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650中外戏剧史论之西欧戏剧史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正剧
【答案】启蒙时期创立的一种戏剧形式,又称“悲喜剧”或“启蒙戏剧”。它强调戏剧的教育作用,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着重反映市民尤其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在思想上,它赞扬新兴资产阶级的价值观,批判封建贵族阶级和专制制度; 在形式上,采用日常语言,打破了古典主义悲喜剧的严格界限,将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融为一体,生动活泼。法国的狄德罗和德国的莱辛等对此进行了理论阐述和大力提倡,法国戏剧家博马舍是这一戏剧理论的成功实践者,主要有《塞维勒的理发师》和《费加罗的婚姻》等。
2. 《费德尔》
【答案】《费德尔》是十七世纪法国著名古典主义剧作家让·拉辛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雅典国王的继后费德尔爱上继子的故事,作品细致入微地刻画了贵族妇女的微妙心理,透露出理性主义气息,作者拉辛将戏剧中的“三一律”原则运用自如,风格严谨,语言自然典雅,使《费德尔》成为一部经典悲剧。
3. 阿里斯托芬
【答案】阿里斯托芬被誉为古希腊“喜剧之父”,是希腊旧喜剧的代表作家,他一生写了340部剧作,现存11部。《阿卡奈人》是他第一部获得头奖的作品,通过农民狄开奥波利斯单独和敌人蜡和,从而过着幸福生活的荒诞故事,表达人们要求和平的强烈愿望。其他作品有《蛙》《财神》《鸟》等。
4. 歌德
【答案】德国18世纪后期、19世纪初期的伟大诗人、作家和思想家。其创作把德国文学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并对欧洲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奠定了他在欧洲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歌德一生成就卓著,在诗歌、戏剧、小说、文艺理论、哲学、历史学、造型艺术,以及自然科学领域都有很大的建树。其代表作有剧本《葛兹·冯·伯利欣根》、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和诗剧《浮士德》等。
5. 高乃依
【答案】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其代表作为《熙德》,其它重要作品有《贺拉斯》和《西拿》等。其作品取材于古代英雄故事,表现理性战胜情感的主题,充满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热情,气势悲壮激越。
二、简答题
6. 简述表现主义戏剧的思想特征。
【答案】表现主义盛行于20世纪初期,这是西方社会经历重大变革的时期,一战的灾难性后果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重新书写了世界历史,这对文艺思想的发展与延边发展与演变产生了不可逆转的重大影响。表现主义戏剧的思想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表现社会对人性的束缚。处于转型时期的西方社会动荡不安,残酷的现实和愚昧的观念栽害着民众的灵魂,人性受到了空前的压抑和束缚,早期的表现主义戏剧正是试图将这种现实戏剧化的表现出来。诸如佐尔格的《乞丐》、魏德金的《青春的觉醒》、托勒尔的《亨克曼》等,都体现出了剧作家们对黑暗现实、腐朽道德的憎恶与批判。
(2)表现文明对人类的异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扩张,在丰富了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人的异化、对金钱和权力的贪欲等己无法掩饰,表现主义戏剧家的作品中也阐发了对人类命运的担忧。以凯泽的“煤气三部曲”为代表,表现主义剧作家一定程度上放弃了个人和主观性的内容,更多地加入了对社会问题的批判,在政治上十分激进。
(3)表现私欲对人性的扭曲。表现主义戏剧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批判绝不逊色于现实主义戏剧,社会的虚伪与人的沉沦等难堪的生存现状都是他们热烈探讨的社会问题。这一类代表作品有斯特林堡的《通往大马士革之路》、凯泽的《从清晨到午夜》、奥尼尔的《琼斯皇》等,剧中讽刺意味浓厚,而结局也往往看不到希望。
(4)表现人类对和平的向往。一战的阴影为人类反思战争提供了契机,面对灾难性的后果,人们开始发自内心地呼唤和平。这一类戏剧虽然缺少动人的情节,但对思想和观点的表现更为突出。这一类型的代表作品有托勒尔的《转变》等。
7. 试举例说明城市戏剧的基本特征。
【答案】城市戏剧是在14世纪民间杂耍表演与宗教奇迹剧和神秘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有道德剧、傻子剧和闹剧,它常常采用生动活泼的方法描写城市生活和市民生活,表达市民阶级的意识,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和幽默讽刺风格。道德剧的内容是劝善惩恶,使用寓意手法,把抽象的观念拟人化。傻子剧通过人物装傻来讽刺贵族和教士。闹剧是城市戏剧中现实意义最强的剧种,它最初作为穿插于宗教剧中的幕间剧而演出,后来独立出来广泛流行于14, 15世纪,主要反映市民的生活,表现人情世态,生活气息较浓,充满戏谑和嘲弄,生动活泼。法国闹剧《巴兰特律师》为城市戏剧的代表作。
8. 试分析《樱桃园》的多层内涵
【答案】理解《樱桃园》的丰富内涵,必须认识到“樱桃园”形象丰富的象征意义。戏剧的基本情节围绕“樱桃园”而展开。女主人公朗涅夫斯卡娅从巴黎回到家乡处理自己的庄园樱桃园,她不想采纳商人罗巴辛的建议将之改成别墅出租,但其拍卖后买下樱桃园的正是罗巴辛,可想而知它最后的命运。戏剧结束的时候,远处隐约传来的,正是砍伐樱桃树的斧头声。“樱桃园的易
主与消失”成为这一戏剧仁富内涵生成的核心。
首先,酝酿于19世纪末期问世于20世纪初期的《樱桃园》,以“樱桃园”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革命前夕贵族阶级的失落与忧伤。其次,在平民知识分子特罗菲莫夫和安尼雅看来,从伐树的斧头声中传达出新生活的脚步。再次,在普遍的意义上,主人公童年生活的“樱桃园”具有精神家园的意义,它的消失象征着一个熟悉、温馨的世界的失去,在人们心中勾起的是面对新时代那种喜忧参半的复杂情感。
9. “大学才子派”戏剧家对英国民族戏剧的发展有哪些重要贡献?
【答案】16世纪末,英国人文主义文学空前繁荣,在戏剧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以马洛为代表的“大学才子派”的戏剧活动,为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准备了条件。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的一座高峰,他的历史剧、悲剧、喜剧和传奇剧,对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1)英国民族戏剧是在大学才子派的戏剧创作中开始形成的。其以民间戏剧为雏形,吸收了古希腊罗马戏剧的特点。“大学才子派”戏剧家的戏剧实践发展了英国民族戏剧,他们将各种民间戏剧元素融为一体,其中包括古罗马戏剧以及模仿古罗马戏剧的学院剧、中世纪的道德剧、当时的意大利与法国戏剧,从而创作出结构严谨、情节生动、诗意盎然的民族剧作。
(2)他们对于戏剧形式的发展也作出了很大贡献。他们摆脱了中世纪神秘剧、奇迹剧、道德剧的神秘色彩,创造出复仇悲剧、浪漫喜剧和历史剧等多种戏剧形式,创立了生机勃勃的新戏剧。
总之,他们的戏剧创作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在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颇有创新,促进了伊丽莎白时代戏剧的发展和繁荣,为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和演出奠定了基础。
10.在《麦克白》中,邪恶的主人公的毁灭为什么能够产生强烈的悲剧效果?
【答案】莎士比亚在其悲剧《麦克白》中一反悲剧描写正面人物形象毁灭的传统,而描写了一个拭君夺位的叛臣逐渐走向毁灭的故事,并获得了强烈的悲剧效果。这种效果产生的原因在于:
(1)麦克白由善变恶的人生值得同情。作为苏格兰一位威猛的大将和忠诚的臣了,麦克白勇敢善战,正直忠诚,得到国王的信任和民众的敬爱。但是,在女巫蛊惑下,其野心萌发,加之妻子的怂恿,开始了其一步步走向叛臣暴君的人生道路。其悲剧性的人生,以及他身上高尚品德的丧失,展示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的过程,引起同情,获得了悲剧性效果。
(2)走向堕落的麦克白时刻承受着良心的煎熬,进一步增加了其悲剧人生的感人力量。为了夺得王位和保住王位; 麦克白杀的人越来越多,但其良心并没有泯灭,沉重的罪恶感让麦克白日夜不得安宁,恰如他自己所言:“麦克白杀死了睡眠”。野心和良心的博弈,贯穿着麦克白的悲剧性人生,而其妻子的最后疯狂,更是将其置于罪恶感的深渊,在惊心动魄的精神泯灭的过程中,彰显了良心与恐惧的崇高的道德力量,极富悲剧性。
(3)难以控制的命运或欲望在麦克白人生悲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反衬了人性的脆弱,增加了麦克白悲剧的怜悯效果。荒野中三个女巫的预言引发了麦克白一生的悲剧,而麦克白一生的发展也印证了女巫们的预言,三个女巫的形象既代表了命运,也是人内心欲望的化身,她们的预言跟麦克白一生的关系,显示了人在命运或欲望面前的软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