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071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才能建立有效的物流绩效管理指标体系?

【答案】对于企业而言,标杆法是企业真实地衡量自己的物流水平、找出自己物流作业及管理差距、提高物流作业及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运用标杆法评价及改进企业物流绩效的步骤如下:

(1)确定关键的物流绩效管理指标

围绕当前的企业战略,确定企业物流绩效管理的主要指标。指标的设置不需要面面俱到,关键应针对当前物流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选择,把握住问题的重点和实质。

(2)确定企业物流绩效管理的标杆

首先,企业可以考虑在自己所在的行业内选择物流管理效率最高的企业作为标杆。如果本行业内的其他企业物流管理效率并小是很突出,或者企业本身就是本行业中物流管理效率最高的企业,则有必要将标杆的选择范围扩充到其他行业最佳的企业。在选择标杆的过程中,要注意其信息的可获性,只有能够充分获得标杆企业翔实的资料,才能有效发挥标杆法的功效。

(3)确定企业物流管理绩效的真实水平及差距

企业通过对标杆企业及自身物流管理的相关信息的收集与分析,确定自身物流管理的真实绩效水平,通过与标杆企业进行对比,明确差距所在,并找出差距之所以产生的原因。

在这里,如何获得标杆企业有关物流管理的信息至关重要。商业期刊、报纸、互联网是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的重要途径。行业协会的有关统计资料也是了解标杆企业物流信息的重要来源。优秀企业经常被邀请参加各种研讨会或举办讲座,这些会议与讲座也是了解有关信息的重要渠道。

(4)制定物流绩效改进方案

针对阻碍物流绩效提高的各种原因,借鉴标杆企业的成功经验,企业制定缩小、消除乃至超越标杆企业绩效水平的实施方案,确定自己及各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努力方向、改进重点及实施步骤。

(5)实施物流绩效改进方案并监控方案实施效果

按照物流绩效改进方案确定的步骤,企业改进内部物流作业及管理的流程,对供应链合作伙伴的物流活动或供应链合作伙伴本身进行优化,并落实相应的人、财、物支持,建立相应的报告系统,监控方案的实施情况,检查方案实施后的成效,并及时进行总结,以便于今后对物流绩效进行持续性的改进。

2. 企业实施绿色物流应从何入手呢?

【答案】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绿色物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物流环节的绿色化

①绿色运输

运输过程中的尾气排放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绿色运输的具体措施包括:a. 使用清洁能源的运输工具或排放标准要求严格的运输工具,降低废气排放量; b. 对工厂、配送中心的地理位置进行合理的布局与规划,缩短运输路线,实现节能降污的目标:c. 积极使用第三方物流,提高车辆装载率; d. 加强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避免在运输易燃易爆品、化学品等危险原材料或产品的过程中可能引起的爆炸、泄漏等事故的发生等。

②绿色存货管理

在仓库建设前应进行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估,避免仓库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如易燃易爆品仓库不应设在居民区,有害物品仓库不应设在重要水源地附近。在仓储过程中,妥善对货物品质进行保护,防止有害物质对货物的污染。对危险品的仓储进行严格的管理,防止危险品发生泄漏、爆炸等事故,对环境造成污染。

③绿色装卸搬运

积极采用节能降耗的装卸搬运设备,合理设计装卸搬运的路径。积极采用托盘、集装箱既是提高装卸搬运效率的重要手段,又是绿色装卸搬运的重要体现,可以减少对包装物的消耗,减少货物的损失,降低货物损毁、泄漏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④绿色配送

通过有效地配置配送车辆,合理规划配送中心及配送路线,采用排污量小的货车车型,提倡共同配送,提高往返载货率等手段,达到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量的目的。例如,积极开展夜间配送,可以避免白天的交通堵塞,节省燃料,降低排放量。

⑤绿色包装

绿色包装应符合以下特性:包装材料节省,利用率高,不出现过剩包装; 包装过程节约能源; 包装材料环保,对产品和人体不构成危害; 包装物易于回收和再循环使用; 包装材料在自然界容易降解等。

⑥绿色流通加工

积极提高流通加工的比例,通过变消费者分散加工为集中的流通加工,以规模作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便于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减少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在流通加工过程中,要优先选择能耗小、污染少的加工设备,加强对流通)加工人员的合理组织和有效管理,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2)回收物流的积极开展

对于使用过的废旧物品中的再生资源,如果废弃不用,不但白白形成浪费,而且对自然环境构成很大的压力。而积极开展回收物流,则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缓解对稀缺资源所构成的巨大的供应压力,对环境的排放量也大大减少。

(3)废弃物流的合理组织

对于废旧物品中基本或完全失去使用价值的部分,如果不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任由其排放到环境中,将严重污染环境,不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合理组织废弃物流,可以使废弃物的排放更加科学、合理,达到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 供应链管理与纵向一体化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相对于纵向一体化而言,供应链管理具有哪些竟争优势?

【答案】(1)供应链管理与纵向一体化最本质的区别

供应链管理与纵向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虽然涉及的都是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但在企业之间的产权关系上,两者是不同的。其表现是:

①纵向一体化是指在商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处于上下游关系的企业之间的并购,涉及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产权交易;

②供应链管理本质上是一种纵向限制(vertical restriction),上下游企业之间通过签订具有约束力的协议,以确保其交易关系的稳定,降低交易费用,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在产权上处于独立的地位,不涉及企业之间的产权交易。

(2)相对于纵向一体化而言,供应链管理具有的竞争优势

①快速响应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

为了满足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仅仅依靠企业内部集成即使在资源上行得通,在时间上也可能行不通。供应链管理将资源集成的范围扩展到企业外部,与有实力的供应商、经销商结成伙伴关系。基于这种企业运作环境的产品制造过程,从产品的研究开发到投放市场,周期大大缩短,而且顾客化导向更强,敏捷性大大提高。比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为了提高其竞争优势,通过强化供应链管理,己经将备货时间从三个周压缩为三天。

②具有柔性高、风险低的特点

在供应链管理的模式下,在集成所需资源的基础上,由于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在产权上是相互独立的,不会出现纵向一体化情况下专用性资产由于企业之间的并购而在企业内部沉淀下来的问题。在市场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对供应链成员的重新整合适应新的变化,体现出较高的柔性,潜在的专用性资产圆化的风险得以有效化解。

③通过合作伙伴的优势互补巩固和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与纵向一体化必须完成所有的业务环节相比,供应链管理强调将企业资源集中于经过仔细挑选的少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业务,而将其他虽然重要但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业务环节外包给世界范围内的专业企业去做,并与这些企业保持紧密合作关系,依托供应链构筑一条企业之间的核心竟争力链条,从而使企业的运作提高到世界级水平,而所需的费用则与自己亲历亲为相等甚至更少,并且节省了一些巨额投资。这样,不但有助于企业巩固己有的核心竞争力,而且可以通过提升整条供应链的竞争力而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