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摘 要
澄城县位于陕西省渭北高原东北部,南与大荔县毗连,北与黄龙县接壤,东隔大浴河与合阳县相望,西界洛河与蒲城县、白水县为邻。全县国土面积1121平方公里。人口38.45 万。是关中进入陕北的重要通道。
澄城方言属于北方官话下属中原官话关中片。关中方言有许多重要特点,至今已有不少调查研究报告问世,但只有个别文章提及澄城方言,并未作全面深入的探讨。
本论文由七部分组成,包括:概说、澄城话音系分析、同音字汇、共时音变、文白异读、澄城话与普通话的比较、澄城话与中古音的比较。
本文主要介绍了澄城方言的语音系统,包括声母、韵母、声调、声韵配合关系,重点分析了连读变调、轻声以及文白异读现象等,并且通过澄城话和普通话及中古音的比较,探索了澄城方言语音的特点。澄城话共有30个声母,40个韵母,四个单字调。中古全浊声母字在今澄城方言中大都读送气清音,泥来两母一般不相混,尖团比较分明,知庄章组声母关系复杂,精端见组声母有交错。中古复元音韵母在澄城话中存在着单音化倾向,前鼻尾韵普遍脱落主要元音鼻化,后鼻韵母字的文白异读现象非常丰富,主要表现在宕梗摄,阳声韵白读为阴声韵,白读字一般为日常生活中的高频字。中古的平声在今澄城话中按清浊分为阴阳两类,全浊上声变读去声,入声字除个别字外,都读为阴平和阳平:清和次浊声母的入声字读阴平,全浊声母的入声字读阳平。
本论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辅以共时描写和历时比较,较为系统地展现了澄城方言的语音面貌,为现代汉语、汉语史、语言学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和事实,有助于推动陕西东部方言的研究,同时对于澄城的社会、文化、民俗和历史的研究也有积极的意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