政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思想家、政治家对于政治的一种朴素看法。其代表主要有:中国儒家学说认为政治与道德是一体两面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形成了从道德到政治的内外统一逻辑。其对于政治的阐释寄托着对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价值的追求。古希腊柏拉图认为,政治的本质问题在于“正义”,因此,他的理想国就是“正义”之国,提倡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四种美德。亚里士多德则把政治等同于“最高而最广的善”,认为它是人们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

结合。

(2)这种观点从道德和价值角度出发解释政治,强调了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价值取向,指出了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价值要求,显示了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目的的把握,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社会政治生活和活动的道德衡量标准。这种政治观在很大程度上蕴含着人们对于政治生活超越现实的追求和要求,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政治观。

(3)但是,这种政治观是从应然的角度来解释政治,必然使得政治具有神秘和思辨的色彩,因而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社会政治生活,也不能深刻揭示政治价值背后的社会本质内容。

3. 简述政党的主要特征。

【答案】政党的特征是指政党的基本特点,这些特征构成政党的要素。正是政党的这些特征,使它同其他社会政治组织区别开来。研究政党的特征,有助于更清楚地了解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1)政党是特殊的政治历史现象。

政党这个特殊的政治团体小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它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也将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消亡,因而是一种特殊的政治历史现象。政党并非从来就有,也不会永久存在。它服务于特定的阶级、阶级斗争,它存在于特定的国家形态,它一也将随着阶级的消灭、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2)政党由阶级、阶层、集团中一部分人所组成。

政党一词,英文是Party ,有“一部分”的含义。它意味着政党是由阶级、阶层、集团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一部分人所组成的。从比较宽泛的意义上说,阶级、阶层都可以称之为集团。集团划分的最基础的依据是社会经济地位和利益需求。

(3)政党是有组织、有纪律的组织。

政党要发挥集团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作用,就必须建立自己的组织体系,通过组织系统将本党的力量集中起来,共同行动,以实现本党的奋斗目标。没有一个有效的组织体系,很难组织和动员本党成员以及更广泛的追随者,不可能实现其目标,当然也不可能发挥政党的组织和领导作用。

(4)政党具有自己的政治纲领。

政治纲领即政见,它规定了政党的政治目标。政党之间的区别在一定意义上是政治纲领的区别。不同阶级、阶层、集团的政党有不同的政治纲领,这是由政党所代表的阶级、阶层、集团的特点和历史使命决定的。

(5)政党与政权密不可分。

政党只有掌握了政权才能实现其政治纲领。掌握政权是政党的主要目标。这是政党区别于任何其他社会组织的义一个显著特征。如果一个政治团体,不是为了掌握政权而建立,那么它的组织无论多么严密也不成其为政党。

4. 简述西方国家多党制的含义、类型及其特点。

【答案】(1)多党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中由多个政党竞争国家政治职位并轮流执政或联合执政的制度。由于实行多党制的资本主义的竞选、议会等政治过程中存在着多个政党并立角逐的局面,

又叫做“多党并立制”。当今世界上,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都实行多党制,典型的多党制国家是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瑞典、瑞士等国。

(2)多党制的类型

①国内多个政党势均力敌,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能够在选举中长期保持绝对优势,因此,执政党或者是偶然在选举中获得相对多数的政党,或者是联合获得选举多数的几个政党的联盟。这方面的典型是法国和意大利。

②国内虽然存在多个政党,但是其中一个政党的力量长期占压倒优势,并且处于单独执政的地位。这方面的典型是1955-1992年期间的日本。

(3)多党制的特点

①党派林立,党派情况复杂。实行多党制的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少则五六个,多则上百个。各个政党的社会背景和利益基础十分复杂,呈现出阶级、民族、种姓等全面分化,党外有党、党内有派的局面。

②内阁更迭频繁,政局不稳。由十党派众多,而政府的组成又取决十党派竞选机制作用的结果,多党制国家中某一政党要赢得多数选票相当困难,因而常常由政党联盟组成政府,这种政党联盟很不稳定,一旦破裂,即造成政府危机。频繁的政府更迭,对社会政治不断产生冲击,造成了连续的政局动荡。

③政党不断组成政党联盟,而且随着政局发展,政党联盟又不断发生新的分化组合。由于多个政党势均力敌,因此,为了在选举中获得多数,各主要政党之间往往结成特定的政治联盟,并且在选举获胜后由组成联盟的各政党瓜分内阁职位。在具体政治过程中,这种联盟又随具体情况而发生变化。

5. 政治参与有哪些基本类型?

【答案】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它是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体现着政治关系的内容。政治参与的基本类型有:

(1)根据公民对于政治参与的行为形态划分:

①自动参与。公民基于自身的利益和需要而自觉地对政治过程施加影响的行为。

②动员参与。公民因受他人鼓动或响应政府号召而发生的影响政治过程的活动。

③消极参与。公民出于自觉或不自觉的原因而对政治间题漠不关心或对政治活动采取消极行为。 政治参与的这三种类型,在政治现实之中不容易分辨,任何国家的政治参与状况,都是动员参与、自动参与和消极参与的混合,所不同的是三种类型在不同条件下起作用的范围和结合方式,这三种类型之间旱现出一种动态关系。

以上的分类并没有深入到政治参与的性质和政治功能,因为政治参与是与特定的社会民主政治形态的性质联系在一起的,其政治功能和意义是在特定的民主政治形态基础上发挥的,因此,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不同民主政治形态的划分来区分政治参与的类型,具有本质性的意义。

(2)按照这一标准,可以把政治参与划分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参与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