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613土地利用规划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方法

【答案】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方法是指分析土地利用现状所采取的具体方法,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方法主要有动态变化分析法、指标对比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图上分析法、静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横向分析法、纵向分析法、单项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等。

2. 日本土地利用规划

【答案】日本土地利用规划内容主要包括五部分:制定国土利用计划; 制定土地利用基本计划:管制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的限制; 全国土地交易申报劝告制度; 关于闲置土地的措施等。日本的土地利用计划体系包括国土综合开发计划、国土利用计划、土地利用基本计划和部门土地利用计划几大类。

3. 土地用途管制目标

【答案】土地用途管制的目标就是防止土地资源的浪费和违法占用,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具体来说就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护耕地,控制建设用地; 限制不合理利用土地的行为,克服土地利用的负外部效应,提高土地利用率;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土地资源浪费和地力枯竭,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

【答案】传统意义上的规划概念和规划层次己不适应城市发展的现实和未来,城市地域也不单是传统意义上的建成区,城市密集区、城市连绵区内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意味着未来城市的概念将是包含着市、镇、乡、村的地域综合体,有必要对传统规划概念和层次进行变革。

5. 功能分区理论

【答案】功能分区理论是指合理地确定土地利用方向和结构,根据区域发展需要,将一定数量的土地资源科学地分配给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和金融业以及文化教育卫生部门,以谋求在一定量投人的情况下获得尽可能高的产出的理论。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具有其特殊的经济区位意义。这就要求组织土地利用时,必须按照土地利用的特点来选择相应区位,进行合理功能分区,以此保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6. 地和地价理论

【答案】地租地价理论是非常经典的经济学理论,也是土地利用的最基本原理之一。自然状

态的土地虽然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价值,但有使用价值,并存在价格。而土地利用是人类通过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的过程。土地之所以能够为人类提供产品和服务,是因为土地具有使用价值和能够满足人类需求的效用。

7. 弹性理论

【答案】弹性理论是指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化导致规划主体和规划客体在时间、空间乃至上层建筑层面上的弹性变化。弹性理论建立在不确定性思想和非理性思想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规划的弹性是一种动态的思想,面对规划中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各种非理性行为,这种动态思想使规划更好地适应世界的变化。规划的弹性强调规划各方选择的多样性,包括规划工作者与参与者、规划的目标、规划的技术方法等。

8.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答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规划区域和时段内,政府从长远利益出发,按照其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对全部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等方面在时间和空间上做出的总体安排或部署。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于宏观土地利用规划,是各级人民政府依法组织对辖区内全部土地的利用以及土地开发、整治、保护所作的综合部署和统筹安排。

二、简答题

9. 简述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答案】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基本关系

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都是以当地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为依据,以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为原则进行编制的。因此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出发点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合理和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联系

①城市规划在规划空间和地位上从属于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是全面性的,它是对行政区域内个部土地的利用结构及其布局所做的安排,而城市规划则属于局部性的,它着重于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内的建设用地的分类及其布局的安排。

②规划均以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为核心。土地利用规划本质上就是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所进行的一项综合部署,其中中心任务是确定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布局和土地利用方式,以达到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和保护土地的目的。而城市规划重点是用地规模的确定、用地选择和用地分类及布局等。在用地上也是以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及空问资源为核心。③规划的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基本相似。不论是土地利用规划还是城市规划都必须遵照一定的规律,以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在分析方法上二者一般都采用系统分析法、统计分析法以及静态与动态、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④规划依据的法律法规相似,并均需与其他规划相衔接。二者都要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同时它们还要与相关规划,如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农业区划等衔接,确保相互间的协调统一,并在本规划中进一步贯彻和深化。此外,各部门专项规划和中长期计划也是两项规划的重要参考。

(3)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区别

①规划主管部门不一致。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分属不同部门管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各有侧重。在现行的机构设置下,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分别由国土管理部门与规划部门编制,二者在行政上是同级,其均在各自的行政体系内完成,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均接受来自上级行政部门的指导与监督。

②规划的出发点不相同。土地利用规划立足于当地土地资源现状,遵循“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求得土地资源在各地间的合理配置,特别强调优先保护耕地,对建设用地的供给实行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城市规划则强调城市发展的需要,从城市用地需求出发,要求将城市“做大”,虽然也强调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但对土地的供给量考虑不多。

③建设用地规模预测方法的差异。城市规划以城市人口规划预测为基础,以人均用地指标为依据确定城市规划区建设用地规模。土地利用规划在建设用地规模的确定上强调从区域的社会经济和土地资源条件出发,从区域层次上合理确定城市用地规模。

④规划所依据的基础资料和统计方法不一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据的是土地详查资料,它是在以往统计资料的基础上,经过逐一调查、核实、纠正而形成的,可信度较高; 而城市规划依据的是城建部门的统计资料,城市部门在对本部门的用地进行统计时,往往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所得到的数据为概查和估算数据,与详查资料存在‘定差异。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

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相协调和衔接的中心内容是城市的用地扩展规模和用地扩展方向。其中城市规模是协调和衔接的重点和核心,城市规模主要包括人口和用地规模,而人口规模又起决定作用。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

②土地分类需要协调;

③两个规划中确定城市用地规模要协调;

④用地布局需要协调。

10.土地用途转用规划许可制度

【答案】(1)审查是否符合土地规划用途

这主要是新增建设用地、耕地开垦和未利用土地开发的规划转用。包括引用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批准的文件; 规划分区、规划地块用途是否与拟转用的用途相符; 是否需要修改规划。

(2)审查用地规模,初步核定用地计划

重点是控制用地总量,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以及通过退宅还耕与城镇占用耕地毛! 划指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