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838教育技术学[专业学位]之教育技术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8年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838教育技术学[专业学位]之教育技术学考研核心题库(一) . 2 2018年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838教育技术学[专业学位]之教育技术学考研核心题库(二)14 2018年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838教育技术学[专业学位]之教育技术学考研核心题库(三)26 2018年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838教育技术学[专业学位]之教育技术学考研核心题库(四)38 2018年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838教育技术学[专业学位]之教育技术学考研核心题库(五)52
一、名词解释
1. 教学目标
【答案】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课程目标; 二是课堂教学目标:三是教育成才目标,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2. 超媒体
【答案】超媒体是超级媒体的简称。超媒体是一种采用非线性网状结构对块状多媒体信息(包括文本、图像、视频等)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技术。超媒体在本质上和超文本是一样的,只不过超文本技术在诞生的初期管理的对象是纯文本,所以叫做超文本。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兴起和发展,超文本技术的管理对象从纯文本扩展到多媒体,为强调管理对象的变化,就产生了超媒体这个词。“超媒体,,开创了“整合资源”的新模式,是新媒体意识与新商业思维的有机聚合。
3. 认知策略
【答案】认知策略是学习策略的一种。指学生如何获取、选择、组织信息,复习学过的内容,将新内容与记忆中的信息建立联系以及如何保持和检索不同类型知识方面的策略。队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4. 流媒体技术
【答案】流媒体技术也称流式媒体技术. 所谓流媒体技术就是把连续的影像和声音信息经过压缩处理后放上网站服务器,让用户一边下载一边观看、收听,而不要等整个压缩文件下载到自己的计算机上才可以观看的网络传输技术。该技术先在使用者端的计算机上创建一个缓冲区,在播放前预先下一段数据作为缓冲,在网路实际连线速度小于播放所耗的速度时,播放程序就会取用一小段缓冲区内的数据,这样可以避免播放的中断,也使得播放品质得以保证。
5. 微格教学
【答案】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微格教学实际上是提供一个练习环境,使日常复杂的课堂教学得以精简,并能使练习者获得大量的反馈意见。
6. computerbasededucation
【答案】中文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的各种教学活动,以对话方式与学生讨论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程、进行教学训练的方法与技术。一般可分为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和课程软件三部分。
7. 远程教育
【答案】远程教育一般是指包括以下特性的教育形式:学习者与教师在地点上的分离; 实施有组织的教学项目; 应用远程传播媒体系统; 有双向交流的渠道。远程教学的特点有(1)在远即离教学系统中教师与学生处于分离状态的异地进行教与学; (2)利用各种媒体技术来传递教学内容;
(3)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有某种形式的双向通信联系措施; (4)学生和辅导教师之间有可能实现不定期的会面或在教室实施少量的集体授课; (5)有一个完整的组织机构(中央电大或某些高校)来设计课程计划,组织编写和发送教学材料,监督整个教学过程; (6)很多情况下评价与反思过程是非实时的。
8.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
【答案】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协作学习的环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讨论、协作与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协作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传统合作学习的延伸和发展。它代表了两种趋势的汇合点,即普遍渗透于社会的计算机技术和新的学习方式的汇合。
二、简答题
9. 简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答案】(1)当前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正在逐步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在进入这个阶段以后,信息技术就不再仅仅是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要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创建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和全新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有可能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真正实现学校教育的深化改革,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以实现能支持自主探究、多重交互、情境创设、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多方面要求的新型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课堂的教学结构发生根本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落到实处。这正是素质教育的重点目标,即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
(3)可见,为了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结构,即“主导一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实现这样的教学结构变革,就是要彻底改变教学系统中四个要素(即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的地位、作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而其核心则是要改变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这正是信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与落脚点。因此,必须从变革教学结构的
高度来认识“整合”,而不是只从工具、手段的角度看“整合”,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建构出真正科学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
10.请说明集成化教学系统产生的原因及其主要研究领域。
【答案】集成化教学系统是指集成了各种教学因素的一个网络化的教学系统。它产生的原因及主要研究领域分别如下:
(1)集成化教学系统产生的原因
①现存的课件无法实现师生的交互作用和课堂的丰富性。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师生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但现在市场上销售的课件和教师自己制作的课件往往是确定的、程序化的、封闭的教学内容和策略、知识呈现的方式和顺序,因而排斥了师生的交互作用和课堂的丰富性。
②整合技术的出现以及基于“情景性评价”和知识库的动态交互系统开发模式的提出,为开发集成性教学系统提供了可能。
(2)集成化教学系统的主要的研究领域
①积件系统
积件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的教学软件系统。积件系统由积件库和组合平台构成,包括教学信息资源、教学信息处理策略与工作环境。积件库是教学资料和表达方式的集合,可将大量的知识素材提供给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由使用。积件库包括以下五种类型:多媒体教学资料库、微教学单元库、网上环境资源库、资料呈现方式库、教与学策略库。积件组合平台是便于教师和学生使用积件库的软件环境。
②集成化学习环境的开发
哈佛大学的波肯斯教授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开发应该包括:信息库、符号簿、建构下具包、现象呈现环境、任务管理者。
③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的开发
EPSS 实质上是一种集成化的、支持特定服务的信息系统,是智能教学系统和工作平台的结合。一个比较完善的EPSS 通常由超媒体信息库、专家系统、交互式训练系统、在线帮助系统、效能工具、应用软件、监测系统等部分构成,并集成到一个统一的用户界面中。EPSS 系统具有的特性:以计算机为基础、提供执行任务所需的细节信息、可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用户控制。
④网络教学与管理支撑平台的开发
一个完整地支持基于因特网的教学和管理支撑平台至少应由三个系统组成:网上课程开发系统、网上教学支持系统和网上教学管理系统,它们分别完成Web 课程开发、Web 教学实施和Web 教学管理的功能。
11.比较几种教学组织形式的优缺点。
【答案】教学组织形式是围绕既定教学内容,在一定时空环境中,师生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教学组织形式归纳起来大致分为三种:集体教学、小组协作学习和个别化学习。每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的优缺点具体比较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