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重庆大学803综合考试含统计学、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社会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理解政党和政党体制的基本内涵? 政党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有哪些?

【答案】(1)政党和政党体制的基本内涵:

①政党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政党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a. 政党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特殊的政治历史现象,政党是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 b. 政党由阶级、阶层或某些重要的社会集团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一部分人所组成。

c. 政党是有组织、有纪律的组织。政党要发挥集团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作用,就必须建立自己的组织体系,通过组织系统将本党的力量集中起来,共同行动,以实现本党的奋斗目标。

d. 政党有自己的政治纲领。政治纲领即政见,它规定了政党的基本政治目标,拥有政治纲领,是政党区别于其他社会团体的重要标志之一。

e. 政党与政权密不可分。掌握政权是政党的主要目标。这是政党区别于任何其他社会组织的又一个显著特征。政党上述五个力一面的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不同政治制度下的政党虽然具有不同的侧重和表现形式,但都具备这些基本的特征。正是这些特征构成了政党与其他社会政治组织的根本区别。

②政党制度的基本内涵:

政党制度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作用,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定。政党制度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是:

a. 政党制度是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而设立的,其最大原则是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和利益实现,因此,统治阶级可以根据自己利益和统治需要而随时改变政党制度。

b. 政党制度可以是成文法规定的,也可以是宪法惯例规定的。政府制度一般具有法律明确、具体和特定的规定,而政党制度可以在宪法中作原则性规定,也可能按照宪法惯例而形成,并无明确的法律规定。

c. 政党制度不仅规定着政党本身的地位、作用和活动方式,而且深刻地影响着国家政治制度、政治体制和社会成员的政治活动方式。

(2)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政党是阶级利益冲突发展到近代的产物,作为阶级利益的代表者和阶级力量的领导者,政党在当代政治生活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

①凝聚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

任何阶级都有自己特定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可是,当一个阶级以自在状态存在着时,这些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往往是分散的、肤浅的和多变的。而政党则以自己的理论纲领和方针政策使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理论化、集中化、政治化、深刻化、明确化,从而有效地凝聚着本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

②集合和发展阶级政治力量

政党是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可是,阶级利益的实现并非仅靠政党自身可以完成的,因此,任何政党必须最大限度地壮大自己的政治力量。

③影响和领导社会政治生活

在现代国家中,任何政治活动都是特定阶级实现自己的利益和意志的实践过程,作为阶级组织的政党,必然要以影响和领导政治生活作为自己的主要政治职能。

④培养本阶级的政治骨干分子

政党不仅是阶级利益的代表者,而且是特定阶级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机构。因此,政党不仅聚集着本阶级的政治精英和中坚分子,而且还以其特定的党纲、理论、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创造着特定的政治文化氛围,并在这个氛围中教育党员,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强化党员为本阶级奋斗的政治意识和精神,培养党员的实际政治能力。

⑤影响国际政治和国际事务

在当代,政党不仅仅是国内政治的重要因素,而且是国际政治中的重要力量。政党或政党联盟可以是国际政治的特定主体,政党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政党可以在国际舞台上进行特定形式的政治活动,以实现和维护其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

2. 简述政治改革的条件。

【答案】政治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使它得以顺利地展开并最终取得成功,需要具备主客观两方面的条件。

(1)政治改革的客观条件

从宏观的角度分析,政治改革的客观条件由经济条件、政治文化条件和社会条件三大要素构成。 ①经济条件

经济发展是政治改革的首要条件。

a. 经济发展为政治改革提供物质资源;

b. 经济改革不仅是政治改革的先导和基础,而且也是政治改革成果得以巩固的保障;

c. 经济发展为政治改革所需要的社会稳定奠定基础。

②政治文化条件

政治改革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文化条件,即必须形成一种“革新”的文化,在这种文化体系中,社会成员在对政治改革的认知、情感和评价方面能够形成普遍的共识。“革新”的政治文化是政治改革得以推动和成功的社会心理基础。

③社会条件

政治改革的社会条件就是指改革必须具备的稳定的社会环境。政治改革是一种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的活动,需要一种和平和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秩序的稳定既是政治改革的条件,也是政治改革的结果。

(2)政治改革的主观条件

与政治改良和政治革命相比,政治改革是一种难度更大的政治变革。它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各项客观条件的满足状况,而且还取决于它是否具备下列主观条件:

①政治改革需要有一批具有改革取向和改革意识的力行者

a. 改革首先要有改革的领导者和倡导者;

b. 需要具有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热衷于改革事业并能为本阶级的利益献身的信念; c. 需要具有团结合作、顾全大局的精神。

②政治改革需要有合理的目标和周密的计划政治改革涉及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事务纷繁复杂,需要各个部门、各种措施的相互配合。所以,政治改革推行之前,改革者必须要有周密的设计和计划,其中包括:

a. 确定合理的长期、近期和阶段性目标;

b. 选择合适的改革策略;

c. 制定协调配套的改革计划和方案;

d. 选择切实可行的改革序列。

③政治改革要选择和把握有利的时机

政治改革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人员的储备和训练、改革舆论和宣传的开展、必需的法令法规的制定等。

④政治改革要充分调动本阶级成员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

政治改革需要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广泛的社会支持,所以,改革者必须把政治改革和本阶级广大成员以及广大人民大众的利益联系起来,使他们真正从切身的利益出发来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成为推动改革的政治力量。

3. 简述西方核心民主理论。

【答案】(1)古典民主主义

①“民主”概念来源于希腊文,是由人民和统治权或权力两字组成。因此,民主一词的字面意思就是“人民的统治或权力”。民主的概念来源于某种实践。首先,在原始社会中,“人民的统治”式的“天下为公”普遍存在。其次,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古希腊出现了人民统治形式的“公民大会”,雅典的所有其他国家机关,如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贵族会议、十将军委员会以及执政官和其他国家公职人员都隶属于公民大会。所以,古希腊的政治文化中先天性的包含着民主的元素。 ②在古希腊的直接民主中断了千余年后,启蒙思想家们重新光大了古希腊的民主涵义,认为民主就是人民的统治。洛克试图利用社会契约论证明,政府是根据多数人的意志组成的。政府根据人民的同意来实现人民的统治。卢梭把洛克的思想推向极端,认为人民的同意是在共同意志基础上形成的,从而提出了“人民主权”思想。卢梭的民主观就是直接民主,一种一致同意的民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