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培养单位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836经济地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集聚机制
【答案】集聚机制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集聚机制的形成源于三个方面:是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二是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三是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
2. 中心地的等级
【答案】中心地的等级是指中心地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高低等级之分。中心地的等级取决于其能够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水平,一般能够提供高级货物和服务的中心地等级相对较高,反之则较低。
3. 一般因子
【答案】一般因子是与所有工业有关的因子,如运费、劳动力等。一般区位因子的具体确定,是通过分析某些孤立的生产过程与分配过程,找出影响工业生产与分配的成本因素。
4. 劳动力成本指数
【答案】劳动力成本指数是指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力成本。如果劳动力成本指数大,那么,从最小运费区位移向廉价劳动力区位的可能性就大:否则,这种可能性就小。
5. 区域合作
【答案】区域合作是不同区域之间出于各自发展利益的需要,在区域分工的基础上,通过优势互补、优势共享或优势叠加等寻求的合作。区域合作是与区域分工相伴而产生的。它的经济意义在于,区域之间通过优势互补、优势共享或优势叠加,把分散的经济活动有机地组织起来,把潜在的经济活力激发出来,形成一种合作生产力。
6. 原料指数
【答案】原料指数等于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即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局地原料量。
7. 根植性
【答案】根植性是指经济活动和结果受到行为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这种关系网络结构的影响,经济行为深深嵌入于社会关系之中。根植性可分为认知根植性、组织根植性、社会根植性、制度根植性和地理根植性
8. 结构主义分析
【答案】结构主义分析是指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
9. 扩散效应
【答案】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输出要素和经济活动,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10.地租曲线
【答案】地租曲线是指在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中,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的连接曲线。
11.通达指数
【答案】通达指数是指交通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它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通达指数越小,点的通达性越好,指数越大,点的通达性越差。
12.区域经济发展
【答案】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多目标的过程,包括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一般而言,经济目标是增强区域的经济实力,提高人均收入水平; 社会目标是改善人民的社会福利,促进社会发展; 环境目标是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和谐及持续发展。
二、简答题
13.影响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基本因素?
【答案】影响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基本因素
(1)消费市场状况
市场区域的大小、贫富和构成对零售业态选择和规模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消费人口规模及消费者收入是影响零售区位的两个重要因子。人口密度大的区域零售区位一般较多且规模相对较大; 在消费者收入高的市场区域,平均每个家庭消费量大,且消费档次也高。
(2)空间距离和交通条件
消费者通常选择距离较短且交通便捷的零售点进行购买商品; 交通设施条件好的市场区域,消费者所需支付的空间费或时间费也会下降,可以增加消费者的购买量,扩大商品的销售范围以及商业的规模等级。
(3)零售业间的竞争
区位间的空间竞争属于同业种间的竞争有可能出现两种趋势,相互排斥趋于分散和在竞争中产生联合,在现实生活中,集聚趋势比分散趋势更明显。
(4)地价
交通的便捷性、空间的关联性和周边环境的满意度是影响土地购买者支付土地价格的重要因子。对于追求收入最大化的零售企业,最高地价区位是最佳选择,但必须支付高额地价,会造成成本增加。因此不同类型的零售业所能支付的地价能力才是决定其区位选择的重要因子。
14.试述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特点。
【答案】经济地域综合体是具有较高组织水平的区域经济空间组织实体,它有以下几个特征: (1)经济地域综合体的主体是专业化生产部门及其相关的综合发展部门。其目的是为区外提供某些重要的产品,进行区际产品交换,服务于全国或大经济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体现出地域分工。
(2)经济地域综合体的专业化生产部门是建立在区域的自然资源优势基础之上的,所以,它的分布是以自然资源的分布为依据,一般不受行政区的限制。它的基本设想是以资源综合利用为原则,在优势自然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域内,形成从资源开发、原材料生产、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生产的完整生产体系。
(3)经济地域综合体内不仅形成完整的生产体系,还要发展完善的为区域生产和生活服务的
,建立社会发展所需的教育、医疗、文化、住宅基础设施(如交通、通信、动力、给排水设施等)
等部门。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4)经济地域综合体是在科学规划指导下,有计划地建设而成的。它的专业化部门选择和相关综合发展部门的建设、社会发展部门的建设、建设地域选择、范围划定、建设步骤设计等都是按计划进行的。并且,是以全国或大经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要求为根据的。
15.试述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答案】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跨国公司加速了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使资本和其它要素在国际范围内较为顺畅地流动,促进了国际分工的细化和国际生产一体化的发展。
(2)跨国公司促进了技术进步和国际技术交流
跨国公司是世界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主要来源。在新技术扩散过程中,跨国公司通过对知识产品的内部化,解决了国家之间、公司之间交易费用昂贵的问题,加上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应用新技术的新企业,促进了先进技术在全球范围的跨国界流动。
(3)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扩大了国际贸易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4)跨国公司的国际金融活动给国际金融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
跨国公司不仅为国际金融市场注入了大量资金,而且还为资金供求双方牵线搭桥,提高了国际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益。
(5)跨国公司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与融合
跨国公司在世界上不同国家的投资、经营开辟了东道国了解别国经济政策的新途径。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