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培养单位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836经济地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分散因子
【答案】分散因子是促使企业为避免集中而带来的不利而分散布局的因子(地价上升、交通拥挤等)。分散因子起到使其他因子所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发生偏移的作用。
2. 扩散效应
【答案】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输出要素和经济活动,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3. 扩散机制
【答案】扩散机制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扩散机制的形成源于三个方面:一是避免集聚不经济; 二是寻求新的发展机会:三是政府的政策作用。
4. 涓滴效应
【答案】涓滴效应是指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的经济增长对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产生有利的作用。
5. 门槛人口
【答案】门槛人口是指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的人口,也就是说某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成立的最低限度人口。门槛人口是指被供给的人口,是人口数量的概念。
6. 高新技术产业
【答案】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它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这种产业所拥有的关键技术往往开发难度很大,但一旦开发成功,就具有高于一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7. 经济梯度
【答案】经济梯度是指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实力的差距。经济梯度推移是指经济发展由低水平地区向高水平地区过渡的空间变化历程。如果以基层行政区为单元,把各行政区的人均国民收入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数标示在各行政区域的中心附近,把数值相同的点连接成线,编制成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分布图,可以在地形图上反映出国家或某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的梯度变化状况。
8. 地域根植性
【答案】地域根植性是指生产网络中的每个元素都深深地根植于一定的地理区位。这个区位具有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制度相适应的沉没成本。虽然地理距离的阻力变小,但地理的作用并未变小。
9. 《商业地理于册》
【答案】《商业地理手册》由1889年苏格兰学者奇泽姆出版,他先以商品种类为纲,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因素解释这些生产分布的形成原因; 之后,以国家为单位,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以及商业发展的前景,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商业地理研究阶段。
10.区位
【答案】区位是指一个区域在相关的经济空间或地理空间中的位置。它反映了该区域的经济活动与其它区域经济或社会活动以及经济社会要素在地理空间距离的约束下发生相互作用的机会和程度。
11.关联产业
【答案】关联产业是指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按照与主导产业的联系方式,可把关联产业分成前向联系产业、后向联系产业和侧向联系产业。
12.制度厚度
【答案】制度厚度内涵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大量各种各样的机构,包括企业、地方当局、商业协会、金融机构、发展机构、工会、研究与创新中心、资源团体等,为社会网络中的各种本地化或共同的实践活动提供基础;
②在各机构间建立有机联系,产生高度的相互作用,促进相互合作、交流及反射网络的形成,在地区制度安排方面产生显著的同构;
③各机构间有着强烈的社区意识,即各部分围绕特定的议程、项目或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形成共同感。
二、简答题
13.简述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
【答案】纳克斯在1953年出版的《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中指出,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中有源于供给与需求的两个循环过程。供给方面的循环是:低收入—低储蓄能力—资本形成不足—低生产率—低收入。需求方面的循环是:低收入—低购买力—投资引诱小—资本缺乏—低生产率—低收入。我们发现,无论从供给还是从需求观察,这两个循环都是从低收入又回到低收入,不断地恶化。并且,它们在“低收入”处相连接,相互影响、强化,使经济增长滞缓,长期陷入贫困状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贫困恶性循环论中,循环累计因果的作用。
14.经济活动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有何关系?
【答案】经济活动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关系:经济全球化比世界经济一体化包含的意义和范围更加宽广,内容更加丰富。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指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过程和现象。
(2)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含义
世界经济一体化是指通过拆除阻碍商品和要素流动的各种障碍,使世界的经济在体制上组合为更大规模的经济集团。指世界各国通过一定的协议、规则使其经济活动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
(3)经济活动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①全球化是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只有在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世界经济一体化
②世界经济一体化则是在契约上把经济全球化固定下来,从而会大大推进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之一。
15.评析观点:在经济全球化中,地理区位将不起作用。
【答案】经济全球化不会导致地理区位的消失
(1)经济的发展不能脱离具体区域的社会、文化和制度等背景,区域是影响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全球化与地理因素密切相关。
(2)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的发展,地方产业集群和地方网络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力量,地方有可能“粘”住全球化过程中的各种“流”。
16.简述帕兰德区位理论和胡佛区位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异同点。
【答案】(1)帕兰德的区位理论
①生产区位布局
帕兰德在韦伯的等费用线分析的基础上,加入了等距离线(从某一地点开始距离相同的点的连线)、等时间线(从某一地点开始运送时间相同点的连线)、等商品费用线(某商品所需要的费用相同地点的连线)和等运送费线(特定商品的运费相同地点的连线)等概念。在此基础上,重点关注了运费率与等费用线间的关系,指出,当运费率小恒定时,等费用线就小再是固定间隔的同心圆。假如生产地与市场间的距离无限远,而运费率随距离递减时,总运费将在原料供给地和市场两点达到最低。
②市场区域研究在研究关于市场地域大小如何决定的问题时,帕兰德设计了“直线市场”的简单模型。假定市场上只有两个生产同样产品的企业,运费与距离呈比例,这样,某地的价格等于生产地价格加上该地到消费地的运费。由此,所有方向的价格都将会随着离生产地的距离而增加。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