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838教育技术学[专业学位]之教育技术学导论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元认知策略

【答案】元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认知。元认知由三种心理成分组成:一是元认知知识,主要包括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认知活动的过程、结果等方面的知识; 二是元认知体验,指伴随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 三是元认知监控,指认知主体在认知过程中,以自己的认知活动为对象,进行自觉的监督、控制和调节。

2. 量规

【答案】量规是一种结构化的定量评价标准,往往是从与评价日标相关的多个方面详细规定评价指标,具有可操作性、准确度高、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等特点。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习任务是以非客观性的方式呈现,量规的应用也就日渐得到重视。

技术的新型远程教育网络教学支撑平台:同时虚拟学习社区也是一种新型的学习组织。

3. 教学系统设计

【答案】教学系统设计是以系统观、系统理论为指导,以系统方法分析教育、教学问题,在需要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并应用系统分析方法来设计教学系统、建立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的方案,评价试行的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一整套理论和方法。

4. 教学设计

【答案】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者经常使用教学技术以改进教学。教学设计己经开始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被教育技术工作者广泛重视起来。

5. 经验之塔理论

【答案】“经验之塔”理论的要点有: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越抽象; 各种教学活动可以依其经验的具体——抽象程度,排成一个序列; 教学活动应从具体经验人手,逐步进入抽象经验; 在学校教学中使用各种媒体,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具体,也能为抽象概括创造条件; 位于“塔”的中间部位的那些视听教材和视听经验,比上层的言语和视觉符号具体、形象,又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弥补下层各种直接经验的不足。

6. MUD

【答案】MUD 是90年代中期才开始在因特网上流行起来的多用户异步通讯系统,MUD 代表虚拟的多用户空间。

7. 支架式教学

【答案】支架式教学,即教师或其他助学者通过和学习者共同完成蕴含了某种文化的活动,为学习者参与该活动提供外部支持,帮助他们完成独自无法完成的任务。而随着活动的进行,逐渐减少外部支持,让位于学生的独立活动,直到最后完全撤去脚于架。

8. 绩效技术

【答案】绩效技术(Performance Technology ,简称PT )又称为人类绩效技术(Human Performance Technology, 简称HPT ). “绩效”一词是英语performance 汉译,指有目的,有预定结果的行为倾向,是一企业组织所期望的,符合企业总目标的业绩。企业中影响绩效的因素有多个方面:首先是员工自身的因素,如自身的态度、工作技能、掌握的知识、智商、情商等; 其次是企业具体的工作环境,包括企业的文化氛围、工作环境,以及自然环境; 最后是公司的管理体制,包括绩效的评估体制、领导的管理能力、绩效提升后的激励措施等。

二、简答题

9. 你认为什么是绩效技术? 它与教育技术有什么关系? 如何发挥绩效技术在企业培训中的作用? 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1)绩效技术的含义:

“绩效”一词的英语是“performance" ,对它的理解,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见仁见智有不同的理解。我国学者梁林梅对绩效的界定是:“人们在工作场所完成任务的成就和结果”。张祖忻教授对绩效进行了层次上的划分:组织层次的绩效、过程层次的绩效和下作岗位层次的绩效。整体效应的产生依赖于这些层次绩效的一致性。

(2)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关系。绩效技术是教育技术在应用领域的一个新的扩展。在2004年“长春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上,西尔斯介绍了AECT 将在2005年发布的关于教育技术的新定义。在该定义中使用了“绩效”一词,并将94'定义中的“教学”改为“教育”,还赋予教育技术双重研究目的,即“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由此可见,教育技术的领域己由较狭义的教学过程扩展到广泛的教育领域,从学校教育延伸到企业培训; 一种注重培养和提高员工的能力,以追求成本——效益的最优化为目标的“绩效技术”正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在快速发展。

(3)以绩效为核心的企业培训教学设计方法

(1)以提高自身的绩效为目标,并以企业总的商务目标为导向。

(2)教学设计中应强调任务一绩效过程图的开发。

(3)要创设能真实体现学习者工作绩效的学习情境。

(4)在培训过程中应强调学习与绩效的整合。基于绩效情境的企业培训过程一般包含三个阶

段:

①学生学习一些重要的概念和事实,要求达到能冉现的程度;

②要求学生把握复杂概念之间的联系,并广泛地应用到具体工作情境中去;

③个人绩效向企业目标转化阶段。

(5)培训过程中应强调关系绩效的内容。

10.为什么说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技术的运用已小是同一模式、同一要求,请举例说明。

【答案】教育技术运用是教学设计方案和教学开发的产品走向教育教学领域、促进学习者学习活动的实践性环节,又为教育技术应用的管理和评价提供实践依据的标准。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技术的运用己不是同一模式、同一要求,而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和具体条件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运用层次,采用不同的模式。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根据教学媒体和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所发挥功能的不同,可以把学习资源在教学领域的运用方法大体分为五个方面,从其中三个方面进行举例说明教育技术的运用情况。

(1)现代教学媒体在教学领域的应用

现代教学媒体包括幻灯、投影、视听设备、语言实验室及其配套的教材或者软件。现代教学媒体主要应用于以教师为主导的班级授课环境中。在班级授课教学模式中,现代教学媒体作为教师的辅助手段或传播手段而存在,为学习者提供直观、逼真、生动、有形有色的视听觉表象。现代教学媒体现在及以后一段时间仍然是教育技术运用的非常重要的方面。

(2)多媒体计算机在教学领域的应用

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体现其主体作用,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超文本功能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多媒体计算机是实现多媒体教学非常重要的一部份,多媒体教学方式很多,包括情景创设、模拟演示、发现与探索、课件制作等等。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乃至其他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善于它们设计成为一种拓展学生思维,增长智慧的工具和环境。

(3)基于因特网的网络教学模式

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库,提供了一种高效快捷的文化交流和教育的下具,使得因特网在教学方面具有其他技术手段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目前,因特网的教学应用中主要有五种不同的教学模式:讲授式、个别辅导式、讨论式、探索和协作式。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的特点选择科学的教学模式。

为了完成一项教学计划,会同时涉及到现代教学媒体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多媒体计算机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和基于因特网的网络教学模式,采用三种教学模式互相渗透的方法。例如在学习湖北大学网络精品课堂中,幻灯、投影、视听设备、语言实验室及其配套的教材或者软件等现代教学媒体运用广泛,同时需要学生自主设计超文本等课件,最后采取个别辅导等异步教学的基于因特网的网络教学模式,完成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