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长春工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838管理学原理[专业硕士]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群体
【答案】群体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活动中,具有某些共同的利益需求或思想情绪、情趣,通过特定的相互关系而结成的两人以上的集体。群体有其自身的特点:①成员有共同的目标; ②成员对群体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群体内有结构,有共同的价值观等。
2. 激励
【答案】激励(motivation 主要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它通常是和动机连在一起的。美国管理学家罗宾斯把动机定义为个体通过高水平的努力而实现组织目标的愿望,而这种努力又能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一般而言,动机是指为满足某种需要而产生并维持行动,以达到目的的内部驱动力。包含三个关键要素:努力、组织目标和需要。
3. 绩效评估
【答案】绩效评估是指组织定期对员工的工作行为与业绩表现进行考察评价。组织中每个员工的工作绩效,直接影响整个组织的经营业绩。因而,必须定期对组织员工进行绩效评估,以便作出客观公正的人事决策,更好地实现组织的发展目标。
绩效评估的主要日的包括以下方面:①为确定员工的工作报酬提供依据; ②为组织的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依据; ③促进组织和员工个人的共同发展。
二、判断题
4. 根据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对于成熟度高的下属应该采取低工作低关系。( )
【答案】正确
【解析】根据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当下属成熟时,由于下属既有能力又愿意承担工作、担负责任,因此领导者可以只给下属明确目标、提出要求,由下属自我管理,此时可采用低工作低关系的行为,即授权式领导方式。
三、简答题
5. 要想使授权具有充分而理想的效果,组织必须提供哪些要素条件?
【答案】要想使授权具有充分而理想的效果,组织必须注意几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1)共享的信息。组织中的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具有共享性,组织如果能够使员工充分地获取
必要的信息资料,就会大大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的主动性。
(2)提高授权对象的知识与技能。组织必须对员工进行及时、有效的培训,以帮助他们获取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这种培训能够有效地帮助员工进行自主的决策,提高他们参与组织活动的能力,并为组织的团队合作和组织目标的实现打下扎实的基础。
(3)充分放权权力。组织若要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就必须真正地放权给团队中的各个专家和基层人员,使每个成员都能根据工作过程实际进行适当的安排,这样,各种类型的权力才能够得到充分地发挥。
(4)对绩效的奖励。组织应该制定合理的绩效评估和奖励系统,对组织成员的绩效贡献给予奖励。这种奖励系统应该既包括工资和利润提成,也包括一定的股权比例,如职工持股计划(ESOPs )等。
6. 网络组织的特征是什么?
【答案】网络结构主要表现出如下主要特征:
(1)它在构成上是“由各工作单位组成的联盟,而非严格的等级排列。”这些工作单位相互依赖,在关键技术和如何解决难题卜相互帮助。它们的地位与核心机构平等。核心机构只选择与调整企业的战略方向,设计各部分共享的组织基础,创造促成向心力的企业文化,保证各部分的相互合作,而各项工作则由各工作单元来完成。
(2)企业成员在网络组织中的角色不是固定的,而是动态变化的。网络中的工作单元可能是稳定的,但单元之间的关系则是为了完成一定的项目而设计的。一旦项目完成,单元之间的关系则可能需要重组。由于企业活动的项日及其进展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网络结构也需要不断地调整。
(3)企业成员在网络结构中的权力地位不是取决于其职位(因为职位大多是平行的,而非纵向排列的),而是来自他们拥有的不同知识。“在层级组织中,你拥有的职位决定你的权力。在分权的网络化的组织中,你的权力来源于你了解的知识和你认识的人。”
7. 对企业管理实践中的不同激励方式进行比较和分析。
【答案】所有的激励理论都是一般而言的,而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特性,他们的需求、个性、期望、目标等个体变量各不相同。因而领导者根据激励理论处理激励实务时,应该针对员下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结合卜述的各种激励理论,常用的主要有四种激励方式即工作激励、成果激励、批评激励以及培训教育激励。
工作激励是指通过分配适当的工作来激发员工内在的工作热情; 成果激励是指在正确评估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给员工以合理的奖惩,以保证员工行为的良陛循环; 批评激励是指通过批评来激发员工改正错误行为的信心和决心; 培训教育激励则是通过灌输组织文化和开展技术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增强其更新知识、共同完成组织目标的热情。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企业在多种激励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形式新颖的激励计划,主要包括绩效工资、分红、员工持股,总奖金,知识工资和灵活的工作日程等。 (1)薪酬管理。除与基本工作相应的基本工资外,员工的薪酬管理还应注意:
①绩效工资。企业突出绩效工资意味着员工是根据他的绩效贡献而得到奖励的,因此这种工资一般又称为奖励工资;
②分红。分红鼓励协调团队工作;
③总奖金。是以绩效为基础的一次性现金支付计划; ④知识工资。增加了公司的灵活性和效率。
(2)员工持股计划。使得员工们更加努力工作,因为它们是所有者,要分担企业的盈亏。
(3)灵活的工作日程。满足员工想得到更多闲暇时间的需要。
(4)目标管理。当员工们亲自参加的目标确定时,士气会更高,也会产生更大的责任感来完成目标。
8. 简述领导行为应如何随着职工成熟度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随着下属的成熟程度由低到高,形成了领导的生命周期,即“高工作、低关系一高工作、高关系一低工作、高关系一低工作、低关系”这样一个周期。如下图所示。
(1)指导型(telling )领导(高任务一低关系)。适用于下属低成熟度的情况,下属既不愿意
也不能够担负工作责任,这种情况下,领导者需要定义角色,告诉下属应该做什么、怎么样以及在何时何地做。
(2)推销型(selling )领导(高任务一高关系)。适用于下属较不成熟的情况,下属愿意担负起工作责任,但他们缺乏工作的技巧而不能胜任。领导者同时提供指导行为与支持行为。
(3)参与型(panic 单ating )领导(低任务一高关系)。适用于下属比较成熟的情况,下属能够胜任工作,但却不满意领导有过多的指示和约束。领导者与下属共同决策,领导者的主要角色是提供便利条件和沟通。
(4)授权型(delegating )领导(低任务一低关系)。适用于下属成熟度较高的情况,下属具有较高的自信心、能力和愿望来承担工作责任。领导者提供不多的指导或支持,领导可以赋予下属权力,让下属“自行其是”,领导者只起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