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江西中医药大学认知心理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认知过程

【答案】认知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 或信息加工的过程, 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 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 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 进而支配人的行为, 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 也就是认知过程。

2. 整体优先效应

【答案】当要求识别整体时, 局部特征的性质, 即局部特征是否与整体特征相匹配, 并不影响整体的知觉。然而, 当要求识别局部时, 整体特征的性质, 即整体特征是否与局部特征相匹配, 就会影响局部的知觉。这些结果提示知觉过程中存在整体优先。因此, 上述结果模式称整体优先效应。

二、简答题

3. 定义并举例说明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并解释哪一个用得更多。

【答案】(1)演绎推理

①定义:演绎推理指的是从两个或多个陈述或前提中得到一个逻辑结论的思维方式, 像运算法则一样只能得到一个结论。

②例子:你正在准备餐后甜点, 你的客人说她最喜欢冰激凌, 其次是蛋糕, 再次是派。那么你可以推论出你的客人在蛋糕和派之间会选择哪一个。

(2)归纳推理

①定义:归纳推理是指利用可用的证据得出某一事件情形可能性的结论的思维方式。

②例子:如果你的一个朋友每次见你都要白开水喝, 那么你只为她提供白开水就可能得到她的喜欢。

(3)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人们更倾向于应用归纳推理。

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只有很少的情况可以提供可以确定的陈述。例如, 你的老板要求你在下一个季度提高收益, 可能有两种方法来解决:

①如果有非常清晰的规则可以完成这一任务, 那么任何人都可以做到老板的要求;

②利用你自己的经验来帮助你解决这一问题。

因此, 在现实生活中归纳推理有更多的应用。

4. 什么是阅读理解?如何研究它?

【答案】阅读理解是从书面文句中提取意义的过程。阅读理解由两种基本的加工构成:①词汇加工, 包括眼睛注视的顺序和词汇通达;②理解加工。研究阅读理解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三种:

(1)眼动追踪。眼动追踪可以根据眼动的位置来相应的改变屏幕上呈现内容的变化, 以测量

阅读知觉广度。基于此技术有三种研究范式:移动窗口范式、移动掩蔽范式和边界范式。

(2)对大声阅读的记录。优点:①允许对阅读中所发生的错误进行分析;②阅读者对文章中某些不准确之处(如拼写错误)的反应也能得到评估。缺点:①对绝大多数成人来说都显得不太自然;②大声阅读的速度只是默读速度的一半的事实, 也说明两种形式的阅读之间存在实质性差异;③眼睛一声音广度(即眼睛领先声音的距离)大致为两个词, 因此在大声阅读中所产生的一些错误, 反映了阅读者的记忆错误而不是纯粹的阅读错误。

(3)单词辨认技术。该方法测量单词辨认所需要的时间, 其中词汇决定任务(决定一个字母

串能否构成一个单词)和命名任务(尽可能快地大声说出一个单词)被研究者广泛用于研究阅读。

5. 诵读困难者的阅读模式是怎样的?

【答案】诵读困难者常伴有与语言理解障碍相平行的阅读缺陷, 或与语言产生缺陷相伴行的书写障碍。即如果言语不合语法, 那么其书写也一样不合语法;如果其听到言语时不能理解语法, 那么, 他们在阅读时也同样程度的不能理解语法。诵读困难分为以下两大类, 且各自阅读模式有差异:

(1)获得性诵读困难

获得性诵读困难指有适当的视力和文化程度的人由于后天因素(脑损伤)使阅读(书写)能力受到特异性损害。有三种主要的获得性诵读困难:

①表层诵读困难

阅读模式表现为整词阅读缺陷, 但语音阅读正常。有这种障碍的病人会犯一些与单词视觉词形和发音规则有关的错误, 而不是与词的意义有关的错误。他们通常不能通过词形识别整词。

②语音性诵读困难

阅读模式表现为语音阅读, 但整词阅读保持完好。这类病人能读出熟悉的词汇, 但在读出生词和可发音的非词方面有很大困难。③直接诵读困难

阅读模式表现为能够大声朗读, 但却无法理解自己正在朗读的词。有些病人可以读出真词和可发音的非词, 所以这种病人的语音阅读和整词阅读能力均可以保留。

(2)发展性阅读障碍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一种遗传性疾病, 表现为语音加工困难。这种障碍可能与涉及参与语言的脑位异常发展有关。

6. 认知神经科学是怎样影响心智科学的?这种影响可能给认知科学带来什么新方向?

【答案】(1)认知神经科学影响心智科学:

①早期神经生理学以及相关学者似乎沉浸在神经系统的显微结构中, 这与认知心理学中的主要课题, 如, 知觉、记忆和思维很少有重合之处。但是随着神经外科医生从对脑外伤的治疗中了解了大脑某些区域的特定功能和综合功能, 认知神经科学开始影响着心智科学的发展, 科学家们争论的中心问题就是, 大脑究竟是不是一个整体性的器官?对于记忆, 思维等心智活动是整个基本组织共同作用完成操作还是不同的活动有着自己的神经定位, 与特殊区域相联系?

②近年来, 神经科学发现, 皮层细胞即神经元之间的联结数目多过原先认为的许多倍。神经元

的联结系统除了具有序列通路之外, 还有平行排列式分布。平行神经联结网络似乎分布于广阔的区域, 不同位置可以在同一时间产生不同的功能。大脑运行的方式应该是, 信息加工网络分布于整个大脑皮层, 而不是局限于某几个部位。人脑的各个局部与视觉、言语和动作行为等等的特定关联, 仅仅是指这些局部区域完成与上述功能相关的输入接收和输出产生。

③尽管知觉、记忆、语言、问题解决和思维等以及实验分析方法仍是认知故事中的中心内容, 但是在21世纪对于认知功能的探究中, 神经认知影像仍将会称为一个主要的手段。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促进心智科学的发展。

(2)新方向:近几十年来, 成像技术的发展极其迅速, 它使得我们能够更深入、更清楚地观察大脑, 而大脑被认为是认知的引擎。接下来就是要发现认知的根源、理解认知的功能, 回答人类如何进行知觉, 如何在记忆中储存信息, 如何在日常生活的决策中利用信息, 记忆如何完成与思想相一致的行为。几乎每个人认知领域都可以用神经认知技术加以研究, 不仅能够揭示认知的结构, 而且能够揭示出其中涉及的加工过程。这一趋势很可能继续和强化下去。

7. 请简述记忆过程的几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答案】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等方式, 在人们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1)记忆的环节

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是记忆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

识记是第一个环节, 它是记忆的开端, 是主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保持是是第二个环节, 是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

再认或回忆是第三个环节, 是从头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 而由于某种原因, 已储存的知识不能提取出来, 但当它重现时, 能加以确认, 这个过程是再认;

既不能再认又不能回忆的现象是遗忘, 它是保持的对立面。

(2)三个环节的关系

这三个环节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有着密切的联系。识记是保持和回忆的前提, 欲忆必先记;保持是识记和回忆的中间环节, 识记过的内容只有在头脑中得以保持、巩固, 日后才能回忆起来;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和检验, 通过回忆, 还有助于进一步巩固所识记的内容。

8. 怎样把对话式的辩论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则加以分解?

【答案】解析对话式辩论的方法是确定辩论背后的各个结构性成分, 常用图解分析表示。一般辩论性对话的成分包括主张, 有时紧跟着是让步、征询理由或者反驳;反驳接下来又是让步或者针锋相对的反驳;等等。

分解举例: