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876新闻传播实务[专业硕士]之当代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撰写短评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撰写短评应注意如下问题:
(1)立论要具体,选题要集中
短评以新闻报道的某一客观事实或社会上存在的某一典型事实为立论的依据,一事一议,开门见山,有的放矢。
(2)问题要抓紧,角度要新颖
短评要做到短小精悍,贵在抓准关键问题与问题的症结,强调角度要巧,立论要新,切忌面面俱到、泛泛而谈。
(3)要善于就实论虚,叙事出理
就实论虚、叙事出理是短评的长处。短评是针对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中的某件事、某个问题的某个侧面发议论的,易于具体、深入、亲切。短评写作应注意借助典型事例,边叙边议说清道理; 同时要善于借题发挥,宣传新思想、新见解,尽可能有点理论色彩。
2. 党报评论怎样才有说服力和感召力?
【答案】党报评论要有说服力和感召力,须从五方面做努力:
(1)化被动为主动
①为壮大主流舆论,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在各类突发事件、热点新闻面前,党报评论一定要及时准确,抢占舆论引导第一落点,将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与事件处置同步推进,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观点,先入为主,先声夺人,掌握主动,从而最大程度地挤压谣言传播空间,真正占领舆论制高点。
②党报评论要化被动为主动,在关键时刻不缺位、不“失声”,除对突发事件、热点新闻要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观点外,主动设置话题,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尤为关切和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生发评论,也是党报自觉引导舆论的一个重要路径。
(2)化说教为说理
党报评论要化说教为说理,关键在指导思想上要实现“三个转变”。
①由命令向对话转变,要放下架子,端正位置,从内心深处把受众视作朋友,平等沟通,倾心交流,多些释疑解惑,多些循循善诱,多些和风细雨,多些人文关怀,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②由指导向引导转变,其主旨是带领,是指引,是指明方向,是选择路径,绝不“越姐代l}".“按图索骥,’,而把最终的评判权、选择权和决定权交给受众自己。
③由灌输向疏导转变,要以人为本,把读者是否接受,宣传是否有效果放在首位,在为群众分忧、减压、解愁方面有所作为。要关注民生,服务百姓,疏导群众心理,理顺社会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鼓与呼。这不仅是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问题,而是与群众观点、百姓情怀密切联系在一起。
(3)化生硬为生动
①要坚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善于使用源于生活本身的“新鲜”语言,吸收富有表现力的时代语言,力求使评论同拍共振。
②要适当借鉴文学表现手段,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把评论写得五彩缤纷、绚烂夺目,从而实现传播价值。
③文章要有优美的韵律,要有明快的节奏,要有个性化的文字。语意含糊的句子要改,不够有亮度的句子要换,不够简洁的句子要删。
(4)化单向为双向
党报评论必须遵循“劝导传通”的规律,化单向为双向,要放下身段,面向基层,面向实际,改变居高临下、唯我独尊的评论诉求方式。要把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群众心声结合起来,把体现领导意图与通达社情民意、反映公众诉求结合起来,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结合起来。在论述方式上要做到以下方面:
①从命令训诫式向平等商量式转变:②从专家主导式向公众参与式转变;
③从道德评判式向专业分析式转变。
对一些有争议的话题,通过设置正方和反方,给公众提供思考问题的不同视角,注重引导公众积极参与; 对同一个话题,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加以讨论,以深化对问题的认识; 运用对话和访谈的方式,主要由编辑记者依据特定的新闻事件设置话题,请专家学者发表高见,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化互动为互赢
为应对网络评论的挑战,党报评论应“取其长、避其短”,加速自身改革,实现报网互动,在评论的时效性、贴近性、互动性和大众化上狠下工夫,努力抓出成效,达到互学共赢的效果。
3. 实现立意主攻目标的途径在哪里?
【答案】立意的主攻目标是求新,即论题要有新思想,论理要有新高度,论述要有新角度。立意之本在于对论题进行具体、细致的分析和扼要中肯的说理。实现立意主攻「标的途径包括以下方面:
(1)就整篇文章而言,要善于“把道理磨碎了讲”
“把道理磨碎了讲”是把中心论点分成几个小的从属论点,一层一层地、一个一个地讲清楚。这要求对所确定的论题进行系统周密的剖析,考虑围绕中心论点从哪些方面进行论述,需要讲哪些方面的道理,如何加以说明。对大的原则道理做系统、周密的分析、解剖工作,很重要的一个方法,是纵联系、横剖析的分析方法(简称为纵联横切)。
(2)对具体论点而言,必须运用唯物辩证法,对事物进行正确、深入、全面的剖析
就一个具体论点的确立而言,要做到阐述清楚,还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事物进行正确、深入、全面的分析,力戒主观性、表面性和片面性。
①正确的分析,是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事物作出客观、中肯、切合实际的评价,反对任何主观随意性。这样才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
②深入的分析是指要善于透过事物的现象,着力分析它的内部联系,揭示它的思想意义,克服表面性。由于客观事物错综复杂,思考问题不能就事论事,要通过现象捕捉实质。
③全面的分析是坚持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矛盾进行恰如其分的评述,力戒片面性、绝对化。
正确、深入、全面的分析方法,在具体运用时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要使间题分析透彻,立论深刻,最重要的是应当从实际出发,运用唯物辩证的方法,纵联横切,对具体事物作具体分析。
4. 新闻评论标题的类别有哪些?
【答案】新闻评论标题的类别主要包括:
(1)表达论点的标题
①完整地表达论点的标题
表达论点的标题一般是一个判断句。因此也可以称作“判断题”。“判断性的题句,很明显地告诉读者对某一问题所应有的认识。”体现了核心论点的判断,全面、确定地反映了评论内容,它对评论内容的传播也最有效率。
表达“结论”的标题最容易为受众所记住。它应该是评论标题在信息传播上的最优选择。 ②不完整地表达论点的标题
有一些评论的标题可以看作是表达了论点,但在形式上并非完整的判断句,因为在标题中看不到主语。主语其实在文章内容之中,加卜主语,就是一个完整的判断。
新闻评论标题信息内容的“缺省”,是新闻评论标题的常态,主要是因为在操作传统上评论标题空间有限。
(2)不表达论点的评论标题
①标出要评论的新闻事件
即把评论的对象标出来。这是早期事件性新闻评论的选题用得比较普遍的题型。这种标题类型,往往加上一个代表评论体裁的词。
②标出事物之间的关系
这类标题出现两个或多个对象,也被称作“并列题”。在许多情况下,其本身就是“缺省”地表达对两个事物“有关”的判断。因此,与单个对象的标题相较,它的信息更丰富,也更为确定。
③通过修辞等方法暗示出作者的倾向、评论的方式、角度或重点
“驳什么”,比“评什么”多一重否定性信息。“从什么看什么”的标题,暗示出评论的逻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