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818地理学之经济地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述资本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答案】经济学中的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金融资本。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如下:
(1)固定资本包括厂房、设备等。这类资本由于不易移动,往往在一处布局后会存续一段时间,即存在地理惯性。这种地理惯性的存在,加上固定资本的费用尤其是工业用地费用存在较人的地区差异,使得固定资本成为大型装置型工业企业选择区位的重要考虑因素。
(2)金融资本是生产要素中流动性最大的要素,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性资本流动极其活跃,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迅速扩张,资本不断流向最具创利机会的地区。资金尤其是融资条件,对企业经济活动尤其是小型企业的创立与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优先融资等优惠政策,会对企业的区位选择产生较大影响。地区资本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区位选择,从而形成企业及产业区域分布的差异。
2. 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答案】(1)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自然环境是影响经济活动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其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自然环境条件对经济活动具有制约作用;
②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特性差异,也导致其具不同的区位选择。
(2)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①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存续。任何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必须达到一定规模的需求才能够支持其基本的运营成本,这一规模即所谓的需求门槛。需求门槛因经济活动的性质和类型不同而不同。
②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市场特性一般包括市场意识、需求特点、竞争环境、管理秩序等等。市场意识的差异,往往来源于不同地区人们的传统意识的差异。
(3)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随着社会化分工的发展,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脱离不开其他相关产业或部门的支持,也离不开生产要素的支持,即经济活动区位选择中产业环境至关重要。构成产业环境的要素很多,如产业集聚、基础设施、生产服务以及其他自然与人文环境等。
(4)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政策环境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发展某种行业的条件和约束,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
活动的发展,从而成为吸引经济活动集聚的因素之一。
①政策一般反映政府对地域发展的基本导向。
②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非常关注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协调。
3. 试述雁行形态说。
【答案】(1)雁行形态说的基本内容
雁行形态说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于1960年提出的。他认为,在产业发展方面,后进国家的产业赶超先进国家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出雁行形态。即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这样一个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在图形上很像三只大雁在飞翔,故称之为“雁行形态说”。
(2)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具体表现
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具体表现为:
①第一只“雁”是国外产品大量进口引起的进口浪潮。
②第二只“雁”是进口刺激国内市场而所引发的国内生产浪潮。
③第三只“雁”是国内生产发展所促进的出口浪潮。
(3)雁行形态说的变型
这个模式有两个变型:
①产业发展的次序一般是从消费资料产业到生产资料产业,从农业到轻工业,进而到重工业的不断高级化过程;
②消费资料产业的产品不断从粗制品向精制品转化,生产资料产业的产品不断从生产生活用的生产资料向生产用的生产资料转化,最终使得产业结构趋向多样化和高级化。
4. 试述梯度推移学说
【答案】梯度推移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与产品周期相对应,可以把经济部门分为三类,即产品处于创新到成长阶段的是兴旺部门,产品处于成长到成熟阶段的是停滞部门,产品处于成熟到衰退阶段的是衰退部门。因此,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部门是兴旺部门,则被认为是高梯度区域; 反之,如果主导部门是衰退部门则属于低梯度区域。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动(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新制度和管理方法等)主要发生在高梯度区域,然后,依据产品周期循环的顺序由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推移。梯度推移主要是通过城市系统来进行的。具体来讲,梯度推移可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创新从发源地向周围相邻的城市推移; 另一种方式是从发源地向距离较远的第二级城市推移,再向第三级城市推移,依此类推。这样,创新就从发源地推移到所有的区域。
5. 区域分工的经济性
【答案】分工是一种组织结构,它以专业化为基础。以某种地域优势提供生产和交易,从而加速了经济的发展,分工经济性表现为;
(1)分工能够直接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2)分工将复杂劳动分解为简单的甚至机械式的劳动;
(3)分工所引起的生产工具的变革,直接促进了迂回生产方式的发展;
(4)分工产生了异化;
(5)区域分工的经济性强调了地区专业化生产所带来的各种利益,具有以下特点:
①区域分工使各地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条件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并增加区域经济福
②区域分工可以产生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效益;
③区域分工有助于范围经济的形成;
④区域分工的经济性与外部性。
6. 简述双核结构模式的内涵,并列举出我国至少5个包含该模式的区域(用城市模式)?
【答案】(1)双核结构模式的内涵
双核结构模式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日城市及其连线所组成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在双核结构中,一方是区域中心城市,集政治、经济、文化功能于一体,以省会城市为主; 另一方是重要港口城市,承担着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门户功能。该结构兼顾了区域中心城市的居中性和港口城市的边缘性,从而实现区位上和功能上的互补”。
(2)双核结构模式举例
沿江双核:成都—重庆 长沙—岳阳 南昌—九江;
沿海双核:沈阳—大连 北京—天津 济南—青岛 杭州—宁波 广州—深圳。
7. 评析观点:在经济全球化中,地理区位将不起作用。
【答案】经济全球化不会导致地理区位的消失
(1)经济的发展不能脱离具体区域的社会、文化和制度等背景,区域是影响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全球化与地理因素密切相关。
(2)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的发展,地方产业集群和地方网络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力量,地方有可能“粘”住全球化过程中的各种“流”。
8. 简述公司定性访问中应注意的事项。
【答案】公司定性访问中应注意的事项
(1)进入良好的交谈状态
在访问中,激发对方兴趣,很快进入良好访谈状态对其成功与否十分重要。多数访问者均在访问之前送达被访者访谈提纲。在简单寒暄之后,可按提纲所列间题顺序谈起。但是,如果能在寒暄中快速捕捉对方的兴趣点,顺势进入对方最感兴趣的问题,会收效更好。
(2)注意双方地位
在访问中的局势控制状况影响所获信息。理想的状况是访谈双方处于相互协作对话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