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02专业二之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注重对单个被试进行严格控制条件下的实验研究,并由此形成了小样本研究范式的学者是( )。

A. 费希纳

B. 赫尔姆霍茨

C. 斯金纳

D. 韦伯

【答案】C

【解析】费希纳提出了用以了解人们对刺激量的心理经验的费希纳定律;赫尔姆霍茨是用反应时法对神经的传导速率提供经验测量的第一人;韦伯提出了著名的韦伯定律。而斯金纳则开创了单被试研究的范式。

2. 在选择因变量的测定指标时,应综合考虑其( )。

A 稳定性、客观性、可辨别性

B. 恒定性、数量化、整体性

C. 情景性、整体性、可辨别性

D. 客观性、数量化、组织性

【答案】D

【解析】一个恰当的因变量指标必须满足以下标准:有效性、客观性、数量化。因变量是有操纵自变量二引起某种特定反应的变量,所以是非恒定、不稳定的。

3. 在某心理学实验中,甲组31名被试成绩的方差为36,乙组25名被试成绩的方差为91,若要在0.05水平上检验甲、乙两组被试的方差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正确的方法是( )。

A. 检验

B.F 检验

C.t 检验

D.Z 检验

【答案】C

【解析】该题属于两个样本方差的显著性检验。两个样本为独立样本,采用F 检验,两个样本为相关样本时,则采用t 检验。

4. 信度系数不仅可以解释测验总变异中的随机测量误差,还可以解释( )。

A. 样本标准差

B. 组间误差

C. 真分数变异

D. 组内误差

【答案】C

【解析】信度是一个被测团体的真分数的变异数与实得分数的变异数之比。即:

式中代表测量的信度

可得代表真分数变异

, 代表总变异数,

即实得分数的变异。根据

5. 下列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中,最容易产生动作误差的是( )。

A. 平均差误法

B. 最小变化法

C. 恒定刺激法

D. 信号检测法

【答案】A

【解析】在平均误差法实验中,一般要被试自己操纵实验仪器来调整比较刺激,使其与标准刺激相等,所以最易产生动作误差。

6. 在实验研究中,衡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明确程度的指标是( )。

A. 统计结论效度

B. 外部效度

C. 构思效度

D. 内部效度

【答案】D

【解析】内部效度是指因变量确实是由自变量所引起的,而不是由其他因素所导致的。是衡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明确程度的指标。实验的外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

7. 在一个二因素组间设计的方差分析中,一位研究者报告A 因素的主效应是

因素的主效应是

B. 此研究是的因素设计 从中可以得出( )。 A. 因素B 的主效应比因素A 的主效应大

C. 研究中有114个被试

D. 这个报告一定有错误

B

【答案】D

【解析】在两因素的方差分析中分析因素A 和因素B 的主效应时,F 检验的分母都是误差效应,所以分母的自由度是相同的。

8. 研究人员要检验20对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在15岁时智力测验分数的差异,最恰当的检验方法是( )。

A. 两相关样本的t 检验

B. 两独立样本的t 检验

C. 样本与总体均数的t 检验 D. 检验

【答案】A

【解析】两相关样本t 检验的目的是利用来自两个总体的相关样本,推断两个总体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9. 发展常模就是( )。

A. 常模

B. 个人的分数

C. 团体的分数

D. 年龄量表

【答案】D

【解析】人的许多心理特质如智力、技能等是随着时间以有规律的方式发展的。所以可将个人的成绩与各种发展水平的人的平均表现相比较。根据这种平均表现所制成的量表就是发展常模,亦称年龄量表。

10.研究者先测量所有被试与任务呈高相关的属性,然后根据测得的结果将被试分成属性相等的实验组和控制组。这种被试分组方法称为( )。

A. 匹配法

B. 分层抽样法

C.ABA 法

D.ABBA 法

【答案】A

【解析】匹配是指将被试按某一个或几个特征上水平的相同或相似加以配对,然后再把每一对中的每个被试随机分配到各个组别。

11.下列为准实验设计的是( )。

A. 事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