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摘 要
白朴,元杂剧四大家之一,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元曲艺术作品和著作,这些成果集中体现了其独特的音乐思想及特色。本论文从元代政治、经济、文化大背景出发,通过对白朴作品(剧、曲、词)的文本分析,探讨其音乐思想形成的原因、表现及意义,力图让读者更为全面、深刻的了解元代文人音乐思想,丰富我们对白朴的认识,拓宽白朴音乐思想研究及元代音乐文化研究新领域。
全文共分为五章,四个部分。绪论为第一部分,就白朴音乐思想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综述。第二章、第三章为第二部分,主要探讨元代废止科举的特殊政治环境、繁荣的城市经济、宽松的文化环境,国破家亡、历经丧乱的人生经历,元好问的谆谆教导,父亲白华颇为不光鲜的政治生涯等对白朴音乐思想形成有重大影响的诸多因素,深入发掘白朴艺术创作的根源。还对白朴的作品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第四章为第三部分,为本文的重点,以白朴的元曲作品、词作为切入点,深入分析白朴音乐思想。主要探究三个方面:一是白朴对儒家音乐思想的继承与突破。白朴对儒家音乐本源、乐与情感关系的观点持肯定态度,认为音乐是人的内心有感于外物而发出来的真实的声音,强调了音乐对于审美主体内心真实情感的遵从;大胆突破礼乐思想,“发乎情”而未“止乎礼”,以“尚真”的原则进行杂剧创作,主人公敢爱敢恨,“乐而淫”“哀而伤”,具明显反封建性,远远背离了儒家温和敦厚的审美准则。二是白朴对道家音乐思想身体力行。白朴深受庄子“自然至道”、“法天贵真”的哲学思想影响,推崇“自然”“适性”之乐,认为音乐应顺应并表现人平和、恬静的本性,这与其“放浪形骸,期于适意”的人生态度正相契合,尤其晚年定居江南后,诗酒优游,渔笛渔歌,创作了大量的词调音乐。三是其音乐思想中的人文精神。中国传统音乐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体现着古代文人从容对待人生的文化心理,白朴作为古代文人群体中一员,视音乐为一种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其音乐思想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不仅体现在他对自身的人文关照,还体现在他对广大下层人民群众、对国家社稷安危的关心。
第五章为第四部分,从历史的角度看白朴音乐思想,既有受儒、道音乐思想影响的痕迹,又有超越儒、道界限以心为本的人文关怀。其优秀的元曲作品流传于后世,为明清杂剧的创作提供了范本和依据,作品体现出来的谋求人格独立和反封建反异化倾向,对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肯定个体生命和情欲的“人的觉醒”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元代文人、音乐思想、白朴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