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612体育社会学及新闻学概论考研必备复习题库5

  摘要

一、解释下列概念

1. 新闻宣传

【答案】新闻宣传是指以新闻或新闻媒介为手段的传播思想的活动。新闻和宣传各有特点,两者的联系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经过加下后的新闻,背后总有一种观点或意见对受众施加影响,这种新闻就是宣传品。如果新闻中的宣传不是外加的东西,而是新闻内容本身能够得出来的观点,这是一种有说服力的客观宣传。如果借助新闻告诉人们的思想是事实本身所不具有的,则是一种主观宣传,必然引起受众的怀疑而遭到失败。

2. 新闻选择

【答案】新闻选择,是指两个方面的选择:一是新闻传播者对传播内容的选择,二是新闻收受者对收受对象的选择。传播者的新闻选择标准包括规律性标准和规范性标准。前者主要是新闻价值标准和媒介形态标准,后者包括法律标准、政策标准、纪律标准、道德标准,还有其他一些标准。收受者的选择标准包括有用性标准和有趣性标准。

3. 新闻伦理

【答案】新闻伦理是对新闻道德准则的评价与认识,它是研究新闻职业道德产生、形成与规范的学科。新闻伦理具有政治道德和不可忽视的公共道德的性质,在二者的统一下才能体现正确的新闻伦理观。新闻伦理是关于新闻领域的新闻道德意识、道德活动的理论体系。

4. 新闻需要

【答案】新闻需要包括客观需要和主观需要。可以用“需要”Cneed )和“想要”Cdesire )对它们加以区别。需要,是指主体实际上存在的一种医乏状态; 想要,则是指主体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主体的一种愿望、欲念、渴望状态。需要和想要是不同的,需要是客观的,想要是主观的,而主观的想要往往不能准确反映客观的需要。

5. 国际传播

【答案】国际传播,广义上是指国家间的信息与文化交流或宣传活动,而狭义上的国际传播是指利用广播、电视、报纸、通讯社等传统媒体向其他国家发送新闻、文化产品或开展宣传战。1927年,荷兰有家电台以短波的方式向当时的殖民地印尼进行广播,被认为是国际传播的起源。国际传播的阅听群是对象国的受众,其内容带有鲜明的政治宣教色彩。国际传播反映世界信息交流过程中不平等的话语权,形成以单向流通为特色的媒介霸权。

6. 劳动界

【答案】《劳动界》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陈独秀、李汉俊于1920年8月15日发起创办的周刊,是中共创办的第一份通俗工人读物。用通俗语言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组织起来进行斗争。《劳

第 1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